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平安健康財報 盤和林:C端業務正在趨冷但財報亦有多個亮點
封面新聞記者 張越熙
8月18日,平安健康發佈2022年中期業績,實現總收入28.28億元,同比減少25.9%,環比下降19.6%;毛利7.73億元,同比減少24.6%;毛利率為27.3%,較去年同期增加0.5個百分點,疊加強化費用管控措施,令淨虧損減少。上半年,平安健康淨虧損4.26億元,同比減少51.6%,環比則減虧35.5%。
從財報看,平安健康仍在轉型陣痛期。8月19日,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對此解讀到,平安健康的財報總體不佳,營收下降25.9%,主要原因是平安健康在C端的業務正在趨冷,但平安健康的財報也有亮點。
“其一是平安健康的毛利率提升,雖然依然是虧損,但虧損同比減少51.8%,主要原因是公司通過B端用户拓展來彌補C端用户的流失,而B端用户普遍用户質量比較好,單客價值比較高,可以説平安健康找到了一個高毛利的細分領域。”盤和林指出,除此之外,另一個亮點在於,健康服務履約率低可能是短期現象,因為疫情,體檢人數減少,未來應該會有所好轉。
他總結,總體看當前平安健康依然是“聯合健康+O2O+會員制家庭醫生”的經營模式,其中會員制中,C端因為各種原因收縮,未來平安健康將探索B端,由於平安健康在B端擁有比較好的資源,所以B端市場拓展可能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平安健康業績增長的關鍵。
今年上半年,國家藥監局綜合司發佈《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等相關監管文件的陸續出爐,給互聯網醫療行業帶來了新變化。比如“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不得直接參與藥品網絡銷售活動”。這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當前主流的互聯網醫藥銷售模式或將迎來調整。同時,相關監管文件也明確規定了,人工智能不能替代醫師接診,這無形中也將增加互聯網醫療健康平台的人力成本。
在8月18日的中期業績發佈會上,平安健康董事會主席及首席執行官方蔚豪對此解釋,平安健康AI使用主要是在前端進行幾輪問答之後患者對信息的收集,及在後端輔助醫生診斷,輔助診斷的採納率約70%,處方開具則完全由醫生進行最終確認。
事實上,監管規範的細化落地,讓互聯網醫療頭部平台如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平安好醫生等股價大幅波動。監管會否給平安健康帶來壓力?盤和林解讀:“這種影響是多個方面的,比如《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是規範性文件,要求先開方,再買藥,要求保留電子病歷等等,都是增強了對互聯網醫療平台的監管,客觀上增加了一定的合規成本,但總體不會改變當前互聯網醫療的發展態勢,比如《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要求第三方平台禁止自營,這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自營藥品銷售主體和互聯網醫療平台的脱鈎,但此類監管對於平安健康這樣的平台企業應該問題不大。”
盤和林認為,總體上監管只是略微增加了互聯網醫療的運行成本,互聯網醫療平台發展的真正動力還是來自用户需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