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銀行理財擴張遭遇困境 公募基金一路狂飆伺機反超

由 敖學農 發佈於 財經

總行一邊壓預期收益型老產品,子公司一邊發符合新規的淨值型產品,大家一起維持着全行理財規模的體面——這是資管新規落地後,銀行和理財子公司一直在做的事情。

隨着過渡期進入5個月倒計時,除了極個別獲監管許可的個案可以爭取延長處置,銀行總行層面正在將不合規的存量產品加速整改和壓降。於是一個微妙的情況出現了,據證券時報記者獨家拿到的數據,因為總行壓的比理財子公司發行得快,3家大行(集團口徑)6月末的理財存續餘額,較年初出現下降。

雖然行業整體數據尚未公佈,但這一現象極具信號意義:三家大行本身具有頭部效應,管理規模排名前列,它們的規模縮水,或許令本來一季度就已經小幅萎縮的銀行理財在二季度增速放緩,甚至有可能被一路狂飆的公募基金追平、反超。

加上現金管理新規對拳頭產品的規模製約,銀行理財要維繫着第一大資管子行業的榮光,並不輕鬆。

規模增長放緩成新常態

雖然官方的各種報告用“平穩”、“穩健”來定調銀行理財,但其實它的存續餘額在今年前三個月是負增長的。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末,理財市場規模為25.03萬億元,比2020年末的25.86萬億元減少了8300億元。

同一時點(即一季度末),是整改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的關鍵節點。監管部門的官方表態是,各家銀行都已建立了統一領導機制,鎖定了整改底數,建立了台賬,明確了處置方案。整改情況符合預期,到今年一季度末,整改進度過半。

在一季末這個時點,銀行理財依舊是中國資管市場裏最大的子行業,高於同期的公募基金的21.56萬億、 私募基金的17.73萬億和信託的20.38萬億元。

但是,隨着存量理財業務整改工作繼續提速,事情可能會繼續變化。截至今年6月末,國內公募基金管理規模增至23.03萬億元,與比一季度末銀行理財餘額相比,剛好差兩萬億。銀行理財6月末時點的規模數據尚未公佈,但預期是確定的:往好的想,銀行理財止跌回升,保住了對公募基金兩萬億的小幅安全距離;但更大的概率是,銀行理財存續規模在二季度繼續縮水,跟公募基金的差距縮小至兩萬億以內。

也就是説,無論哪種情況,銀行理財規模輕鬆碾壓公募基金的光景都已經一去難返,它艱難維繫着第一大資管子行業微弱的榮光。隨着居民財富權益配置傾向的進一步加劇,銀行理財很有可能被公募基金逼平甚至反超。

這值得銀行理財行業重視,但又不必過度憂慮。因為對銀行理財來説,這是在打破嵌套、減少錯配、去除資金池的淨值化轉型期內,必經的陣痛。巔峯時期50%以上的年複合增長率一去不復返,銀行理財面對着勢頭兇猛的競爭者、更嚴格的運作要求,要習慣更低速的擴張,換取更穩健的結構。

還有跡象能夠證明銀行理財規模或在縮水。記者獨家獲知,有3家國有大行集團口徑(包含理財子公司)的理財餘額已較年初減少;另外兩家和招行則保持着正增長,但增速也已較上年同期放緩,這些將會在半年報裏得到印證。

具體來看,規模縮水的3家大行,都是因為母行管理存續餘額減少。以集團口徑計,3家大行餘額較去年末減少14%~17%不等,餘額共計減少約1.12萬億元;管理規模正增長的兩家大行和招行,增長0.6%~8%不等,增長2500億元。

總而言之,就是子公司維持着管理規模正增長,一直在發淨值型產品,總行則在加速處置存量業務,一直在壓預期收益型產品。

“母重子輕”結構亟待反轉

距離資管新規過渡期的結束,正式進入5個月倒計時。這意味着各總行資管部要加快存量產品的整改,並加速向理財子公司遷移產品。因為一季末銀行和理財子公司的管理規模還大概呈7:3的比例,典型的“母重子輕”。

過渡期市場上的理財產品有三類:第一類是理財子自主發行的新規產品;第二類是新規頒佈後,母行發行和管理的新規產品;第三類是由母行運作的預期收益型老產品。

市場上經常説的“遷移”或“移交”,其實是母行將第二類產品移交至子公司管理,理財子公司不做二次整改。只有符合新規的產品產能被注入,這是為了隔離風險,保證理財子公司潔淨起步。

基於全行整體戰略規劃、資管板塊資源平衡、理財子公司內部定位等多方面因素,母行向理財子公司遷徙產品的步調不一。理財子公司獲得的母行資源稟賦、先天紅利也不一樣。不是每家理財子公司一成立就能全量,或大批量承接來自母行存量優質資產和產品,這也導致各家銀行財報裏理財子公司規模與利潤出現巨大差距。

多數銀行向理財子公司移交產品的進展比較緩慢, 於是出現了“母重子輕”的局面。兩個時點的官方數據足以證明:2020年末,理財子公司管理產品存續規模為6.67萬億元,佔整體銀行理財的25.8%。3個月後(即今年3月末),理財子公司存續產品規模為7.61萬億元,佔銀行理財整體規模的比重也才上升至30.4%。

也就是説,在過渡期還剩下9個月的時候——理財子公司法人化開啓整整一年半的時候,總行手裏還管着約七成的產品存續規模。如果按照這個速度遷徙產品,難以在過渡期結束時達標。加快整改、加速移交,成了各家銀行的當務之急。

不過,在二季度,管理規模處於前列的幾家銀行都已經有不錯的進展。

證券時報記者獨家獲得6家頭部理財子的數據,測算出它們各自的管理規模佔比。銀行理財行業呈現集中度高的特點,這6家銀行(集團口徑)佔據了銀行理財接近50%的份額,約為11.15萬億元。6家母行遷徙進度過半,這6家理財子公司在全行的管理規模佔比處在50%~70%區間:最低的為建信理財和工銀理財,兩家理財子管理規模佔比只略高於50%;最高的為交銀理財,管理規模佔比接近70%。

這就是為什麼在過渡期內,“自主發行規模”應該被着重強調的原因。因為從全行角度出發,要在母行移交產品速度不快、且同時規模縮減(老產品壓降的原因)的前提下,要讓全行的理財規模降幅不大甚至正增長,只能依靠理財子自主發行產品。

記者獲悉,目前自主發行比例最高的兩家理財子公司,是交銀理財和建信理財。兩家比例分別高達87%和76%,在很大程度上展現了公司的資產拓展、資產配置、產品發行的市場化能力。

規模受限、收益降低 現金管理難撐大局

雖然設置了延至2022年底的過渡期,但現金管理類理財新規已低調發威。因此,現金管理類產品將很難再支撐全行理財規模的快速擴張。

因具備便捷性和收益性價比,現金管理產品近3年規模翻了兩番。截至今年3月末,現金管理類理財存續規模為7.34萬億元,佔整體理財餘額的比例高達29.32%,而這一比例在2018 年還只有10.7%。

進入獨立法人化時代,理財子公司在成立的初級階段,運作模式不可能一下子顛覆傳統做法。所以目前絕大多數理財子公司的產品結構,都呈現現金管理類產品佔半壁江山、固收類產品超九成、債券資產配置佔大頭、非標與權益投資佔比較低的特點。

基於總行整體零售客羣風險偏好較低的原因,現金管理類理財在多家理財子的產品佔比,只高難低。而現在,兩條要求束縛限制了其規模上限:一是採用攤餘成本法進行核算的現金管理類產品的月末資產淨值,合計不得超過全部理財產品月末資產淨值的30%;二是採用攤餘成本法進行核算的現金管理類產品的月末資產淨值,合計不得超過其風險準備金月末餘額的200倍。

“好幾家(理財子公司)都是大幅超標的,都需要壓降。但不是説現在就馬上叫停新增了,我們最近還按排期新發了一隻產品。在過渡期剩下的時間內,我們會有整體的壓降和整改安排。這涉及到一些資產估值方法的調整,還有投資範圍、槓桿水平、組合久期、集中度的整改”。一位大行理財子公司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

現在,有一個問題被提上統籌日程:誰來填補現金管理類產品規模縮水後,所讓出的低風險、高流動性產品需求空間?

記者從兩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相關人士處獲悉,它們的共性做法是把客户往短期封閉、定開、最低持有期產品引導,做大這些產品規模。底層資產部分配置成本法估值的信用債、交易所非公開發行公司債、PPN( 銀行間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ABS(資產支持證券)、銀行二級資本債等資產,以及一些短久期的市值法資產,以保證淨值處於穩定區間。

伴隨着規模的萎縮,現金管理面臨的另一個棘手問題是收益問題。現金新規的出台,可預見性地讓現金管理類產品收益走低。

以前,現金管理類產品通過信用下沉和拉長久期持有的主體評級低於AA+、剩餘期限大於397天的債券,都是收益較高的資產。新規使得現金產品不能再大量配置信用下沉債券、私募債、二級資本債,不能新配永續債,那麼現金類產品長期高出貨幣基金的幾十個基點(BP)的優勢,將蕩然無存。

更重要的是,有大行理財子公司投資經理從債券市場穩定的角度分析,按新規要求,現金產品將通過二級市場賣出的方式處置這類資產,這相當於明確地給予市場機構做空現有持倉相關債券估值的信號。

另一家股份行理財子公司人士也提出了區別於市場主流看法的觀點。他援引數據分析稱,截至2021年一季末,公募基金行業的總資產管理規模達22.11萬億元,貨幣基金的存續規模是9.1萬元,也就是説,貨幣基金在公募基金資產規模佔比達41.16%。“我們(現金管理)的佔比還不到30%,而且主要配置支持實體經濟的債券,要被壓降;貨幣基金的大部分資金都不投向實體經濟,卻可以理所當然維持着比我們高得多的規模。更別説要求我們評級、期限、比例跟貨幣基金一條起跑線,但卻在税收減免的環節沒做到一視同仁。我真的覺得銀行理財挺難的。”該人士稱。

“銀行理財跟公募基金,面對的主客羣不一樣。雖然我們要學習公募基金的投研能力,但我們核心能力是要提供客户長期、穩定、可持續的收益回報,所以底層資產和建立在底層資產的投資能力要求是不一樣的。而且我們不可能像基金公司那樣,‘基民不賺錢,基金賺錢’”,另一位銀行理財人士對記者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