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20社,作者丨李威
搜狗在9月24日發佈公告稱,已經與騰訊完成合並,交易價格為9美元每ADS。合併完成後,搜狗將成為騰訊控股的全資子公司,並完成退市。
目前,搜狗已經要求暫停其ADS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交易。搜狗原控股股東搜狐也在同一日發佈公告稱,Sohu Search出售搜狗所有A類普通股及B類普通股,收到約11.8億美元現金,不再持有搜狗任何所有者權益。
搜狗發佈的公告顯示,2020年7月騰訊向搜狗發出私有化要約後,雙方在2020年9月29日簽署合併協議和計劃,並於2020年12月1日和2021年7月19日對協議及其項下與之相關的協議進行了修訂。2021年7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無條件批准騰訊收購搜狗股權案。
有騰訊內部人士向媒體透露,搜狗退市後,合併將進入實質階段。成為騰訊全資子公司後,搜狗原有的搜索、AI、輸入法等業務和瀏覽器、閲讀等產品將會和PCG(騰訊平台與內容事業羣)的同類產品並軌、團隊合一,搜索和輸入法等業務保持搜狗品牌運營。
搜狗號平台已於9月22日宣佈停止運營和服務。據第一財經報道,搜狗現任CEO王小川正在籌備人工智能與中醫藥結合的創業項目,並已經有多家投資機構向其拋出了橄欖枝。大批搜狗核心技術團隊人員在騰訊搜狗正式合併之前已選擇離職,其中搜狗AI交互技術部總經理陳偉已入職實時互動雲服務商聲網。
收購的完成也意味着騰訊再次全面進入搜索戰場,與百度、阿里、字節等新老對手重開一局新遊戲。與以入股搜狗為終點的前一次嘗試不同,這一次的競爭核心不是誰能覆蓋到更多的用户,而是要看誰能夠利用好搜索技術,激發出自身體系內的新活力,適應新監管狀態下的互聯網環境。
01、搜索難保持獨立搜狗與騰訊的關係演變,也見證了搜索進入移動互聯網後,從核心角色走向全能配角的過程。
2013年騰訊宣佈投資搜狗的發佈會上,馬化騰的觀點是騰訊與搜狗在搜索領域中與其惡性競爭,不如一起做大,更有利於商業化。以百度和360為競爭對手,騰訊將搜搜和QQ輸入法業務注入搜狗公司,並投資4.48億美元,以促成PC端強勢的搜狗與移動端強勢的搜搜形成合力。
這也是騰訊首次嘗試以拆分資產+現金入股的模式來進行投資,這種模式後來被應用於騰訊對京東、大眾點評等公司的投資。讓騰訊放棄最初的控股想法,改為採用一種全新模式進行投資的直接原因是王小川對搜狗獨立性的堅持。更深層次的原因是雙方對對輸入法、瀏覽器和搜索的三級火箭模式的看好與認同。
王小川當時的野心是要依靠騰訊的支持,在移動端成為百度唯一的挑戰者;在PC搜索領域實現三分天下。出乎意料的是,移動互聯網的浪潮來得如此猛烈,令搜狗在PC端擁有的渠道優勢迅速喪失,騰訊反而在移動端建立了越來越強的場景優勢。
搜狗的招股書披露,來自於騰訊的搜索流量佔到了38.2%,遠高於搜狗自有產品所佔的21.8%,幾乎與來自手機預裝和其他渠道的流量持平。過於依靠騰訊的搜狗雖然保持了公司意義上的獨立,卻在戰略層面逐漸成為騰訊的附庸。
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每個獨立場景都可以支撐起一個APP。用户直接進入對應場景的APP即可以享受到內容或服務。被眾多APP割裂開的互聯網無法為搜狗提供一個可供內容和服務流動起來的通暢路徑,反而紛紛在各自的勢力範圍內,構建以算法推薦為主的獨立內容分發生態,要在每個用户有限的時間蛋糕裏爭取到更大的一塊。
搜狗卻沒能快速構建立起內容生態的戰略縱深,直至2018年9月搜狗才推出搜狗號作為內容開放平台,支持創造者將內容拷貝到自己的平台上。內容不夠豐富,入口又依賴於騰訊,儘管搜狗也在搜索和AI領域推出了搜狗明醫、搜狗大律師、硬件、機器翻譯等諸多產品,還是越來越像是服務於騰訊生態內用户的搜索服務商。
三級火箭的前兩級失效,搜索業務失去助推,AI業務又需要長期投入,除去知乎上市帶來的投資收益,搜狗在完成合並之前長期處於虧損狀態,並且營收規模持續下滑。其中,2020年度的總收入同比下降21%。2021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分別下降47%、44%。
即便搜狗在搜索和AI領域有着數據和技術積累,但搜索已經不足以支撐起面向未來的獨立故事,融入到騰訊的生態中是一個不錯的歸宿。而站在騰訊的角度來看,入股搜狗為其開啓了一個全新的投資模式,收購搜狗又意味着模式的更迭,收緊手中的一些繮繩,更主動地操控其前進方向。
02、搜索是二次分配獨立故事無法講下去,但是搜索作為工具正在重新成為內容分發體系的重要一半。騰訊看點總經理楊達志表示,QQ瀏覽器依託兩個引擎,一個是搜索引擎,一個是內容推薦引擎,通過兩個引擎的搭配,能夠更精準的為用户推送內容,讓用户能夠看到他們喜歡和需要的內容,同時也讓看點上創作者的內容更高效地被發現和被看見。
2019年11月18日,騰訊宣佈將旗下信息流內容服務整合升級為全新品牌“騰訊看點”,用户可以在QQ和QQ瀏覽器上通過騰訊看點瀏覽文章、圖片、小視頻、短視頻、直播等內容。整合當年,騰訊信息流的日活躍用户為1.58億,整合兩年後,騰訊看點的日活躍用户達到2.4億。
搜狗整體併入之後,騰訊看點在搜索引擎上的能力將得到進一步加強。
界面新聞援引一位騰訊看點總監的觀點稱,從今年春節後開始,騰訊看點已經很少在公開場合提及“信息流”概念,整合搜狗之後,騰訊看點將把搜索引擎業務,作為當下的核心業務推進。目前,在騰訊看點內部已經擁有了一個接近400人的搜索團隊,包括搜索算法、推薦、通用搜索、搜索增長和商業化等業務。
搜索引擎與推薦引擎的結合更有可能帶來一個更為健康的雙向度內容分發體系。在用户層面,推薦引擎更傾向於滿足目的性不強的需求,消磨時間;而搜索引擎滿足的是目的性明確的需求,解決問題。在產品方面,推薦引擎是對用户行為的揣測,搜索引擎是用户行為的呈現,二者是可以相互驗證的。
當內容市場如楊達志所想,進入一個專業表達的階段,越來越多垂直領域的專業人士進入到內容賽道中,創作專業知識類的內容,如何幫助這部分相對小眾、垂直和長尾的內容創作者觸達和持續獲取用户會成為推薦引擎解決不了的問題,需要通過用户的搜索行為接觸到內容和創作者。
就像張一鳴曾經在內部講話中提到的,如果沒有搜索場景的拓展和優質內容,頭條的增長空間可能只剩下4000萬DAU。相比於推薦引擎,搜索引擎是對用户內容需求的二次分配,以修正推薦引擎的盲區,滿足用户在推薦內容之外主動獲取信息的需求。這一點在今日頭條這個內容推薦起家的產品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03、將選擇權交給用户對算法推薦的反思、對個人隱私的重視以及對互聯互通的重建也在將更多籌碼交到搜索手中。
為了驗證算法推薦是否存在弊端,《華爾街日報》創建了31個未成年社交平台賬户。其中約有十幾個賬户的視頻流最終被一個特定的主題所佔據。一個註冊為13歲少年的賬户,被推送了至少569條關於毒品使用的視頻。《華爾街日報》由此認為社交平台的算法推薦會讓未成年人迅速掉入色情、毒品等違規內容的無底洞。
如何對沖算法推薦帶來的弊病?騰訊研究院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國外的互聯網巨頭在重新向人工推薦尋求答案。YouTube Kids和Facebook新聞板塊都重新啓用了人工內容推薦和篩選。Youtube也讓用户也重新擁有了不看推薦和清除歷史數據的權利。並且,一部分用户也在主動放棄使用算法推薦。在國內,算法推薦也在經歷着監管層面更為嚴格的審視。
單純退回到人工推薦和主動訂閲時代是一個犧牲信息分發效率的解決方案。將代表揣測的推薦和代表選擇的搜索更好地結合起來,才可能得到一個更具效率的新的解決方案。其本質是利用更能反映用户真實需求的反饋來迭代推薦體系,減少誘導式的推薦。
這種變化本質上代表一種平台與用户之間的關係重構。就像微信在公告中所説的,是將更多選擇權交給用户,而不是直接替代用户進行篩選。用户的自由選擇權得到保障,也意味着一些傳統互聯網規則的失效。比如,圈地和補貼都不再是競爭壁壘,而是要重新迴歸產品力的競爭。
拆牆是將選擇權歸還用户的另一個現實體現。雖然存在只能將外部鏈接轉發到一對一聊天界面、打開外部鏈接之前會有中間頁提示等限制,在監管要求下實現的外鏈開放,還是在各大APP築起來的牆上鑿開了一道縫隙。此前十年不斷細分出去的領域,在“圍牆”被拆後,又等待着重新被連接起來,給用户提供更多選擇。
搜索更有可能成為透過縫隙進行溝通的最佳鏈接工具。
每個大生態此前都在利用搜索來牽引着生態內部不同資源進行重新整合與打通,同時也不斷將合作方的內容與服務納入到自己的搜索覆蓋範圍內。微信通過搜一搜和小程序的結合將外部微博、知乎、B站、騰訊視頻引入到自己的產品中;阿里推出的夸克也是通過醫療搜索打通了與醫鹿的鏈路。
一個關鍵是要在彼此競爭的生態中形成大家互相認可的搜索開放協議。這種狀態下,搜索的競爭不再是覆蓋用户範圍多少的競爭,而是在推薦與搜索之間尋找到一個更完美的結合點,提供更有效率的搜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