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A股城商行三季報掃描:非息收入大幅提升,“包郵區”業績全方位碾壓

由 忻素芹 發佈於 財經

隨着2021年三季報披露落下帷幕,A股上市的16家城商行三季度業績情況也躍然紙上。

整體上看,相比於營收增速仍有三家銀行尚待“轉正”,今年前三季度,16家城商行的淨利增速均實現同比正增長,且有11家銀行增速達到兩位數。此外,在資產質量方面,同樣有11家城商行實現了不良率的環比降低,總資產規模也是優中向好。

值得一提的是,江浙滬地區的6家城商行表現佔優。

從三季報呈現的數據結果來看,無論從盈利能力,還是資產質量方面,這6家城商行呈現出多方位的領先態勢。

當前,距離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僅剩一月有餘,三季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城商行的非息收入出現同比大幅提升,且亦有5家銀行主動披露了相關理財產品數據。

11家城商行淨利實現兩位數增長

從營收以及淨利潤規模來看,2021年前三季度,此前入選系統性重要銀行名單的四家城商行佔據營收、淨利潤的前四名。

其中,“城商行一哥”北京銀行前三季度營收達到497億元,距離邁入500億大關已近在咫尺,此外,181億元的淨利潤同樣在16家城商行中處於領先地位。

除北京銀行之外,江蘇銀行和上海銀行為唯二的兩家營收過400億元機構,前三季度營收分別達到468億元和415億元,淨利潤則實現156億元和16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規模不及前三家城商行,但寧波銀行營收及淨利潤增速仍取得較為亮眼的業績。

在16家城商行中,寧波銀行營收及淨利潤增速較為突出,分別達到28.48%和26.94%,取得了營收增速第一,淨利增速第二的亮眼成績。

並且在41家A股上市行中,寧波銀行營收增速同樣排位第一,淨利增速排位第四。

整體上看,相比於營收增速仍有三家銀行尚待“轉正”,今年前三季度,16家城商行的淨利增速得到明顯提升,不僅紛紛實現同比正增長,且有11家銀行增速達到兩位數。

其中,江蘇銀行憑藉30.51%的淨利增速在16家A股上市城商行甚至41家A股上市行中領跑,寧波銀行、杭州銀行、南京銀行、成都銀行、廈門銀行和青島銀行六家銀行前三季度淨利增速也紛紛突破20%。

且上述七家銀行當中,除成都銀行外,淨利增速均較中報出現明顯提升,表現最優的廈門銀行較二季度增速提高8個百分點,寧波銀行、江蘇銀行以及南京銀行其增長幅度也在5個百分點之上。

不良率下降,資產質量穩中有升

資產規模方面,自今年一季度正式跨過3萬億元總資產門檻後,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北京銀行繼續憑藉3.06萬億元的資產規模穩居16家城商行之首,且在41家A股上市銀行中位居第十五位,遠遠高出股份行浙商銀行的總資產近9000億元。

其他城商行方面,上海銀行和江蘇銀行的資產規模也已經突破2萬億元,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總資產分別達到2.65萬億元和2.59萬億元。

寧波銀行距離邁入2萬億遙遙在望,年內已實現資產規模累計1.91萬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季報披露的機構新增持股名單中,寧波銀行憑藉新進58家機構而位列三季度城商行機構增持榜第一位,在所有A股上市銀行中排位第四,僅次於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和興業銀行。

資產質量方面,在16家城商行中寧波銀行繼續領跑,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寧波銀行不良貸款率僅為0.78%,不僅較二季度下降1個BP,且在41家A股上市行中也處於領先地位。

除去寧波銀行,杭州銀行、南京銀行和廈門銀行資產質量同樣維持在較好水平,不良貸款率均低於1%,分別只有0.90%、0.91%、0.92%。其中杭州銀行不良率較二季度下降8個BP,下降幅度居於16家城商行首位。

事實上,與二季度相比,截至今年三季度末,16家城商行中,有11家實現了不良率的降低;4家維持在了二季度同一水平,僅西安銀行一家出現了不良率的走高,且環比上升幅度達到15個BP。

而從撥備覆蓋率角度看,西安銀行也是撥備較二季度下降最為劇烈的一家城商行,撥備下降逾38個百分點至224%。其餘三家撥備下降幅度均在10個百分點以內。

除此之外,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尖子生”杭州銀行和寧波銀行繼續保持了超過500%的撥備覆蓋率水平,與此同時,蘇州銀行也首次突破400%關卡至410%。

非息收入大幅提升,“包郵區”理財數據持續領跑

今年12月底,資管新規過渡期即將正式結束,當前,銀行理財業務淨值化轉型也將逐步進入收尾環節。作為衡量銀行財富管理轉型底色的重要標準,非息收入規模及佔營收之比高低也決定了銀行中收業務實力的強弱。

從披露三季報的16家城商行非息收入規模及佔營收之比情況來看,江浙滬地區的城商行具有明顯的高比例特性。

其中,從非息收入規模看,寧波銀行、江蘇銀行和上海銀行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的非息收入均在125億元之上,而北京銀行為唯一的一家規模突破百億元的“北方系”城商行。

而非息收入佔總營收比情況亦顯示,“南方系”優勢明顯,三家非息收入佔比超過30%的城商行(寧波銀行37.05%、南京銀行32.69%、上海銀行30.32%)全部位居江浙滬地區。

不過,儘管在非息收入規模和佔比兩項數據上存在較為明顯的“南北差異”,但令人欣慰的是,與去年同期數據對比,13家機構的非息收入規模都實現了同比正增長。

此外,作為非息收入的重要貢獻者,5家城商行還在三季報中還主動披露了旗下銀行理財的最新數據。

其中,上海銀行表示,截至2021年9月末,該行理財產品存續規模4329.4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3.27%,其中淨值型產品規模佔比95.78%,較上年末提高20.99個百分點。

而南京銀行三季報則顯示,該行存量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已於2021年9月30日全部清零,截至三季度末,集團理財產品總規模淨值口徑3177.14億元,較年初增幅15.17%,淨值型產品佔比100%。

杭州銀行方面,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該行存續的各類理財產品餘額2823.11億元,符合資管新規要求的淨值型理財產品比例已經達到96.68%,較上年末提高11.70個百分點。

長沙銀行和貴陽銀行儘管尚未獲得理財子牌照,但同樣披露了自身理財業務數據。

其中,長沙銀行表示,在積極推動理財產品營銷,持續夯實投研基石努力下,截至2021年9月末,該行理財產品餘額624.71億元,較年初增長25.15%,其中淨值型產品餘額增長40.39%,淨值型理財產品佔比達到96.00%。

貴陽銀行三季報顯示,當前,該行正不斷豐富理財產品種類及期限,持續提高投研能力。截至報告期末,貴陽銀行存續理財產品158期,存續餘額839.38億元。報告期內,累計實現理財中間業務收入2.61億元。

城商行的銀行理財保衞戰

據此前公佈的半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6月末,蘇州銀行率先完成淨值整改任務,全面進入淨值化階段;而南京銀行、江蘇銀行、青島銀行、杭州銀行、長沙銀行、北京銀行淨值型理財產品規模佔比也均超過90%,處於行業前列。

此前,業內曾指出,相比國行以及股份行來説,由於城商行存量資產規模較小,“包袱”輕,從而在淨值化轉型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淨值型理財產品規模佔比較高的均為城商行。

不過,近期依然有消息表示,多個省份的監管部門對轄區內的城商行進行了窗口指導,明確要求其對理財的規模進行管控。而更早時間,還有消息稱,沒有理財子公司的銀行將不能再新增理財投資。

據統計,當前,16家A股上市城商行中僅有6家獲得理財子牌照(分別為寧銀理財、杭銀理財、南銀理財、蘇銀理財、青銀理財、上銀理財),且截至日前,上銀理財仍在籌建之中,尚未開業。

其餘上市城商行之中,包括“城商行一哥”的北京銀行在內,仍有重慶銀行、長沙銀行、西安銀行等多家銀行正排隊等待入場。

如今,三季度業績比拼已然塵埃落定,距離各家銀行上交2021年的年終答卷也為時不遠。對於上市城商行而言,能夠在大行籠罩之下行路至此委實不易,而在新的財富管理賽道正式槍響之下,16家城商行之間業績是否繼續分化,答案或也即將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