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三,A股收漲,上證綜指漲1.74%至3403.44點。其餘指數漲幅差不多,創業板漲幅稍大。銀行、保險、券商股強勢,其中券商股最強,家電、白酒、醫藥、“兩桶油”等週期股稍弱。科技股及軍工股表現亦強。
盤後數據顯示,北上資金繼續淨流入,可流入量驟縮至38億元左右。隔夜美股下跌,美國稱將退出世衞組織,這種情況下北上資金暫時謹慎也可以理解。港股表現也弱於A股,收盤時小漲0.59%。
這兩月最大的風口免税板塊已出現分化,中國中免先跌後漲,收盤小漲。百聯股份、凱撒旅業漲停,格力地產微跌,王府井漲4.69%。這幾天新冒出免税相關品種上海臨港、華僑城一跌一漲。關於免税板塊,投資者更應重視正道消息,且應仔細辨別相關公司獲取免税資格的潛質,不可輕信傳言,更得提防上市公司蹭熱點。如果消息辨別能力不足,那就只好看走勢了。
理論上股指漲20%就可稱為牛市,所以現在按這個定義就可稱為牛市。可按投資者習慣思維來看,非得幾乎所有個股大漲才真正算得上牛市。如果按這個標準,現在這個“牛市”也許仍處於初期孕育階段。未來A股如果最終演化為大牛市,也不會一路坦途,中途屢屢大幅震盪也是難免的。對於這樣的震盪,投資者理應提防,重點應提防短線漲幅過快的品種。另外,投資者若跟風冷門股補漲,也得特別提防股指中途調整。
冷門股通常在基本面上或多或少存在瑕疵,沒漲時還好,若已補漲,其實是最經不住震盪的。2014年末及2015年初大牛市時,當時股指屢屢大幅震盪,許多個股幾天內就跌得較多。補漲股通常沒有主導資金,僅為無數踏空者亂買一氣造成上漲,一團散沙,所以最抗不住大盤殺跌。
大盤週二衝高回落並放出巨量,多數情況下短期內有顯著回調動作,但週三走勢卻意外較強,幾乎沒出現像樣回調,各大股指表現都比較強勢。這可能與消息面有利好相關。
最近這波行情,消息面整體偏暖,只是沒2014年末及2015年上半年那般露骨。估計未來消息面依然會偏暖,且會繼續比較含蓄,投資者得較以前更努力地聽風辨音。
今日股指會慣性衝高,但衝高後比較容易反覆,投資者不宜過分追漲。我這麼説是基於三個原因:
第一,週二暴量後的衝高回落原本該回調蓄勢,但可能因為上述人為因素而使走勢產生了異化。這樣的強勢實際上並不太自然,故值得懷疑。
第二,週四為中芯國際中籤者的交款時點。由往常經驗看,通常大型股發行時,股指經常會出現震盪,極端時甚至對應着轉勢。
第三,週四有包括CPI、貸款、貨幣供應量等重要數據公佈。如果數據不好看,也不排除股指順勢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