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編輯 瀟湘)訊,小到易拉罐、大到電動汽車,一切使用到鋁的商品可能還將繼續漲價?最新的日本鋁價談判或許是一個鮮活的案例,告訴你這絕非危言聳聽。
據媒體援引五名知情人士透露,鋁的日本買家已同意在下一季度支付比倫敦基準價格(LME)每噸高出185美元的溢價,這是六年來的最高水平。這一數字幾乎是一年前的逾兩倍,當時全球新冠疫情爆發導致鋁需求下滑。
三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在這些談判中,鋁生產商罕見地通知這些日本買家,如果其最初的報價沒有得到同意,價格還將被繼續提高,這表明賣家在這場談判中已經佔據了明顯上風。
通常情況下,鋁生產商在談判開始時會提出他們的最高價,而此後雙方則會在討價還價中逐漸收窄報價分歧。然而,隨着全球經濟復甦推動鋁需求不斷攀升,供給端吃緊,鋁生產商目前在與日本買家的談判中,正握有越來越大的定價權。
立花證券分析師Takeshi Irisawa表示,“日本買家似乎不得不接受更高的溢價,以確保能獲得足夠的供應,否則這些鋁錠就會被轉賣到其他國家。”
在日本發生的上述景象,對全球鋁市場而言意義重大。日本是亞洲最大的鋁進口國,日本買家通常每個季度都會與國際鋁生產商洽談在LME現貨價格上支付的溢價幅度,該價格往往會作為亞洲地區鋁價的基準。
Irisawa預計,採購成本提高,可能會在幾個月後轉嫁給日本當地汽車製造商等用户身上。
日本的最新鋁價談判與一年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時雙方花了更長的時間才達成協議。由於鋁需求在疫情大流行期間幾乎枯竭,去年日本買家同意支付的費用創下了三年多來的最低。然而今年這樣的場景已一去不復返。美國鋁業公司首席執行官上個月表示,今年市場對鋁的需求可謂開足馬力,鋁價在中國和世界其他地方“非常、非常快”地上漲。
上述談判基調轉變發生之際,大宗商品熱潮已將煤炭、玻璃和螺紋鋼等各種商品的價格推高至了創紀錄高位的水平。本月初,日本最大的鋼鐵巨頭新日本製鐵公司也曾上演過一出“逼宮”大戲,“恐嚇”當地製造商——要麼接受漲價、要麼小心供應可能無法再得到穩定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