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三盛教育6億商譽減值風險高懸 破淨邊緣徘徊如何突圍?

由 忻素芹 發佈於 財經

  在教育類上市公司裏,三盛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三盛教育”,300282.SZ)應該是為數極少的徘徊在跌破淨資產邊緣的公司。

  10月31日,公司發佈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營收腰斬,歸母淨利潤由盈轉虧。

  除此之外,因子公司剛過對賭期業績即“變臉”,三季度計提高額減值損失,變更募資用途等問題,公司還收到深交所關注函。

  《投資者網》就上述問題聯繫三盛教育,但未收到回覆。

  資產減值損失高企 業績“翻身”難

  三季報數據顯示,三盛教育2020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2.39億元,同比減少52.4%;歸母淨利潤虧損5680.54萬元,相比上年同期淨利潤6857.51萬元,下滑182.84%;扣非後淨利潤虧損5987.58萬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4356.88萬,同比降幅達237.43%。

  公告中解釋稱,“受新業務模式尚未帶來明顯的財務貢獻、2020年新冠疫情以及計提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等因素影響。”

  2020年以來,受疫情影響,訂單減少,前三季度營收分別為6243萬、6632萬和1.1億,同比降幅分別為49.8%,70.67%和27.27%。雖然整體表現不佳,不過第三季度同比降幅明顯收窄,環比已經實現上漲。(見圖1左側)。

  但根據圖1右側,歸母淨利潤的虧損環比卻大幅增加,這與其高達3829.52萬元的資產減值損失不無關係。

  公告顯示,三盛教育對 “智慧教育雲計算數據中心建設與運營” 進行減值測試過程中,該項目賬面金額為3829.52萬元,第三方公司中同華給出的可收回金額為4萬元,因此計提3829.52萬元的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這一減值準備的計提,直接導致了第三季度淨利潤再次出現下滑,至此,三盛教育已經連續4個季度淨利潤下滑。

  另外,據三季報,受子公司恆峯信息拖累,前三季度公司業績不佳,疊加恆峯信息年底的商譽減值壓力,公司預計2020年度淨利潤可能為虧損。因收購恆峯信息形成的商譽餘額為5.99億元,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商譽至少需在每年年度終了進行減值測試。

  近6億的商譽面臨減值風險,疊加前三季度的虧損,2020年度淨利潤虧損的狀態很難扭轉。

  子公司已完成三年對賭 商業模式“仍未成熟”?

  談到這個“雲計算”項目,要從收購恆峯信息説起。

  2016年,三盛教育斥資8.06億元,較淨資產溢價近8倍的價格收購恆峯信息100%股權,並配套募集資金用於雲計算項目,截至目前,該項目已投資1.53億元。同時,雙方簽訂了三年期的業績對賭協議,在2018年恆峯信息業績完成率為103.17%,完成了三年業績承諾。

  然而到2020年,恆峯信息業績大幅下滑。三盛教育公告稱,終止智慧教育雲計算數據中心建設與運營,擬將剩餘的1.16億元募集資金用於永久補充流動資金,公告發布3日內即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其中包括要求説明終止該項目的原因。

  三盛教育在11月9日回覆函中提到,“前期投入較大的新的教育信息化模式尚處於探索過程中,還未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此外,恆峯信息原有的優勢業務信息化集成業務一方面由於國家教育信息化整體投入規模增速已放緩,另一方面也由於公司業務重心和聚焦區域的調整,導致恆峯信息營業收入和經營業績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簡言之,就是“原有的優勢業務增速放緩,新的模式還未成熟盈利。”

  對此,投資者質疑頗多,據同花順軟件,有不少投資者對此發問甚至質疑“當初制定的戰略沒有經過充分的市場調研分析”,三盛教育也在平台回覆到,“恆峯信息短期內通過降低人員成本、房屋租賃成本等多種措施進行相應的應對,此外公司持續跟蹤疫情穩定後各類項目的推進情況,努力使公司傳統業務儘快恢復到正常水平,同時積極探索新業務形態的盈利模式,尋求新的業績增長點。”

  也就是説,當年,三盛教育為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收購了恆峯信息,藉助於恆峯信息的並表業績,匯冠股份(三盛教育前身)淨利潤達到1.26億元,創歷史新高,而完成對賭之後的子公司,盈利模式開始重新探索,“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

  那麼問題來了,對三盛教育來説,新的業績增長點,是恆峯信息還是下一個標的?深交所也在關注函中提問,“是否存在轉讓恆峯信息或雲計算公司的意向”?

  監管層有這一提問,實在是三盛教育近幾年的“買買買”和“甩甩甩”過於“頻繁”。

  靠頻繁併購增業績 商譽風險高企

  公開資料顯示,三盛教育前身是匯冠股份,創立於2003年,原主營產品為面向教育市場的交互式電子白板,2011年12月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目前主營業務集中於以智慧教育服務、智能教育裝備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領域,以國際教育等為核心的教育服務領域。

  2014年收購旺鑫精密,當年營收超8億元,同比增長逾600%。自此開始,三盛教育開始頻繁併購實現業績增長。

  2016 年起開始業務重點轉向教育領域,收購恆峯信息100%股權。2017 年度剝離精密製造業務,轉型為智慧教育服務和智能教育裝備業務,2018年正式更名為三盛教育。2018年9月,三盛教育以2.13億元買入睿頌天勤77.86%股份,獲太原兩所民辦學校。2019年,三盛教育宣佈擬出資2.73億元分兩次收購恆大教育35%股權,僅一個月後,三盛教育又宣佈以1.23億元收購中育貝拉51%股權、以1800萬元收購恆一教育30%股權。

  而這些標的質量難言“合格”:中育貝拉成立10年,公司尚未有一個完整財年實現盈利;資料顯示,睿頌天勤2018年上半年主營收入近2.25萬元,淨虧損達到382.73萬元。

  收購不僅頻繁,還呈現“高溢價”特點,有投資者質疑“公司一進行資產收購,股價就會下跌,除了恆峯信息三年業績精準達標之後大幅虧損的原因之外,所選標的是否溢價太高”,對此,三盛教育回覆稱,教育資產近年來始終保持了較高的資本關注度,從而導致教育資產一級市場價格長期處於高位。

  投資人士認為,收購往往帶來現金流的壓力,後期也有承諾不達標帶來的經營不確定性,這似乎能從一定程度上解釋投資者提到的“公司一進行收購,股價就大跌”。

  接連不斷的併購也為三盛教育帶來了鉅額商譽,據三季報,目前三盛教育商譽高達7.17億元。

  高溢價形成的鉅額商譽,為後期淨利潤的增長埋下了“禍根”,收購恆峯信息近6億商譽面臨減值“暴雷”,正是一個典型的例證。

  至今,三盛教育股價連跌5年,市值在破淨邊緣來回掙扎,截至11月13日,收盤價5.80元/股,相較於歷史最高收盤價22.93元/股,已跌去75%(見圖2)。

  對業績持續、大幅下滑的三盛教育而言,尋找新的增長點迫在眉睫,然而究竟是重整現有資源和業務,還是繼續併購實現增長?《投資者網》將持續關注。(思維財經出品)■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