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對於香港資本市場而言依然是IPO大年。作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淨值客户集中高地、兩地市場互聯互通及中概股迴歸的重要集散地,香港IPO市場在過去的一年中迎來近145只上市新股,累計融資3973億港元。德勤等多個大型機構更預計,在新經濟、迴歸中概股推動下,2021年香港IPO市場將延續火熱局面,IPO總量不會低於去年。
與此同時,走入“十四五”開局之年,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成為我國應對外部挑戰與機遇新變化的重要部署。新格局下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等一系列重大區域戰略加速落地,大灣區作為全球最具潛力創新都市羣,更成為國內雙循環轉換的重要中心。
3月24日,作為以香港為腹地,業務輻射長三角、大灣區的唯一一家於香港上市的中資銀行系投行,交銀國際(03329)公佈其2020年業績,總收入、淨利潤、股東權益回報率(ROE)於年內實現了全面提升,成功完成上市後幾年間業績的可持續、高質量增長接力。其中,這一增長如何實現?背後又藴藏了哪些邏輯?
產業鏈一體化運作 實現業務多元、高質量增長
交銀國際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998年,為香港最早具有中資背景的持牌證券公司之一。2007年,在交通證券公司基礎上,交銀國際控股組建成立交銀國際證券、交銀國際資產管理及交銀國際亞洲,正式完成向包括證券經紀、資管、投資和投行業務全牌照綜合性投行的蜕變。目前為止,公司也是唯一一家在港上市的中資銀行系投行機構。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2020年,交銀國際實現總收入21.95億港元,淨利潤8.51億港元,同比分別增長39.8%及70.0%;若從公司近幾年的歷史增長數據來看,2016-2020年間,公司總收入和淨利潤實現複合增長率分別達20%、25%,在審慎的風險偏好下實現了業績的可持續、高質量增長。
在收入表現上,公司四大業務板塊於2020年整體呈現出更為均衡的結構,多元業務協同增長效應顯著。其中,交銀國際非佣金收入佔比於去年進一步提高,體現公司資產業務與牌照業務協同發展轉型持續深化,反映公司抵禦外部環境變化能力增強。
具體來看,儘管面對新冠疫情等諸多風險挑戰,公司各項業務於2020年依然跑贏大市,實現了收入結構持續優化的高質量增長:
投行業務方面,公司近年來於債券市場不斷拓展,交銀國際與交通銀行香港分行合共發行中資美元債於香港名列前茅,按承銷金額計算,2019年至今排名第三。2020年IPO承銷項目數位列香港市場第5名。截至3月底,交銀國際今年已完成9單IPO承銷項目,承銷項目數位列香港市場第3名。總體投行業務水平位於中資投行第一梯隊。
值得一提的是,除主導能力增強外,交銀國際在特色行業組建設方面也初見成效。2020年,公司新經濟項目佔全年IPO項目45%,醫療健康、TMT行業雙聚焦策略效應顯現。其中,由交銀國際擔任聯席全球協調人的康方生物(09926),便成為當時開年以來的香港新股市場集資及凍資“雙冠王”。
證券業務方面,作為以證券交易為基礎的財富管理傳統業務,公司在香港本地積累了相對深厚的零售客户基礎,後隨着內地客户在香港增多,公司合規利用交通銀行的內地網絡資源也實現了內地客户業務的快速拓展。2020年,交銀國際證券業務實現港股成交量60%的同比增長,跑贏大市並實現市場份額的穩步提升。
資管業務方面,2020年末,交銀國際資產管理規模達到276.88億港元,在香港中資同業中處於領先水平。其中,交銀科創系列股權投資基金通過聚焦於長三角和大灣區數字智能和醫療健康項目投資,至今已於上海、南京、深圳等地設立6支科創系列基金,完成投資項目16個,其中4家近期準備於科創板上市。此外,跨境基金產品方面,公司也於2020年完成了4支QFLP基金設立。
投資和貸款業務方面,2020年,公司自營交易收入實現同比大增94.6%,達9.88億港元。據智通財經APP瞭解,交銀國際10年前就已成立互聯網研究中心(現更名互聯網與創新中心),逐步佈局參與新經濟項目,並陸續投資了騰訊音樂、滴滴出行、京東物流、美團等高增長高估值的頭部優質互聯網公司。
截至目前,交銀國際已完成對新經濟不同細分賽道的佈局,投資了60餘家企業。得益於早佈局深耕耘,公司許多較早投資的新經濟項目已逐步進入收穫期。公司參與投資的騰訊音樂、美團已成功上市,京東物流也於今年2月在港交所遞表,估值有望衝擊400億美元,成為港股新經濟板塊千億俱樂部的重要一員。可以預期的是,隨着更多類似京東物流的被投企業逐步啓動IPO進程,公司股權投資價值紅利將持續得到釋放,成為助推業績穩定增長的增長極之一。
在過去23年成長中,交銀國際陪伴香港資本市場經歷了2000年、2003年、2008年、2012年,包括2020年等多個大大小小的波動與危機,公司風險管理意識及體系經受住了時間週期的考驗。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到,交銀國際槓桿比率(按借貸總額除以總權益計算)在過去5年間始終維持在同業最低梯隊,相較同行槓桿比率約為交銀國際的2-4倍。遠低於行業平均的槓桿率水平,為公司在未來應對資本市場波動、抓住資本市場機遇提供了更大的拓展空間。
同時,公司股東權益回報率(ROE)於2020年實現4.37個百分點的增長達12.19%,保持行業中較高水平。而ROE為投資回報與股東權益比值,公司在低槓桿倍數下依然實現了ROE的大幅增長,進一步反映出公司經營效率的穩健提升和業績增長的高質量。
伴隨業績的高質增長,公司宣派股息每股0.16港元,派息金額同比增長78%,派息比率達51.9%。而回顧公司往年派息表現,歷年平均的派息比率穩定在52.2%的高水平,對股東而言有利於實現長期回報。
深化“商行+投行”聯動 錨定可持續增長強確定性邏輯
回顧交銀國際在香港的發展歷程,公司經歷了從單一證券業務,到全牌照、全能型、綜合性投行的轉變。如今,隨着香港金融生態體系的完善和多樣化,各家投行機構也不斷在差異化競爭中追尋自己的特色與個性。而其中,“商行+投行”聯動便是交銀國際找到的,符合其自身的特性的、錨定未來幾年可持續增長的密鑰。
一直以來,中資背景和商業銀行背景是交銀國際的兩大標籤。目前,交銀國際依然是香港唯一一家中資銀行背景的投行上市公司,是其區別於同業的差異化特色之一。其中,公司由五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交通銀行控股,雙方互為在香港上市的母公司和子公司,並有着清晰的發展邊界。
在交銀國際分拆上市之初,對於聯交所便有規避競爭承諾,作為獨立上市基本條件,交銀國際從事的業務交通銀行母行和其他子公司不能再做;與此同時,為保持上市公司的獨立性,交銀集團對於交銀國際也給予了最高授權,為交銀國際未來業務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在具備一定排他性的前提下,交通銀行龐大的機構客户和渠道網絡為交銀國際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支持,為交銀集團和交銀國際的業務聯動提供天然土壤,也令交銀國際的諸多業務開展得以開花結果。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自2018年起,交銀國際開始實行資產業務與持牌業務平衡發展、協同推進的經營模式:通過資產業務反向帶動中間業務,以中介業務培育更多更高收益率的資產業務。
而交銀國際作為交銀集團的投行業務和市場化股權投資業務平台,也是母行打造“金融航母”的關鍵佈局,以科創基金為代表,交銀國際所投資的企業為交通銀行創造了信貸客户,反過來交通銀行也將信貸客户推薦給交銀國際以篩選可投資客户,形成投貸聯動。如今,通過股權投資和科創基金為紐帶,公司的投資投行業務和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聯結成產業鏈的服務體系正在形成。
在這一框架下,交銀國際既投資培育成長期的企業,具備信貸條件時銀行可提供貸款服務,上市時也為其做承銷業務,退出時幫企業做財富管理,以此為紐帶,則進一步催生了產業鏈的綜合一體化服務。以這一角度推動銀行向新經濟、新動能轉型,為被投資企業提供“股權投資+結構化融資+商業銀行信貸+上市+研究+財富管理”產業鏈一體化服務,交銀國際在同業中則走在前列。
其中,科創企業往往有輕資產、高研發,短期內利潤、經營活動現金流等都為負的特點,在傳統授信和股權投資的具體實施過程中,銀行和投行均需對標的進行財務、法律、商業等三方面盡職調查,並訪談上下游客户、外部專家顧問。同時,發現優質項目、有良好的融資能力也是資產業務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
基於自身實力及中資銀行系背景的差異化特色,交銀國際的“商行+投行”聯動模式現已能夠較好地解決上述問題,形成支撐資產業務和持牌業務協同發展穩健持續發展的三大護城河:
1.借力母行。交銀國際與交銀集團實現自上而下一體化協同聯動,雙方在相互獨立、合規的前提下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形成良好的互動生態。其中,交銀集團大量的資金、渠道、客户資源網絡,成為交銀國際提升展業效率、發展多元化合作模式的重要優勢之一,有利於交銀國際更好地發現優質項目,併為目標企業提供產業鏈一體化服務。
2.低資金成本。資本是投行開展各項業務的核心生產力,作為一家銀行系背景的上市投行公司,交銀國際除能夠獲得總行的融資支持外,在香港其他銀行也取得了較高的信貸額度,並在其他融資渠道上具備豐富資源。同時,交銀國際也是香港同業中國際評級最高的一家公司(惠譽A、穆迪A3),為公司獲得高質量低成本資金提供了顯著優勢。
3.宏觀策略及新前沿研究形成特色研究實力。以首席策略師洪灝為引領,交銀國際以量化模型為基礎對新的經濟週期理論進行開創性研究,並通過設立“新前沿研究中心”圍繞新經濟、新技術、新產業開展跨行業研究,公司宏觀策略研究市場影響力不斷提升,在新經濟領域投融資項目發掘篩選、投資與退出時點方面發揮關鍵協同作用。在投資團隊打造上,交銀國際於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均有佈局,並在激勵政策上採取了相對同行較為量化的激勵措施。
上述由交銀國際自身特色孕育而來的三大優勢,成為支撐“商行+投行”聯動未來實現持續發展、助力業內一體化服務成熟商業模式成形的驅動因素,進而帶動公司自營業務收入未來更具確定性的可持續增長,形成公司每年業績增長的安全墊。
除投貸聯動之外,交銀國際與母行也在其他多個層面實現合作深化。例如,依託於交銀集團的機構客户網絡,交銀國際於去年12月攜手東風集團設立了交行首支產融結合股權投資基金、交銀科創基金旗下首支行業主題基金。據公司管理層在業績會上表示,在過去4個月的深度合作中,公司深深體會到產融合作對獲得優質項目投資機會及提升項目評選質量有明顯益處,未來會繼續廣泛與集團客户合作,多維度賦能被投企業。智通財經APP認為,若這一模式於未來得以深化推廣,則或有望成為交銀國際投貸聯動的Plus升級版。
展望“十四五”,交銀國際董事長譚嶽衡表示,交銀國際將堅持資產業務和持牌業務協同發展,採取“地域雙三角、行業雙聚焦、轉型雙科技”策略。從整體的策略佈局看,可持續性是管理層堅持的方向,而各環節無不建基於公司在上述幾個領域形成的核心優勢之上。
抓住機遇的同時,關鍵還要看內功。交銀國際在經歷了投行多元化、專業化成為全牌照全能型券商後,如今正向着進一步加強投行業務一體化,提升特色化方向努力。既是綜合化投行,又在某一板塊極具特色。公司基於自身優勢找到的這條屬於自己的特色發展之路,鋪設低風險資產、佈局優質資產、聚焦新動能新經濟投資,便或是其未來穿越市場週期,錨定可持續、高質量增長確定性邏輯的密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