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過張坤、劉彥春吧

放過張坤、劉彥春吧

作者|Eastland

頭圖|電影《喜劇之王》


3月2日,虎嗅熱文《張坤的神話不可持續》發表後,有讀者留言稱“基金經理都是人中龍鳳,哪個不是名校畢業……”對明星基金經理的膜拜之情溢於言表。


虎嗅日常臧否的互聯網公司,哪個不是人中龍鳳扎堆,更不要説創始人,沒有人跳出來説“我的偶像是劉強東、雷軍、黃崢……”


虎嗅對公募基金關注較少,有兩方面原因:


一是規模太小。虎嗅關注的互聯網公司市值動輒幾百上千億美元,張坤的易方達藍籌精選2020年末才膨脹到100億美元出頭;


二是過於簡單。不説阿里、騰訊這兩家十幾萬人服務十幾億人的“商業帝國”,也不説美團、百度、京東、小米等巨頭,就是攜程、好未來、順豐的年報,動輒滿滿當當幾百頁。基金經理全年買的股票打不滿小半張A4紙。


鑑於讀者對公募基金話題感興趣,破例對劉彥春、張坤兩位明星基金經理的代表作進行比較分析:一是劉彥春操盤的“景順長城鼎益混全(LOF)”,代碼162605(本文簡稱“鼎益”);二是張坤操盤的“易方達中小盤混合”,代碼110011(本文簡稱“中小盤”)。


“鼎益”基金淨資產被反超


2015年7月9日,張繼榮離開管理5年又294天的“景順長城鼎益混合LOF”基金。近六年間,他操盤的基金回報率為30.19%。


2015年中報披露,截至6月30日基金單位淨值為1.739元,較三年前增長109.5%,跑贏比較標準52.56%個百分點。但這其中32.25個百分點是2015年H1賺到的。2015年的牛市給了張繼榮一個台階。


張經理離職前的季度(2015年Q2),“鼎益”遭遇大規模贖回。期末份額、淨資產分別為13.96億份、24.27億元,淨資產環比減少45.5%。


張繼榮離任前短短六個交易日,基金單位淨值暴跌25%。劉彥春接手的那天(2015年7月10日),基金單位淨值為1.354元。


儘管如此,劉彥春接手的“鼎益”不能説是個“爛攤子”,至少淨資產規模比張坤操盤三年的“中小盤”有明顯優勢——截至2015年9月末,“鼎益”和“中小盤”的基金淨資產值分別為16.9億元、9.2億元;份額數分別為12.7億份、3.86億份;份額淨值分別為1.336元、2.378元。


在2015年9月末這個起點,“鼎益”基金淨值為“中小盤”的184%。到2016年9月末,“鼎益”基金淨值為“中小盤”的96%,絕對金額相差不足9000萬元;再到2017年9月末,“鼎益”基金淨值僅為“中小盤”的43%。


不到兩年,劉彥春就輸掉了規模。倒不是能力問題,而是與操盤者對基金最佳規模的把控有關。畢竟“盤子”越大,獲得高額投資回報的難度越大。


放過張坤、劉彥春吧


隨後的三年(2018~2020年),“鼎益”基金淨資產與“中小盤”的比例略有波動,但絕對金額相差越來越大:2020年9月末接近200億,2020年末達到265億。


“中小盤”累計份額淨值增長率勝出


份額“淨值”與“累計淨值”的差別在於:前者是某一時點單位基金的淨值;後者是將分紅“還”給份額(相當於對股票價格進行復權),更準確地反應基金經理的業績。


我們以2015年三季度末為起點,此時“淨值”與“累計淨值”相等(與基金公佈的累計淨值數額不同,因為設定的起點不同)。


2015年9月末至2016年9月末,“鼎益”累計份額淨值增長12%,“中小盤”增長24%;


2017年9月末,“鼎益”累計份額累計增長29%,“中小盤”累計增長57%;


2018年9月末,“鼎益”、“中小盤”累計份額增長分別為39%、78%;


截至2020年末,“中小盤”累計份額淨值達10元,“鼎益”僅為4.1元,較起點的增幅分別為320%、209%。


放過張坤、劉彥春吧


張坤的“完勝”似乎推翻了“盤子越大獲得高額投資回報越難”這個規律,其實是基金“抱團”造成的反常現象。


基金淨資產增長的第一動力是基民申購


基金淨資產和份額淨值的增長,不僅取決於投資收益,還與基民淨申購正相關。


因2020年報尚未披露,本文對2016~2019四個年度的數據進行分析。


2015年末,“鼎益”、“中小盤”基金淨資產分別為19.1億、9.8億。


我們分別看看,虧錢年份、賺錢年份兩隻基金淨資產規模的變化。


1)虧錢年份——2016年、2018年


2016年兩家投資收益都不理想:


“鼎益”虧1.2億。基民申購使基金淨值增長26億,基金拿27.5億分紅,相當於“還給”基民1.5億。算下來基金淨值減少2.7億,年末降到16.4億。


“中小盤”投資賺9500萬。基民申購使基金淨值增長8.1億,沒有分紅,算來下基金淨值增加9個億,年末達到18.8億。


“鼎益”還錢、“中小盤”拿錢,一出一入相差10億,後者規模首次領先。


下一個表現不佳的年份是2018年:


“鼎益”投資虧損6.8億,份額淨值回撤16.8%;基民申購使基金淨值增長11億,基金8100萬分紅,算下來基金淨值增長3.4億,年末增至28.4億。


“中小盤”投資虧損17.3億,份額淨值回撤14.3%;基民申購使基金淨值增長57.3億,沒有分紅,基金淨值增加40億,年末達到85.8億,相當於“鼎益”的3倍。


2)賺錢年份——2017年、2019年


2017年“鼎益”投資淨賺8.5億,基民申購使基金淨值增長900萬,沒有分紅,基金淨產增加了8.55億,其中99%來自投資收益。


“中小盤”投資賺13.6億,基民申購使基金淨值增長18.6億,分紅5.15億,基金淨值增加27億,投資收益、基民貢獻各佔一半。

 

放過張坤、劉彥春吧


2019年“鼎益”投資收益27億(份額淨值增長率69.04%),基民申購使基金淨值增長29.5億,分紅3.25億。基金淨資產增長了53.2億,達到81.5億。其中,投資收益佔51%、基民貢獻佔49%。


2019年“中小盤”投資賺64.5億(份額淨值增長率65.34%,比“鼎益”低3.7個百分點),基民申購使基金淨值增長53.4億,分紅17.25億,基金淨值增加超過100億。其中,投資收益佔64%、基民貢獻佔36%。


2016~2019四年間,“鼎益”投資贏虧相抵後淨賺27.4億,基民淨投入扣除分紅為35億;


同期“中小盤”投資淨賺61.7億、基民淨投入115億。


“鼎益”淨資產規模被“中小盤”反超的根本原因在於營銷策略:2016~2019四年間,劉彥春向基民索取35億,張坤索取115億。


基民的投入不僅直接推高基金淨資產,還讓操盤者有更大的本金去博利潤。


四年間,兩隻基金投資收益分別為27.4億、61.7億,張坤領先的關鍵原因是本金多。因為採取“抱團”模式,對“核心資產”基本只買不賣,資金量越大反而越安全。


 總之不論賺錢、賠錢,基民真金白銀的投入都是支撐基金淨資產增長的第一動力。


3)2020年季度數據 


2020年Q1,張坤的“易方達中小盤混合”申購、贖回分別為11.34億份和17.81億份,份額淨減少6.47億份,按季度起止日均值(4.82元/份)估算,資金淨流出31.2億;


劉彥春的“景順長城鼎益混合LOF”申購、贖回分別為7.34億份和23.71億份,份額淨減少16.37億份,按季度起止日均值(1.73元/份)估算,資金淨流出28.3億;

 

放過張坤、劉彥春吧


2020年Q2~Q4,“易方達中小盤混合”資金淨流入分別為2.6億元、50.7億元和37.4億元,全年基民申購淨流入59.6億元(精確金額以基金年報為準)。


2020年Q2,“景順長城鼎益混合LOF”申購資金淨流出5.5億元,Q3、Q4淨流入分別為9.8億元和27.7億元,全年申購淨流入3.7億元(精確金額以基金年報為準)。


總結一下:截至2020年末,“易方達中小盤”基金淨資產比“景順長城鼎益”高265億。但張坤比劉彥春多向基民“索取”了大約136億(2016~2019四年間80億元,2020年約56億元)。基民投入的資金不僅直接推高基金淨資產,還可產生投資收益。


共同偏愛——可以入“入口”的個股


觀察兩位基金經理持倉的個股,發現他們都偏愛可以“入口”的個股,白酒、醫藥、農牧漁


2018年Q1~2020年Q4十二個季度當中,“鼎益”持有白酒、農牧漁個股佔基金淨值的比例為51%;“中小盤”持有白酒、醫藥個股佔基金淨值的比例為55%。


1)主線:白酒


2018年Q1,在“中小盤”的十大重倉股中,茅台、五糧液、瀘州老窖佔淨值比例均超過9%,合計28.2%。這是張坤的一貫風格,他操盤的“易方達藍籌精選”也常年頂格配置這三隻白酒股;“鼎益”也“好酒”,只不過用洋河股份替代了五糧液,三隻白酒股合計佔基金淨資值22.8%。


2019年Q2,“中小盤”在“茅、五、瀘”之外重倉山西汾酒、洋河股份、水井坊,六隻白酒股市值佔基金淨值的43%;“鼎益”不甘示弱,重倉七隻白酒股,總市值佔基金淨值的42%。


2020年,張坤的“中小盤”達到瘋狂的程度,Q2、Q3六隻白酒股佔基金淨值的比例分別達到43.8%、45.1%!


放過張坤、劉彥春吧


過往十二個季度、八個季度、四個季度,“中小盤”持有白酒股佔基金淨值的比例分別為36.9%、40.4%、41.4%;“鼎益”的這三個數據分別為34.1%、36%、33.7%,均顯著低於“中小盤”。


2)輔線:醫藥、農牧漁


  • “中小盤”醫藥類個股


除了白酒,張坤比較關注醫藥、健康類個股。2018年Q1,“中小盤”十大重倉股中復星醫藥、愛爾眼科、恆瑞醫藥、華蘭生物四隻個股市值合計佔基金淨值的26%。


2018年Q2,四隻醫藥股都獲得不同程度增持,但由於基金淨值環比增長超過60%,醫藥股佔比反而下降。


2018年Q3,張坤清空復星醫藥和恆瑞醫藥,增持華蘭生物,減持部分愛爾眼科,醫藥股佔基金淨值比例跌至11%。


接下來的兩個季度,華蘭生物、愛爾眼科只買不賣,到2019年Q2買入天壇生物、藥明康德等個股,醫藥股佔基金淨值的比例回升到20%。


2020年Q1,華蘭生物、天壇生物、愛爾眼科在十大重倉股中分居第一,第六、第八位,合計佔基金淨值的24%。


2020年剩下的三個季度,張坤清空華蘭生物,將基民投入資金主要用於增持白酒股,醫藥股市值佔比緩慢下滑到16%。

 

放過張坤、劉彥春吧


  • “鼎益”農牧漁類個股


劉彥春對農牧漁的高度重視,主要體現在2018年Q4~2020年Q1這六個季度,相關個股合計佔基金淨值的比例最高達到28%,僅僅比白酒股低3個百分點。


2020年Q1,劉彥春清空温氏、牧原兩個“豬”,躲過一波下跌,應該點贊。到2020年Q4,“鼎益”的農牧漁股票佔基金淨值的比例僅為6%。


劉彥春還有一條“戰線”是文具、家電,2020年Q2持有的美的集團、晨光文具市值合計佔基金淨值的13.7%。


劉彥春操盤“鼎益”期間,十大重倉股中也常出現恆瑞醫藥、邁瑞醫療等醫藥類股票。


總體而言,劉彥春的風險分散性比張坤要強,代價則是在“白酒牛市”中的收益落於下風


3)回撤中誰的表現好


2021年春節過後,“鼎益”和“中小盤”基金份額淨值均出現大幅度回撤。


我們以節後第一個交易日(2月18日)收盤收後基金份額淨值為100%。張坤操盤的“中小盤”2月25日就出現21%回撤,3月9日最大回撤達29%。相對而言,劉彥春操盤的“鼎益”回撤要温和一些,最大回撤也出現在3月9日,幅度24%、比“中小盤”少5個百分點。


放過張坤、劉彥春吧


  • “鼎益”十大重倉股回撤情況


以2020年12月31日(基準日)收盤價為100%,我們發現“鼎益”十大重倉庫於2021年2月18日衝到最高點後,呈現不同程度的回落。截至3月12日收盤,有3只股票的相對價格高於100%。假設沒有任何買賣操作,2月18日十大重倉股市值較基準日高17.6億,3月12日較基準日低5.1億。


3月12日較2月18日,十大重倉股市值損失22.7億,幅度為14.8%,小於同期基金份額淨值的實際回撤幅度(18.1%)。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有多種,例如申購、贖回對淨值的影響,調倉換股錯過反彈或者踩到“新雷”。不做回撤反而小几個百分點。


放過張坤、劉彥春吧


  • “中小盤”十大重倉股回撤情況


別看“中小盤”僅持有十隻股票,卻踩中三個雷:白酒、醫藥股跌得最狠的通策醫療、因修訂機場免税協議致連續跌停的上海機場。 


放過張坤、劉彥春吧


據測算,如果一股不賣,3月12日十大重倉股市值比2月18日少60億,基金淨資產回撤幅度將達到32%。而實際回撤幅度為25.4%,説明張坤“跑得快”,減輕了基民的損失。注:“中小盤”2月25日開始暫停申購,並實施每10份派現9元的空前分紅。在資金只出不進的情況下,基金經理必然大幅減持股票)。


但是,“奪路而逃”加劇股價向下波動,損害其它股東的利益。


不必神化基金經理


普通投資人把資金委託給基金是理性的選擇。畢竟術業有專攻,股民自己操作牛市賺的不如基金經理多,熊市賠的不比基金經理少,還耽誤時間、影響情緒。


但買基金要冷靜分析持倉情況,不要盲目崇拜所謂的明星基金經理。不妨把基金經理視為網約車司機——信任其專業能力和操守,但不必下跪


飛機失事後,通過黑匣子分析事故原因非常有必要,絕不是“馬後炮”。同樣,對明星基金經理的錯誤也應當覆盤。不要用一句“事後諸葛亮”拒絕批評。


以張坤的“中小盤”為例,白酒股市值佔基金淨資產的40%,從分散風險的角度不明智。用基民的錢為個人博名利,賭輸了賠錢嗎?


再比如上海機場(所謂的“機茅”)。2020年Q2、Q3疫情期間,“中小盤”還在增持(Q2持有1580萬股、Q3增至1960萬股、Q4增至2180萬股,市值高達16.5億)。


結果,上海機場2020年營收同比下降60.7%、淨虧損12.67億(2019年淨利潤50.3億)。因與日上免税行重籤的協議將“比例提成”改為“保底+定額‘提成’”,嚴重限制了“想象空間”,股票連續跌停。


張坤從2016年就開始大舉買入,對上海機場絕不陌生。他對2020年上海機場業績有沒有預判,對與日上免税行重籤協議之事毫不知情?指望張坤帶基民躲過這個雷,不算苛求吧?


還有通策醫療(所謂的“牙茅”)。這家主營口腔醫療的連鎖機構也是明星基金經理雲集的“抱團股”。2020年H1營收7.4億、淨利潤1.45億,市值一度被炒到1200億,在很大程度上透支了未來的業績增長。


通策醫療三季報顯示,“中小盤”為第四大股東。截至2020年末,“中小盤”持通策醫療股票市值25.7億,佔基金淨資產的6.41%。按最新股價並假設一股沒賣,“中小盤”持通策醫療股票的市值較2020年末減少約3億元。


不是説張坤不該買茅台、買上海機場、買通策醫療,他有他的道理,普通投資者買或不買也有自己的道理,不見得張坤一定高明。賺錢、賠錢都在情理之中。


打個比方,王衞、劉強東能領導10萬人,您一定不能。張坤能看出茅台是隻好股票,您也一定不能嗎?


對基金經理寄予過高期望,甚至把他們視為點石成金的趙公明,對張坤、劉彥春們也不是好事,放過他們吧。


本文由虎嗅榮曉辰協助整理數據

放過張坤、劉彥春吧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966 字。

轉載請註明: 放過張坤、劉彥春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