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0輪締約方會議(COP20)上表示,2016-2020年中國將把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100億噸以下,官方通報,截至2019年底,中國碳強度較2005年降低約48.1%,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15.3%,這意味着中國已經提前完成我國對外承諾目標。9月22日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中國宣佈: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峯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在巴黎協定之後第一個長期氣候目標,也是第一次提到碳中和。
國際社會普遍評價,中國宣佈碳中和目標,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中的里程碑事件,也是中國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質承諾,此舉將對全球綠色低碳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降低碳排放,中國做了哪些努力
所謂碳中和就是“二氧化碳淨排放量降為零”,即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掉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要達到碳中和,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通過特殊的方式去除温室氣體,二是使用可再生能源,減少碳排放。
聯合國環境署在其發佈的2019年《碳排放差距報告》稱,二十國集團(G20)經濟體的碳排放佔全球總額的78%,但目前只有5個經濟體遵守長期淨零排放目標。在不斷增多的碳排放面前,藍天成了緊缺資源,也考驗着國家在治理污染減少温室氣體排放等諸多努力的有效性。在應對氣候變化和減少碳排放方面,作為發展中的中國一直積極主動承擔着自己的責任。
2014年,中國國務院批覆同意《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中國應對氣候變化開始有了明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2016年1月,國家發改委辦公廳發佈《關於切實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啓動重點工作的通知》,對全國統一碳市場啓動前重點準備工作做了具體部署。
2017年12月19日,國家發改委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宣佈全國碳市場正式啓動,並於12月20日正式印發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這標誌着我國通過市場機制利用經濟手段控制和減少碳排放進入了嶄新的階段。
自此,中國先後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廣東省、湖北省、深圳市啓動7個碳交易試點,探索建立碳交易機制。7個試點地區,總共納入企業總數2000餘家。在碳排放權交易體系中,可以對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企業進行初始減排責任的分配,超額排放企業需要藉助環交所的交易平台購買碳排放權;排放企業也可以通過各種手段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並把富餘的碳排放權配額通過環交所售出。
2017年底,中國統一碳排放市場正式啓動。碳市場啓動以來,企業對於碳排放的態度發生了明顯變化。以前節能減排的目標是從中央到地方逐級傳遞,而現在,企業已經意識到碳排放管理可以與盈利、現金流、企業投資相掛鈎,減排也就成了企業的自發和自覺的行為。
“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降低碳排放強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碳排放峯值,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峯行動方案。
全國碳市場將經過基礎建設、模擬運行後,中國統一碳市場已經正式啓動,全國碳市場也將在不久正式開始交易。
2019年我國碳市場建設規模
數據顯示,自2017年至今,涉及碳排放配額交易業務的公司如雨後春筍,在全國已經出現了2500多家,除去港澳台,全國31個省份目前只有西藏沒有此類公司。從分佈情況看,除北京、上海、深圳等有交易所的城市外,山西、陝西等能源大省佔比比例相對比較高。
數字經濟領銜綠色經濟,能源拐點或提前到來
縱觀全球能源轉型的實踐,新技術正在取代資源,成為能源安全的基石,風、光、分佈式能源、高效的節能技術等將是新能源的重要發展方向,基於先進能源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在把碳中和作為現實目標,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能源轉型正在提速。
從長期而言,也可以看到未來的投資貿易格局中,碳排放將成為越來越剛性約束條件。因此,誰掌握了減排的制高點,誰就在未來的國際投資貿易格局中佔領了先機。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12月9日在視頻演講中表示,未來央行將以碳中和目標為約束條件,進一步完善綠色金融標準。今後,在對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等綠色金融標準的修訂過程中,央行首先要保證綠色金融支持目錄中的項目在支持其他環境目標的同時,不損害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在中國各部委政策扶持下,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金融科技手段在綠色經濟中的運用前景非常大,以互聯網流量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可以為綠色消費提供技術儲備和產品應用激勵。比如,只要動動手指,就可以將“螞蟻森林”裏的虛擬樹種在真實的沙漠中,在此基礎上打造的綠色農產品,可以帶動當地生態旅遊業發展,提高農牧民的經濟收入。數據顯示,全國目前註冊的綠色科技類公司6700多家,綠色金融類公司590多家,綠色消費類公司140多家,綠色農產品類公司8400多家。
藉助數字技術開發綠色消費產品、打造綠色消費平台,可以提高大眾綠色消費的參與度和獲得感,提升綠色消費理念傳播效率,從而形成全民參與綠色消費的行動自覺。
如此來看,降低碳排放不僅需要政府政策推動,企業技術支持,更需全民提高環保意識,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