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蒙特利爾10月8日電 (記者 餘瑞冬)率領中國代表團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出席國際民航組織第41屆大會的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崔曉峯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國民航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發揮科技創新戰略支撐作用,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格局,推動行業全面綠色轉型,始終做國際航空減排的務實行動派。
崔曉峯指出,過去10年來,中國民航統籌發展與環境保護,通過完善政策標準體系、加強新技術應用、加大資金投入等,推動行業綠色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截至今年9月,中國民航機隊有運輸飛機4099架,平均機齡8.6年,燃效水平較2000年提升近30%,累計減少碳排放4億噸;中國大中型機場APU(飛機輔助動力裝置)替代設備安裝率、使用率超過95%,場內電動車輛佔比超過23%,機場電氣化率接近60%。
他表示,中國民航綠色發展為全球民航可持續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中國民航的雄心在於行動,中國民航正在並還將以更多有力的行動和效果,為全球民航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崔曉峯表示,國際航空與氣候變化是全球氣候治理的有機組成,事關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國際航空發展,應遵循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公平和各自能力等全球氣候治理的基本原則,不能搞“一刀切”“齊步走”。各國都應堅持低碳發展戰略,發達國家應更早實現淨零碳,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資金及能力建設援助,為國際航空減排發揮實實在在的作用,而不是隻講口號、不講可行性和實際援助。
崔曉峯認為,國際航空減排合作應充分尊重各國在歷史責任、發展階段、資源稟賦等方面的差異,中方願積極推動與各國的務實合作,支持國際民航組織在促進合作開展國際航空減排中發揮更有力的協調作用,在航空脱碳技術研發、推廣及對發展中國家援助等關鍵領域取得更有效的積極進展。中國在本次大會上呼籲各國在國際民航組織框架下充分協商、凝聚共識,促進低碳航空技術公平使用,構建公正合理、合作共贏、各盡所能的國際航空環境治理體系,實現全球民航業綠色復甦、低碳發展。
他表示,國際航空減排需要各國共建、共享、共用節能減排新技術。中國民航堅持創新驅動,加快推進民航零碳、負碳技術研發與儲備,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不斷拓展行業發展空間。作為重要的航空脱碳技術,中國民航大學在大會前的創新博覽會上介紹了中國可持續航空燃料(SAF)安全性認證的新路徑,以及SAF全生命週期碳排放模型。
崔曉峯強調,中國民航將不斷加大以SAF為代表的航空減排新技術研發與應用投入,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國家碳達峯、碳中和為引領,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統籌推動民航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減污降碳,持續推動中國民航綠色發展取得新進展。
以“重新連接世界”為主題的本屆國際民航組織大會於9月27日至10月7日在位於蒙特利爾的該組織總部以線上線下結合方式舉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