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原創稿
人民網聯合國3月28日電 (記者李曉宏)聯合國近日發佈的《2021年可持續發展融資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世界經濟90年來最嚴重的衰退,並日益加劇全球的不平等現象。國際社會為此呼籲,立即採取行動,籌集資金加快重建步伐,防止諸多貧窮國家失去10年的發展成果。
報告估計,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導致全球損失了1.14億個工作,約1.2億人陷入了極端貧困,最脆弱的社會羣體受到的影響最大,世界上最貧窮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期限可能再後推10年。
報告表明,各國應對疫情的不平等擴大了國家之間和人民之間嚴重的差距和不平等。全球16萬億美元疫情紓困資金中,用於發展中國家的不到20%。截至今年1月,推出疫苗的38個國家中,只有9個是發展中國家。
“疫情證明了我們無視全球相互依存關係的危險。一個分化的世界對我們所有人來説都是一場災難。”聯合國常務副秘書長阿米娜·穆罕默德指出,幫助發展中國家克服這場危機在道德上是正確的,而且符合每個人的經濟利益。
報告為此給出了一些具體建議,包括拒絕疫苗民族主義;履行將0.7%的國內生產總值用於官方發展援助的承諾,併為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提供新的優惠融資;通過提供資金的流動性和債務減免支持來避免債務困擾,使發展中國家能夠應對新冠疫情及其經濟和社會影響。
“富國和窮國之間日益擴大的差距是令人擔憂的倒退,需要立即得到糾正。”該報告由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負責編寫,領導該部門的副秘書長劉振民説:“窮國必須得到幫助,不僅在財務上能夠維持,而且要投資於自己的發展。為了更好地重建,公共和私營部門都必須投資於人力資本、社會保護以及可持續的基礎設施和技術。”
報告指出,可持續和明智的投資,例如在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將降低風險,並使世界對未來的衝擊更具韌性。它將創造增長,使數以百萬計的人過上更好的生活,並幫助應對氣候變化。例如,據估計,未來兩年在這類投資上支出700億至1200億美元,此後每年支出200億至400億美元,將大幅降低發生另一場大流行病的可能性,這與新冠肺炎疫情造成數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形成鮮明對比。但是,與發達國家不同的是,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沒有進行此類投資的財政空間。
報告提出了應對這一挑戰的具體方法,包括利用當前的歷史低利率,以固定利率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超長期融資,包括超過50年的長期融資;更好地利用公共開發銀行作為可持續發展投資的工具;調整資本市場的方向,將投資鏈上的短期激勵措施與可持續發展相銜接,減少對可持續發展目標造成衝擊的風險。
“應將應對危機作為進行重新設置和建設面向未來的全球體系的機會。”報告強調,儘管國際金融體系的缺口或政策不足常常會破壞發展籌資,但在新冠危機期間,先前的保障措施意味着某些體系得以保留,特別是金融和銀行體系,部分原因是由於2008年金融危機後進行的改革。“從今天的危機中學到的經驗教訓,可以促使現在進行改革以創造未來的復原力。”
為此,報告建議:尋找對數字經濟徵税的全球解決方案,以打擊公司避税,減少有害的税收競爭;更好地利用技術來打擊非法資金流動。建立全球報告框架,要求公司對其社會和環境影響負責,並將氣候風險納入財務監管。審查諸如反托拉斯法規之類的法規框架,以降低大型數字平台的市場支配力。使勞動力市場和財政政策現代化,以反映全球經濟包括數字化經濟的不斷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