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短期回落,但中國經濟發展動力充沛 | 新京報社論

數據短期回落,但中國經濟發展動力充沛 | 新京報社論

短期的外部衝擊和疫情影響不會改變我國經濟平穩運行趨勢。

數據短期回落,但中國經濟發展動力充沛 | 新京報社論

5月16日,在山東省榮成市俚島鎮一家海洋食品出口加工企業的生產車間內,工人們在流水線上加工各類魚肉製品。圖/新華社

新京報社論

5月16日,國家統計局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4月份主要經濟指標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也有些經濟數據呈現向好增長態勢。在全球經濟面臨下行風險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但基本面依然穩健。

導致4月份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因素很多。一方面,國內疫情的反覆對地區經濟產生較大沖擊。另一方面,地緣衝突的爆發又加劇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不穩定,主要大宗商品價格的快速上升加重了國內企業生產經營的成本。

4月份的數據出來後,引發了不少人對於今年的預期目標還能否順利實現的擔憂。必須強調的是,我們不能夠根據一個月的數據來判斷一年乃至長期的經濟發展趨勢。換句話説,當前面臨的困難是短期的、暫時的,從全年以及未來的發展來看,中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還有不少有利條件。

事實上,從國際範圍來看,在疫情和俄烏衝突的影響下,不只是中國,世界主要經濟體的表現大多不佳。以美國為例,美國今年第一季度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初值按年率計算下降1.4%,遠低於市場的普遍預期。其他歐美國家也都面臨着陷入高通脹、低增長的滯脹風險,經濟前景黯淡。相比之下,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勢頭依然不減,作為拉動全球經濟增長重要動力的地位依然穩固。

仔細觀察今年前4個月的統計數據,其中不難發現諸多的積極因素。從總量上看,全國主要指標仍然保持了增長。1—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固定資產投資和進出口總額分別增長6.8%和7.9%。這就是説,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方面,投資和出口依然保持了較好的增長。

不僅如此,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有了進一步的集聚。隨着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技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上升,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方興未艾。數據顯示,4月份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好於全部工業。1—4月份,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2%,好於全部投資。數字產業快速發展,4月份,計算機、通信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9%,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10.3%。事實上,在疫情衝擊下,不少新經濟如網上購物、短視頻、網絡遊戲等產業逆勢增長,反而獲得了更大的發展機遇。

在財政政策方面,減税降費持續加碼,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是税費支持政策的“重頭戲”,在首次全面實施的4月份,已有8015億元增值税留抵退税款,惠及145.2萬户市場主體。而緩繳社保費、減免房租和降低電費網絡費等,使得市場主體的負擔大大減輕;在貨幣政策方面,低通貨膨脹率為我國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提供了更大的空間。金融部門綜合使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加大對困難行業和重點領域扶持。

總的來看,相對於歐美面臨“40年來的最高通脹率”引發的複雜經濟問題以及由此導致的經濟、金融政策的決策難題,我們穩增長、保民生的政策是及時有力的,也取得了實質性的效果。

短期的外部衝擊和疫情影響不會改變我國經濟平穩運行趨勢,也不會改變我國經濟韌性足、潛力大、空間廣的特點。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的有利條件仍然很多,應對各種挑戰的政策工具箱充足。

編輯 / 遲道華

校對 / 賈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37 字。

轉載請註明: 數據短期回落,但中國經濟發展動力充沛 | 新京報社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