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周立
光伏價格戰再升級!
硅業分會官網顯示,M10單晶硅片(182 mm /150μm)、G12單晶硅片(210 mm/150μm)5月最新成交均價分別為4.22元/片和6.14元/片,較4月分別下降48.8%和30.3%。
對於硅片價格下跌,業內人士分析稱主要是由於兩方面原因,其一是降價清庫存,短期來看效果並不理想;其二是傳導原材料下跌空間,並持續向終端釋放利潤。
自3月以來,國內太陽能級多晶硅價格經歷了十二連跌,硅料價格“腰斬”,硅片價格戰也隨之升級,5月TCL中環(002129.SZ)硅片價格連降兩次,降幅超20%,而隆基綠能(601012.SH)則一次性大降30%。
5月29日晚,隆基綠能在官網公示最新的硅片價格,單晶硅片P型M10 150μm厚度價格由6.3元人民幣下調至4.36元,降幅30.8%;P型M6 150μm厚度價格由至5.44元人民幣下調至3.81元人民幣,降幅30%。
神仙打架,A股遭殃。據同花順APP顯示,5月30日,光伏產業(931151)指數一度跳水跌去2%,隨後收跌0.96%;而5月31日更是繼續水下震盪,收盤跌幅1.98%。
硅片到底是怎麼捲起來的?在技術創新、擴大產能以及價格硝煙之中,光伏行業的巨大“蛋糕”又會在各家企業中如何重新分配?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各路玩家擴產,有人“搶蛋糕”有人“吃癟”
在光伏硅片領域,隆基綠能和TCL中環擁有難以撼動的地位,兩家巨頭合計市佔率一度達到70%,對硅片也擁有一定的定價話語權。
不過,近年來國內硅片產能不斷提高,除了專業化的硅片廠商,還有垂直一體化的光伏企業“搶蛋糕”,以及跨界玩家殺入硅片環節。各路玩家擴產,硅片價格也更加內卷,競爭更加激烈。
隆基綠能2022年單晶硅片出貨量85.06GW,單晶硅片出貨量位列全球第一,2023年,公司計劃將單晶硅片能能由133GW提高至190GW。今年1月,隆基綠能拋出年產100GW單晶硅片的擴產計劃,預計2024年3季度首線投產,2025年底達產。TCL中環也不甘落後,計劃將單晶總產能從2022年的140GW提高至180GW。
而據不完全統計,一體化光伏廠商的硅片產能在2022年已超過200GW,並有望在2023年繼續擴產,產能增幅超100GW。晶科能源(688223.SH)近期也宣佈560億元的垂直一體化投資項目,項目建設內容包括56GW硅片產能,一期項目預計2024年第一季度投產。
不過,面對價格戰,跨界玩家的日子似乎“沒那麼好過”。
此前主營生物農藥的和邦生物(603077.SH)在2021年10月宣佈跨界光伏,投資30億元建設10GW超高效單晶太陽能硅片項目後,在2022年步入生產銷售的正軌。然而,面對激烈競爭,和邦生物新玩家在市場擴張的步伐稍慢一步。
和邦生物2022年年報顯示,當年公司硅片生產量為2846.73萬片,銷售量為1210.53萬片,可以説硅片銷售量不及生產量的一半,去庫存或是一大難題。對此,時代財經致電和邦生物,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去年庫存多)可能跟價格影響或銷售策略有關係,今年的銷量會比去年好一些。
時代財經注意到,和邦生物與皇氏綠能的長單合同本應在5月開始,投資者也極為關注,多次在互動平台詢問進展,但和邦生物通過投資者互動平台稱,皇氏電池片項目處於建設中,目前還未執行合同;和邦生物還表示,公司硅片項目不存在“爛尾”的擔憂。
圖片來源:投資者關係互動平台
該長單合同顯示,單晶硅片銷售總量不低於25億片,預計銷售金額總計約195億元,以此計算,單片價格約為7.8元。時代財經注意到,雙方採取的定價模式為“單次採購價以最新市場報價為參考,實際採購價格採取月度議價方式”,在硅片大降價的背景下,銷售總額或將縮水。
技術才是“光”的未來
在價格和產能捲起來之後,技術卷或許才是企業在未來光伏行業站穩腳跟的出路。
在近期的SNEC大展上,許多行業龍頭企業積極宣傳的重點基本是光電轉化效率的提高,以及電池技術重點將由“P”轉“N”。
5月24日上午,正泰新能N型TOPCon全新產品——ASTRO N7系列在SNEC展會正泰新能展台重磅發佈。正泰新能董事長陸川在發佈會現場表示,去年4月,正泰新能從P型順利轉入N型賽道後,一直在擴產提效的道路上不斷髮力。據介紹,該系列採用正泰新能自研N型TOPCon3.0高效電池,量產平均效率達25.6%,組件效率達22.7%。
在TCL中環的展區,P型與N型組件各佔一半,這也是其N型電池組件的首次亮相。相關工作人員向時代財經表示,公司P型組件已上市2~3年,其N型組件最高功率可達710W,是首次向公眾展示,預計第三季度將正式推向市場。
同時,晶科能源、協鑫集成(002506.SZ)、一道新能、英利太陽能等公司也都將N型產品作為重點展示。向光伏產業一體化進軍的硅料龍頭通威股份(600438.SH)也在本次展會上重磅推出N型系列產品。協鑫集成工作人員告訴時代財經,今年N型組件市佔率可以達到30%左右。
中信建投證券電新團隊近期也表示,TOPCon電池當前量產效率已達25%以上,在N型電池中量產性價比最高,頭部企業均選擇以TOPCon作為下一代電池技術路線。
而N型硅片有利於製作更高效率的電池,目前TOPCon、HJT 等新電池技術基本都是基於 N 型硅片進行開發。國海證券研報顯示,N 型硅片成本尚高,但更大的減薄潛力結合電池端的高效率,有助於成本下降。
TCL中環N型硅片經過多次薄化,主流厚度已降至110μm和130μm,而隆基綠能也達到150μm。硅片薄片化已成為未來光伏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硅片環節的各路玩家需加大對硅片生產技術的研發和投入,提高硅片製造的效率和品質,或許才有望“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