單季淨利下滑四成,阿里巴巴新一季財報有些難看

編輯 | 于斌

出品 | 潮起網「於見專欄」

中國互聯網產業不再是yyds,位於市場頂端的大佬們正在經歷水深火熱的換擋期。過去十年,高增長都是互聯網公司財報一貫的主題,但這一季度,市場的畫風不約而同變得悲觀了。

11月18日,阿里巴巴第二季度財報終於來了,姍姍來遲的財報背後卻是阿里不太好看的成績。財報顯示,二季度阿里收入2006.9億元人民幣,較2020年同期增長29%。如果刨除合併高鑫零售的影響,阿里本季度收入增速只有 16%,為 2014 年上市以來歷史最低。

單季淨利下滑四成,阿里巴巴新一季財報有些難看

此外,阿里本季度歸屬淨利潤僅為53.67億元,同比下滑超80%,經調整後的淨利潤也同比減少了4成。可以説,阿里的這份成績單並不理想,不僅增收不增利,且收入增長也出現明顯放緩趨勢。

不光是阿里,新老BAT這一季的財報都不好看。騰訊“淨利10年來首次下滑”,百度虧損了165億元,還沒上市的字節跳動傳出了抖音停止增長、今日頭條出現虧損的消息,巨頭胚子B站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成為國內最虧欠的視頻平台。

更慘的是,阿里的這份財報讓原本就跌跌不休的股價雪上加霜。11月18日,阿里美股股價跳空低開9%,最終收盤價跌幅高達11%,市值一天就蒸發了488億美元。港股方面也同樣慘淡,11月19日,阿里早盤大幅低開,最終以超10%的跌幅收盤。無論是美股還是港股,阿里的股價相較於去年高點都已腰斬。

最為國內最大的互聯網企業,阿里巴巴的未來是否還能一片光明?此次的季報或多或少給了我們答案,「於見專欄」看來,阿里強調未來增長引擎的這套説辭已然已經無法令市場信服。

阿里增長失速並非偶然

今年以前,阿里巴巴的賺錢能力完全不用質疑,以2018年3季度為例,阿里巴巴光是電商業務一天的利潤就高達3.3億元,賺錢能力比肩中國移動。2014年,阿里赴美上市時,不僅將馬雲抬上了中國首富的寶座,還誕生了上千位千萬富翁,阿里甚至憑藉一己之力帶動了杭州房價的瘋漲。

單季淨利下滑四成,阿里巴巴新一季財報有些難看

但不可否認的是,風光多年的阿里巴巴業績開始失速了,這只是一次偶然嗎?並不見得,「於見專欄」看來,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失速或許都將是阿里業績的關鍵詞,原因可以從導致阿里業績下滑的因素説起。

阿里巴巴將淨利潤的下滑歸因於兩點,一是對關鍵策略領域投入的增加,財報中提到,本季度其對淘寶特價版、本地生活服務、社區商業平台及 Lazada的投入同比增加 125.75億元;二是推出了一系列支持商家的舉措,以降低後者的經營成本。

然而,導致阿里業績失速的原因並不止這兩點。

首先,從大的經濟環境來看,我國社消總額從3月份開始便處於持續下滑的趨勢,在三季度更是出現了較大的回調。8月的社零總額同比只增長了2.5%,9月的社零總額雖有所回升,但同比也只增長4.4%。此外,夏季本就屬於電商的傳統淡季,加之疫情反覆及多地出現極端天氣,都對互聯網帶來極大的擾動。

而這種擾動短時間內並不會完全消退,儘管四季度進入了消費旺季,但疫情導致的經濟壓力依舊存在。即便未來疫情得以完全控制,全球經濟的復甦仍需要較長的時間。在經濟大環境下行的趨勢下,通貨膨脹率也大幅提升,社會消費能力自然而然將被縮減,畢竟賺錢不那麼容易。

其次就是電商行業的競爭已經進入存量階段,市場也已經不再是當年的市場,有越來越多的對手試圖搶食電商這塊蛋糕,這無疑對阿里巴巴造成了巨大的衝擊。新零售方面有京東的擠壓,下沉市場有拼多多的強勢崛起,直播電商有抖音的後來者居上,新業務方面還有美團等新巨頭的壯大。

阿里在行業內可以説是四面受敵,更令阿里不得喘息的是,國家反壟斷的加強在很大程度上擊碎了“強者恆強”的定律。互聯網行業內的競爭還在愈演愈烈,未來的阿里能否一家獨大,真不好説。

第三個下滑的關鍵因素就是,阿里的定海神針電商業務的增長嚴重拉垮。本季度財報顯示,包括高鑫零售、天貓超市、盒馬、考拉海購和銀泰在內的阿里自營業務收入,已經佔到總營收的27%,同比增速 111%。而阿里傳統的核心收入來源 —— 客户管理費(包括廣告費和佣金收入)僅同比增長了3%,而在上一季度這個數字還有14%。

單季淨利下滑四成,阿里巴巴新一季財報有些難看

就連剛剛收官不久的天貓雙11,也沒有往年那麼熱鬧。根據阿里財報,2021年天貓雙11商品GMV(商品成交總額)為人民幣540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5%,增速已經降至個位數,而在去年,這個數字還有26%。

雪上加霜的是,電商業務除了收入在減少外,阿里對其的投入卻在大幅增加。今年以來,淘寶天貓平台陸續推出生意參謀等商家運營工具免費等超過 30 項商家扶持舉措,阿里稱已至少為商家降低經營成本約 150 億元人民幣。

電商業務的失速更多的來自競爭對手的擠壓,阿里在電商領域的優勢越來越顯單薄,並且這個形勢還在蔓延擴大,想必在未來阿里想要逆轉局勢將會無比艱難。

對此,阿里巴巴更是破天荒的主動調低了2022財年的總收入預期,且幅度還不小。今年第一自然季度的時候阿里預計新財年總收入9300億元,對應增速是 29%,本季度阿里將增速下調到 20% - 23%。

由此可見,阿里也清晰的看到自己當前的困局,在傳統業務的龍頭地位遭遇威脅的情況下,阿里將希望投向了新業務的拓展,但新業務就能解救阿里於水深火熱嗎?

多元化新業務何時能變現?

除了增長失速,更令市場感到擔憂的是,阿里瘋狂燒錢的多元化新業務變現遙遙無望。至少目前看來,阿里加註的“未來”一直在消耗着他的增長。連阿里都直言不諱:對淘特、本地生活服務、社區商業平台及跨境電商 Lazada的投入,是阿里淨利下滑的主要原因。

有人會説,阿里投資的是未來,不能只看眼前的,那阿里的這些新業務真的都有未來嗎?對於這個問題,「於見專欄」看來也不宜樂觀太早。

以當下阿里寄予眾望的“淘特”為例。下沉市場裏藴藏着無限潛力,這早已不是秘密,阿里也從未掩飾過要進軍下沉市場的決心。淘特的定位非常清晰,走的就是低價電商,它的戰略作用就是從下沉市場中給阿里帶來新的用户。“淘特”作為阿里下沉的重要武器,在阿里體系裏也顯得格外重要,不用明説也知道其對標平台就是拼多多。

單季淨利下滑四成,阿里巴巴新一季財報有些難看

在最新的財報裏,阿里試圖用淘特的數據來振奮人心。數據顯示,淘特上線18個月已擁有2.4億年度活躍消費者,且在過去的幾個季度裏一直保持着千萬級別的用户增長速度。看上去很是樂觀,但這些增長的背後都是阿里不惜重金燒錢換來的。

早在去年,拼多多就已超越阿里巴巴成為中國用户規模最大的電商平台,顯然,淘特想從拼多多虎口奪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淘特想要接過阿里增長的大旗,就必須和拼多多正面爭奪用户。

但數據顯示,淘特和拼多多有78%的用户重合,拼多多的用户數量已達8.5億,70%來自下沉市場,上下游供應鏈都更為成熟,其優勢很難被淘特動搖。而阿里對淘特的投入還遠沒有結束,淘特能否成為阿里的新增長點,卻是一個未知數。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阿里的大文娛業務收入同比環比零增長,但虧損率從5%拉到了12%。雖然長視頻賽道太爛,但時長和用户基數在,成了一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存在,優酷對阿里大文娛的拖累也在持續中。

結語

整體來看,阿里巴巴本季度的財報實屬不及格,雖然也有些值得關注的成績,例如用户的增長、阿里雲的持續盈利等。但在問題面前,這些成績顯得相對暗淡很多。本次財報更為直接的展現出阿里進入新一輪投入期後對自己的傷害。

這個世界沒有永遠的霸主,在互聯網的江湖上也同樣如此。一定程度上看,互聯網世界的泡沫,正在以另一種方式破碎。或許一個告別高增長,拒絕燒錢和無序擴張的新的互聯網世界將會到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24 字。

轉載請註明: 單季淨利下滑四成,阿里巴巴新一季財報有些難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