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 邵萌
疫情以來第三個畢業季,青年人就業壓力進一步加大。
國家統計局6月15日公佈數據顯示,5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9%,較4月下降0.2個百分點。反映青年就業情況的16-24歲人口失業率,則從4月的18.2%升至5月的18.4%,連續兩個月創2018年有此項統計以來新高。
國新辦舉行5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佈會。數據顯示,反映青年就業情況的16-24歲人口失業率升至18.4%。攝影 張馨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全球科創人才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凱在接受封面新聞採訪時指出,青年失業率上升與多方因素有關,包括供需方面的結構性矛盾、就業信息等方面的不對稱及疫情因素等。他強調,大學生就業是全社會都要關注的問題,希望高校、政府、社會、產業一起合力把它做好。
如何理解“18.4%”的青年失業率?
日前,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用“需要高度重視”來提醒當前較高的青年人失業率。
其實,青年人失業率高企已非首次引發關注。今年4月,16-24歲人口失業率攀升至18.2%的歷史高點,5月繼續爬升的數據則讓這一統計項目連續兩月創下新高。
國家統計局於2018年1月起定期公佈16-24歲人口城鎮調查失業率,這一人羣主要為高校畢業生、中專畢業生及中學畢業生等青年人。公開資料顯示,青年失業一直是世界各國關注的社會問題,青年失業率高於社會平均水平,國際勞工組織全球青年就業趨勢報告曾指出,青年失業率約是成年人失業率的3倍。
18.4%的青年失業率在國際上是何水平?據經濟觀察網報道,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指出,2021年,全球青年失業率平均為13.6%,低的為北美地區的9%,高的為北非地區的30%。我國當前的青年失業率,在全球層面不算低,但也只是較高。
哪些因素推高青年失業率?
付凌暉提到,青年人失業率偏高的主要原因是,在疫情影響下,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吸納就業能力有所下降,同時年輕人求職更傾向穩定性強的崗位,加劇了供需矛盾。同時,今年我國大學畢業生達到1076萬人,隨着畢業季到來,集中進入勞動力市場,可能會進一步加重就業壓力。
姚凱認為,推高青年人失業率因素是多方面的。從勞動力供給端看,今年大學畢業生數量創歷史新高,但不斷增加的勞動力供給並未同步對應勞動力需求的增加,從需求側看,疫情下一些企業存在生產經營方面的困難,“尤其是中小企業,而中小企業實際上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這樣對就業的影響就比較大。”
另一個很重要變化是,當前年輕人的擇業觀正發生改變,公務員、事業編等再度成為熱門選擇,麥可思研究院發佈的《202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畢業生擇業求穩心態加劇,近兩成應屆畢業生升學,本科生脱產備考公務員的比例五年翻番。“我們看到,政府和國企也很努力釋放就業崗位,但體制內能提供的崗位數量還是有限。”姚凱説,在他看來,上述情況都加劇了青年就業市場結構性矛盾。
記者梳理國家統計局數據發現,1月以來,16-24歲人口城鎮調查失業率就較去年同期偏高,姚凱認為,短期數據走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疫情影響與勞動力市場“金三銀四”在時間點上的重合,“比如上海復工復產的時間並不久,而這時又是大學生求職就業高峯,由於疫情原因造成開工不足,從而提供的崗位也不足。”姚凱説,“我認為往後看,就業市場會消化一部分勞動力,失業率應該會有一定回落。”
姚凱還提到,就業信息不對稱和能力方面不對稱,也是青年人失業率上升的重要原因。“大學生在學校裏得到的就業信息跟真實的社會信息相比,有一定滯後性和不匹配性。同時,用人企業對高校學生結構、學生能力、人才培養情況的瞭解,也存在一些信息上的不對稱。”
高校培養的人才與企業需要的人才在能力上存在一定錯位,“之前調研發現,一些企業用人需求量還是比較大的,但學生在學校裏學到的知識技能可能跟企業要求存在一定的不匹配。另外,一些高新技術行業的崗位緊缺,而很多學校可能還無法很快提供這些專業方面的針對性訓練。”
如何化解青年就業壓力?
面對青年就業存在的問題,一些地區、高校、企業正採取措施。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部分地區推進校企合作,通過組織高校前往企業走訪調研,對接企業人才培養需求,探討校企產學研合作。姚凱認為,推進校企合作可有效打破大學生和企業之間的信息壁壘,但他在近日的採訪中也指出,當前相當比例的校企合作仍存在形式化、表面化、短期化、離散化問題,企業難從這類合作模式中獲得實際利益,致使不願投入人力、時間、經費等成本與學校持久合作,出現“校熱企冷”現象。
姚凱建議,高校應積極探索市場化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挖掘和企業的共同利益,提高企業參與積極性。一方面,除直接為企業提供人才外,還可為企業提供持續的教育服務支持,為企業骨幹技術人才和優秀工程師提供深造機會,建立定製化、精細化、專業化的人才全週期培養模式。另一方面,通過共同搭建綜合實訓基地和多樣化平台,將校外實踐資源引入校內,提升高校實踐教學能力。同時,還可引入具有標杆效應、市場廣泛認可、跨領域、多技術融合的企業認證作為學生考核依據,提升學生評價的市場化水平。
在人才培養方面,姚凱認為,要推行人才供給側改革,要抓好大中專院校教育質量,增加專業與市場匹配度。同時,學校要加強就業輔導,包括幫助學生認清就業偏好和建立就業價值觀。此外,對學生能力培養要更全面,“文科生要增加一些理科生的‘硬’技能,理工科學生要增加一些‘軟’技能。”
除了高校,政府、社會也需要發力。5月29日發佈的《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提出,要通過不同形式“補貼”手段進一步促進就業,提升勞動者技能。在姚凱看來,通過“補貼”增加培訓投入,是應對就業中存在的能力不對稱問題的辦法之一。“未來政府、社會,也要提供一些培訓資源,包括產生一些優質培訓機構,把職業教育和企業很好地融合起來,做到企業之中有職教,職教之中有企業,這樣對培養人才的針對性就有很好的提高。”
“還要大力增強就業韌性”,姚凱提到,即要有長期的產業發展和就業規劃,發展就業包容性比較強的新產業,提高就業服務的應對能力和專業性,發展新的產業和就業動能,企業也要有戰略性儲備人才吸收的意識,利用反週期規律,趁今年由於疫情和大學生畢業人數激增,就業供應端供給數量和質量提升,提前做好戰略性人才儲備和培訓。
“長期來看,根本上解決就業問題的途徑還是經濟面要持續向好發展,只有微觀主體都火起來,提供的崗位才能根本上擴大。”姚凱説,“大學生就業是全社會都要關注的問題,希望包括高校、政府、社會、產業,方方面面一起合力做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