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實基金:新經濟納入疊加低估值 港股配置價值凸顯

  證券時報記者孫曉輝

  作為市場首批深港ETF互通產品,以恆生H股ETF為目標ETF的嘉實H股50ETF將於10月23日上市。嘉實基金指數部投資總監陳正憲表示,新經濟納入疊加低估值優勢,港股配置價值凸顯。藉助嘉實H股50ETF這樣的QDII-ETF產品,內地投資者可投資尚未納入港股通的優質企業,佔得港股科技浪潮先機。

  納入新經濟

  搶港股科技浪潮先機

  “嘉實H股50ETF基金以恆生H股ETF為目標ETF,其跟蹤標的是恆生中國企業指數,代表了內地在香港資本市場上市的優質資產。”陳正憲説。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13日,恆生H股指數的成份股中,資訊科技業權重佔26%,金融業佔36%。7月份A股的上證綜指也進行了相應調整(包括納入科創板),而H股50指數的調整更早啓動,且納入新經濟的權重更高。截至目前,恆生H股指數最新納入了代表新經濟的騰訊、小米、美團、阿里巴巴等互聯網龍頭標的。同時,A/H股溢價高,有兩地上市成份股的H股估值更低。

  “這也意味着,嘉實H股50ETF作為QDII-ETF產品,可投資尚未納入港股通的企業,佔得港股科技浪潮先機。”陳正憲説。

  在陳正憲看來,互聯網、科技類和新經濟代表公司的納入,給港股市場帶來了獨特的優勢。首先,香港市場近年來掃清制度障礙,放開了對“同股不同權”和VIE架構的限制,更加包容的上市規則為新經濟公司上市提供便利,港股市場競爭力提高;其次,在中概股加速回歸香港市場的同時,越來越多的新經濟公司尋求在香港IPO,給港股市場帶來較好的結構性機會。

  嘉實H股50ETF基金經理高峯表示:“新經濟股票對港股市場格局有着非常大的影響,而且這些趨勢還會長期持續。我們從幾個視角來觀察:一是融資佔比,在2020年的港股IPO中,新經濟板塊募資總額佔比已達到80%,這個比例在2015年只有20%;二是市值佔比,新經濟板塊總市值佔港股市場市值比重自2018年起快速增長,目前已達到近60%,2018年僅有30%左右,其中,可選消費和信息技術板塊佔比尤為突出;三是交易情況,以信息技術為主的新經濟板塊換手率排名前列,醫療保健板塊日均成交額也顯示出較高的活躍度。”

  港股低估值優勢明顯

  除了新經濟納入給港股市場帶來的機會,高峯和陳正憲都強調港股的低估值優勢。

  在高峯看來,當前AH溢價指數正處於近四年以來的高位水平,與此同時,恆生H股指數估值不足12倍,具有較高性價比。

  “AH溢價估值趨同或是未來走勢,價差最終將縮小至一個合理水平,至少有以下兩點會推動這種趨勢:一是A股市場的制度建設在完善,註冊制改革在不斷推進,未來A股的市場化程度將顯著提升;二是隨着A股市場對外開放程度以及國際化地位的逐漸提升,內地跟香港兩地互聯互通程度不斷提升。現在很多表現好的主動基金在逐步加大對港股的配置,各類投資者真實的資金投入是抹平這種溢價最大的驅動力。”高峯説。

  陳正憲表示,從全球幾個主要股票市場橫向來看,恆生H股指數市盈率最低,其滾動市盈率甚至比15倍的滬深300還低。“從絕對水平來講,當前的估值水平在縱向上也是比較低的;從相對水平來看,現在的估值較去年有所抬升,這是由於很多核心的新經濟和科技公司在港股上市,同時,投資者對這類股票的青睞也帶來了新的資金增量,相比以往,它們開始佔據更大的權重,因此,這種估值水平抬升不僅具有合理性,預期在較長時間內還會持續。”

  此外,高峯認為,不斷流入香港市場的南向資金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對港股的認可。“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南向資金湧入港股超過4464億人民幣,北向流入累計約1128億人民幣,也就是説,南向資金是北向資金的約四倍,可見南向資金已經在抄底佈局低估的港股。”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21 字。

轉載請註明: 嘉實基金:新經濟納入疊加低估值 港股配置價值凸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