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股悲慘的一年:7成下跌、9成破淨

2021年僅剩2個交易日。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以來整個銀行板塊(申萬一級)跌幅約為5.15%,總市值較年初蒸發近2000億元,超過七成個股價格下降,其中以城商行、農商行跌勢最猛,跌幅最高者接近腰斬。年內首發上市的4家新股最大回撤霸屏榜首,其中1家較最高價已經腰斬,還有2家銀行破發。

2021年銀行股走勢如何?2022年有何預判?分析人士指出,從基本面來看,銀行業利潤已有超預期反彈,不良率也有明顯改善。但在低利率大背景和減費讓利持續影響下,銀行發力中間業務的趨勢增強,明年息差壓力有望改善。相較疫情肆虐的2020年,經歷了國內有效的防疫和政策糾偏,2021年機構對銀行股的調研熱度翻倍,特色和成長性成為最吸引機構的要素。有券商預測,在政策託底+糾偏落地後,明年一季度銀行股有望迎來一波“春季躁動”。

七成銀行股下跌,城、農商行表現最“慘”

自今年5月以來,在宏觀政策變化預期以及房地產爆雷影響中,A股銀行板塊開啓了兩個多月的深度下挫,疊加熱門板塊的虹吸效應,銀行股整體進入低位震盪期。

截至12月29日收盤,A股41家上市銀行總市值約為9.32萬億元(其中A股市值7.11萬億元),較年初的9.64萬億縮水3000多億元(其中A股縮水約2000億元),相比疫情衝擊下的2020年有所好轉,去年該板塊僅A股市場縮水規模就接近6000億元。據Wind數據,按照申萬一級行業分類,作為昔日A股市值最大的板塊,銀行在去年的大消費行情中“讓位”食品飲料之後,至今仍處於行業第二位,但差距有所收窄。另一方面,在“雙碳目標”刺激下,年內電力設備作為年內漲勢最猛的板塊已經大漲45%,總市值正逐漸向銀行逼近。

銀行股悲慘的一年:7成下跌、9成破淨

(記者據統計整理)

具體來看,今年41只銀行股中只有11只(新股以發行價為基準)上漲,其中漲幅在10%以上的有7只,瑞豐銀行以36.82%漲幅位列榜首,其次是成都銀行上漲15.47%。另外下跌的30只個股中,廈門銀行以46.88%跌幅成為年內“最慘”銀行股,民生銀行、青農商行、鄭州銀行等跌幅也超過20%。總體來看,城商行與農商行跌勢更為明顯,貴陽銀行、青島銀行、紫金銀行、西安銀行等跌幅也都在15%以上。對此有銀行業人士分析,中小銀行因為“盤子小”成為爆炒、投機標的的時代已經是過去時,尤其是板塊缺少關注度時,市場對業績、風險也會更加敏感。

值得注意的是,紫金銀行在11月24日至12月21日連續2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低於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並調整後的每股淨資產,達到觸發穩定股價措施啓動條件,該股今年以來高層人員頻繁動盪、業績下滑,近期還將迎來17.2億股限售股巨量解禁。在此背景下,該行上週發佈了年內第二份《關於觸發穩定股價措施的提示性公告》,計劃繼續通過回購股票、高管或股東增持等方式穩定股價。

新股方面,瑞豐銀行作為今年6月上市的新股,上市之初最高一度漲至17.08元/股,較發行價8.12元/股翻倍,但最大回撤也一度超過40%。相比之下,今年首發上市的另外3只新股走勢“更慘”,其中除齊魯銀行上漲3.92%外,重慶銀行、滬農商行分別較發行價下跌了18.19%、24.38%,期間最大回撤分別高達55.65%、43.10%、35.61%,均在回撤榜前列。

根據Wind數據,截至12月29日,41家上市銀行中只有寧波銀行、招商銀行、瑞豐銀行、杭州銀行、平安銀行PB(市淨率)超過1,破淨銀行佔比接近88%。另據公開資料,蘭州銀行將在近日上市交易,IPO的發行價(3.57元/股)罕見低於4.33元的每股淨資產。而為了穩定股價,除紫金銀行外,今年以來已有包括平安銀行在內的十幾家銀行,通過管理層或股東出手向市場傳遞積極信號。

截至目前,除了已經拿到證監會上市批文的蘭州銀行,還有12家地方中小銀行在排隊IPO,其中有4家城商行、8家農商行,但IPO申請新受理明顯放緩。此前就有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銀行上市相比其他行業受到政策影響更大,除了證監會審核外還要達到銀保監會要求。而當前的客觀事實是,未上市的多為基本面較弱且風險更高的地方中小銀行,對於此類主體的審核將會越來越嚴格,銀行股爆發式增長的階段已經過去,化解風險或是首要任務,像中原銀行吸並其他中小城商行的模式還會繼續。

機構調研熱度翻倍,春季躁動能否如約到來?

與過冷的二級市場相比,今年尤其下半年以來銀行業的基本面都有超預期表現,其中前三季度合計歸母淨利潤超過1.47萬億元,同比增長13.6%,較上半年也提升0.6個百分點,其中有14家銀行淨利潤同比增速超過20%。在貸款結構優化、低利率時代攬儲難度加大等背景下,多數銀行向中間業務發力,非息收入成為重要業績支撐,也成為影響估值的重要因素。

另外一個與市場表現背道而馳的現象是,部分明星基金經理在三季度大幅加倉銀行股,雖然主動型偏股基金整體對銀行板塊仍處於低配狀態,但三季度部分基金降低了興業銀行、平安銀行、招商銀行等估值較高的股份行持倉,部分“差中選優”的農商行、城商行反而得到基金經理的“偏愛”,比如江蘇銀行、成都銀行、常熟銀行、張家港行等均獲得大幅增持。當時申港證券曹旭分析指出,有自身特色、成長性較強的銀行,以及區位優勢突出的城/農商行更容易獲得機構青睞。

早在三季報披露結束後就有多家券商表示,目前銀行的估值已經充分反映市場的悲觀預期,隨着政策託底,市場的悲觀預期和銀行經營環境都將出現改善。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下半年以來,機構對銀行的調研熱情出現明顯回暖,總體參與調研的機構數量較去年同期翻倍,達到1550家,最新調研時間多集中在今年12月份,調研對象多為城/農商行,其中參與杭州銀行、寧波銀行調研的機構數量均超過300家,常熟銀行、無錫銀行、張家港行調研機構也在100家以上。

國盛證券銀行分析師馬婷婷分析,近期託底+糾偏政策不斷落地,年底到明年一季度社融信貸有望“先行企穩”,銀行板塊或迎春季躁動。安信證券李雙認為,結合經濟增速下行壓力,降準、財政發力支撐社融,息差壓力緩解,以及合理偏低的估值狀態等情況,2022年銀行板塊的處境與2018年底、2019年初比較類似,整體而言機會大於風險。中泰證券研究所所長戴志鋒則指出,考慮到低碳轉型背景下政策紅利期長、市場空間大,未來綠色金融對於緩解銀行資產質量整體壓力、提升銀行估值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

來源:第一財經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95 字。

轉載請註明: 銀行股悲慘的一年:7成下跌、9成破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