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陶瓷廠已實現煤改氣的供氣管道。受訪者供圖
作為我國乃至全球最大的建築陶瓷生產基地,廣東佛山陶瓷產量佔全國10%以上,出口量佔全國近四成。但據新華每日電訊報道,近期,廣東佛山、清遠等建陶主產區的眾多陶企或因“煤改氣”期限將至倍感壓力,或被氣源保障、氣價波動等難題折騰得“氣喘吁吁”。
報道稱,儘管陶瓷行業“煤改氣”不能“一刀切”的呼聲日益高漲,但一些地方層層加碼、強力推進的做法仍勢頭不減。今年6月以來,清遠、肇慶等地接連發生天然氣斷供事件,造成數十家企業損失嚴重,威脅陶瓷產業鏈安全。
當地建陶企業在“一刀切”的煤改氣要求下遭遇的現實壓力,無疑值得正視。
比如,一部分陶企因擔心煤改氣後,生產成本上升,遲遲不敢復工生產。而一部分斥巨資煤改氣的企業也面臨兩大難題:一是,由於氣價偏高,燃料成本直線上升,導致產品在市場中失去競爭力;二是,氣源緊張造成供氣不暢,多地出現天然氣斷供事件,使企業生產中斷損失慘重。如有企業6條生產線因斷供受損,損失超過195萬元。
類似現象,還並非個案。如2017年,華北地區最大的陶瓷生產基地高邑,也發生過因“氣荒”導致陶瓷企業大面積停產事件。而在今年疫情防控以及加大“六穩”“六保”工作力度的大背景下,重新審視和糾偏“一刀切”煤改氣做法也更有必要。
煤改氣是為了減少大氣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換言之,它只是一種治理手段。而部分企業因煤改氣遭遇的種種壓力,癥結就在於“一刀切”的做法有“變手段為目的”、“為了改而改”的嫌疑。如不少陶瓷企業反饋,相當多企業的煤制氣已經達到超低排放要求,在這一前提下,仍統一要求煤改氣,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上就已然產生疑問。
事實上,遵守環保規定,實現達標排放,這是企業必須履行的義務。而具體選擇哪種生產燃料,則屬於企業“自決”的問題,不該完全由政府來作微觀干預。
如一些業內人士所呼籲,政府部門的職責應該是逐步提高環保排放標準,而不必“一刀切”強制企業推行煤改氣。在嚴格執行國家和省市環保標準的基礎上,就應將選擇使用什麼燃料的自主權交給企業,還給市場。
從現實看,“一刀切”地煤改氣,也的確影響到了企業的正常經營,有過度干預之嫌。
像多地不僅要求企業必須改氣,還對具體供氣方式予以限定,如不允許陶企自建氣化站和瓶組站,這給用氣的穩定性帶來直接威脅。
除此之外,在配套改革不到位的情況下,就限定企業必須定期改氣,也徒增了企業的壓力。像部分地區的供氣總量遠不能滿足企業正常用氣需求。而燃氣價格機制不明,則放大了不同地方的企業生產成本差異,加劇了產區和企業間的不公平競爭。
其實,針對煤改氣在執行當中的走偏苗頭,相關部門早就對“一刀切”做法下達了“禁令”。
如去年7月,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徵求《關於解決“煤改氣”“煤改電”等清潔供暖推進過程中有關問題的通知》意見的函,就明確提出不再對煤改氣進行“一刀切”,並強調各地可以按照“宜氣則氣、宜電則電”的原則,自主選擇煤改氣或煤改電。
今年7月,國家發改委等四部委印發的《關於做好2020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再次提出,要避免和糾正“一刀切”的去煤化政策;指導各地根據需要,採取上下游聯動方式,儘可能降低非居民用氣成本。
顯然,不管是回應企業難處,還是響應上級規定,不顧地方資源稟賦差異、不管行業需要和企業死活的“一刀切”煤改氣做法,都亟須回到科學、規範的軌道。
目前,部分地區已將煤改氣的期限延期三個月,但在根本上説,煤改氣還是要回到初心,丟掉“一刀切”的思路,真正因地制宜,兼顧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如此,企業才能順氣。這也是“暢通產業循環,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題中應有之義。
□ 任然(媒體人)
編輯:井彩霞 校對: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