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公募“煩心事”:都是規模惹的禍

  在公募基金管理規模步入20萬億元時,市場上有基金經理大紅大紫,也有基金經理成為公募基金大時代中的“氣氛組”——管理規模停滯不前,更有甚者遭遇市場資金用腳投票。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日調研發現,無論處於行業的“金字塔尖”,還是“底部基座”,公募基金經理都有各自的“煩心事”。

  “摺疊”與“內卷”

  有人登頂的同時,也有人在摺疊。有人破圈,飛入尋常百姓家。有人卻參與內卷,為僅有的一點規模苦苦掙扎。

  這樣的現實在某上海基金經理的身上演繹得淋漓盡致。他管理的一隻基金產品在2020年11月打開封閉期,三年綜合收益率8%。這樣的業績遭遇投資者用腳投票:截至2020年四季度末,該基金產品規模僅約4億元,短短一個月,規模流失超九成。他管理的另一隻基金規模也從2018年年底的78億元縮減至2020年年底的11億元,這次出逃的是機構資金。

  如果説這位基金經理有什麼做得不好的地方,那便是他保持低換手率,尋找低估值、低市淨率(PB)、高分紅股票的操作手法一成不變。有人認為這是持之以恆,也有人説這是固執己見。

  與這位基金經理相比,更多的人是持續充當公募基金大時代的“氣氛組”。“如果説明星公司、明星基金經理與管理規模、管理業績之間是一種正向加強過程,那麼,中小型基金公司、不知名的基金經理和做不大的管理規模、不出挑的管理業績之間則是負向加強過程。”某中小型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宋恩(化名)在談及自己的公司和職業生涯時無奈地説,“我們公司很多產品連機構重點池都進不去。”

  行業數據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氣氛組”的存在。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年末,全市場1490位管理混合型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經理平均管理規模為48.34億元,有1124位基金經理的管理規模在這一平均數之下,更有210位基金經理的管理規模不足2億元。

  “無力感”顯現

  面對陡然膨脹的規模,明星基金經理也有“無力感”。易方達基金張坤在最新一期季報中表示:“諸如宏觀經濟、市場走勢、市場風格、行業輪動,這些因素顯然是重要的。但坦率地説,這並不在我能力圈內。”可以看到,基金經理能力圈及其投資風格和策略是決定其管理規模半徑的重要因素。

  基煜基金研究團隊給出一組統計數據:當一位基金經理的總管理規模超過一百億元后,有約78%的可能在未來一年中的業績排名會出現下滑的情況。

  “規模是業績的敵人。一旦基金經理管理體量增加,那麼,管理成本、流動性支持以及管理複雜度完全不同,需要耗費的時間與精力大幅增加。”某公募基金總經理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在2006年12月,嘉實策略增長單日首發募集總額419億元。對於如此體量的基金,嘉實基金在發行後一週內迅速發佈增聘基金經理公告,決定由單人負責管理該基金改為由四人基金經理小組共同管理。

  “正是因為這隻基金規模較大,我們在選擇個股時對基本面要求會更苛刻,眼光放得更長遠,相信可以最大限度地規避風險。”嘉實策略增長新增基金經理黨開宇表示,任何投資都有風險,一隻巨型基金面臨的風險可能更多。

  管理規模上升會對基金經理投資風格產生影響,有向大市值風格偏移的壓力。北京某基金公司人士稱:“管理規模為百億元甚至千億元的基金經理目前普遍的重倉股是確定性強的‘白酒+互聯網’龍頭。”從這樣的脈絡看,基金經理抱團龍頭股的取向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正視規模“魔咒”

  對投資者選擇基金產品來説,基金經理管理的規模適中是一項重要參考指標。宋恩表示,與規模小的基金相比,大規模基金調倉速度慢。規模小的基金容易“掉頭”,在出現風險時能更快進行調整。

  一位資深基金評價機構人士表示,每位基金經理都有自己的能力圈,基金規模並非越大越好。當管理規模過大時,創造超額收益的難度也會加大,波動率會較以往有所提升。即使基金經理當前業績和歷史業績都不錯,但未來業績如何仍是未知數。投資者可選擇其他與其風格相似的基金經理,結合自身風險偏好和收益預期綜合配置,不可盲目“追星”。

  波動率也是基民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從海外經驗看,已有一些基金經理管理規模達到數百億美元量級,但多數最終都成立了對沖基金,較少是以純主動多頭方式進行管理。相對而言,純主動多頭策略本身波動較大,如何控制波動是重要考量因素之一。海外有足夠豐富的衍生品工具控制波動率。目前,我國衍生品市場體量有待進一步發展。”某北方中型基金公司人士説。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98 字。

轉載請註明: 大小公募“煩心事”:都是規模惹的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