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觀點地產網
萬事萬物,一飲一啄,都在因果之中。自王府井踏足資本市場開始,每一次細微變動都決定着股價的振幅。
幾個月以前,傳統百貨業態天平失衡,百貨行業經歷了一輪大洗牌,隨後更是遭到了疫情的衝擊,王府井迎來一波閉店潮。2019年全年,該公司營收同比微增0.29%至267.89億元,歸屬淨利潤同比下滑19.98%,僅剩9.61億元。
一樁樁的負面消息似乎將王府井打落谷底,那幾個月,王府井的股價一直在12元左右徘徊。
五月以來,王府井在資本市場一路“開掛”,股價應聲而漲,截止6月10日收盤,王府井報價30.12元/股,與5月第一個交易日相比,股價漲幅超過130%,公司市值更是達到233.81億元。
是什麼支撐王府井的股價“矇眼狂奔”?外界眾説紛紜,有人將緣由歸咎於風靡的地攤經濟,也有人將一切的起因安給王府井到手的免税生意......
6月9日晚間,王府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該公司獲得免税品經營資質,允許經營免税品零售業務。
一紙公告可以講述很多故事,有的故事給你帶來聲名,有的故事給你帶來財富,就如王府井一般。
免税牌照的故事成為了王府井股價的引爆點。6月10日,受上述利好消息影響,王府井開盤即漲停,報價30.12元/股,這已經是王府井連續兩日漲停,上漲幅度達到135%,公司市值更是達到233.81億元。
在這個將財富量化成具體數據的世界,一點風吹草動都能引起資本的躁動。
早在5月初,有關首旅集團和王府井申請免税牌照的事宜就在坊間流傳開來,雖然公司方面一度否認,但該消息依舊推動着王府井的股價一路走高。5月以來,王府井的股價從12.82元/股直線上升,突破15元的分界線,隨後觸及20元的臨界點,隨後,該公司的股價在六月多次觸頂漲停。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獲悉,目前,國內擁有免税牌照的企業只有七家,分別為中免、日上免税行、海免、珠免、深免、中出服、中僑,其中,前三者均為中國國旅旗下企業。
有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消費者在境外消費奢侈品金額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而國內奢侈品市場的消費金額約為2345億元人民幣,這就意味着奢侈品消費迴流空間較大。
如今,王府井成為國內第八家擁有免税牌照的企業,可以説是提前搶佔了國內消費的賽道。
消息顯示,王府井拿下的是“運營 零售”的全國性牌照,這也意味着王府井即擁有海關通關資質,可以直接談免税進貨,也可以將免税店設置在市區內經營,客户流量與盈利空間較機場或者離島免税店更高。
“免税市場有較大的需求,尤其是疫後的市場,像王府井這類傳統百貨企業,近幾年受電商影響發展日益疲軟,免税行業會是轉型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分析人士表示。
事實上,王府井曾經是國內商業的龍頭企業,古老的王府井大街,曾是號稱“日進斗金”的商業寶地,更是無數遊客到北京的打卡聖地。但受到宏觀經濟、電商崛起等因素的影響,實體零售業態跌入冰點,王府井百貨也難逃百貨業低迷的噩夢,近幾年,王府井的業績始終增長乏力。
隨着免税品經營資質的獲取,王府井的股價遭到盤活,並一路狂飆,但免税業務能為王府井帶來多大的業績增幅,K線圖中跳躍的數據卻給不了答案。
免税業務為上市公司賦能,王府井並非首例。
四月中旬,格力地產宣佈收購珠海免税,該公司的股價亦連續飆升,從最開始的不足5元/股,一路上升至12元以上,甚至連續出現8個漲停板,漲幅高達150%。
在更早以前的2017年,中國國旅佈局免税業務以後,股價不斷拉昇,從最初的20元/股左右上升至如今的106元/股,翻了五番。
但王府井的股價暴漲並不僅僅因為免税牌照的落地。據悉,隨着疫情的緩解與“地攤經濟”的崛起,以王府井為代表的“地攤概念股”持續上揚,一時之間,王府井們成為了“風口上的豬”。
據悉,近段時間小商品城、百大集團、茂業商業王府井、南寧百貨等十餘隻個股紛紛漲停,而被稱為“擺攤神車”的五菱汽車,其股價亦一度大漲超過120%。
內因方面,王府井五月以來連續發佈股權激勵計劃和股東增持計劃、與京東聯手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數字雙街”,其中,股權激勵計劃更是王府井經營60餘年來首次激勵計劃,這些都為股價的上漲提供了動力。
但分析人士也提到,五月中的時候,王府井的股價迅速拉昇到了22元左右,接近股權激勵行權價的兩倍,這已經遠遠超出了股權激勵計劃對股價拉昇效果。
究竟是誰拯救了王府井壓抑多年的股價?或許是政策與市場產生的化學變化,如今,隨着免税生意的落地,王府井的行情被徹底引爆。
有市場人士向觀點地產新媒體透露,疫情之後,國家有望支持市內免税店的佈局,有關免税額度調整、入境時限延長等免税資質放開的政策可能將在不久之後陸續出台,廣百股份、百聯股份等企業也有可能拿到免税牌照。
事實上,經歷了十餘年前的光輝往昔,到後來的低迷與浮沉,如今王府井通過免税品經營重新起跑,王府井的變化無疑是國內老牌百貨企業的一個側影。
但當免税生意、地攤經濟盤活了王府井的股價後,市場不禁思考:這種火熱的勢頭能否蔓延到王府井的盈利與業績?又能否拯救整個傳統百貨行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