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經濟週刊
《中國經濟週刊》 記者 侯雋 | 北京報道
雖然延長到6月20日24點結束,2022年“618大促銷”還是在靜悄悄中收官。
相對往年“618”企業曬成績單、消費者秀囤貨,2022年的“618大促銷”經歷了重重考驗,如疫情反覆、供應鏈受阻、消費者囤貨購買力下降等。但是作為每年上半年消費形勢判斷的風向標,一年一度的“618”依舊具有極強的指徵意義。
在“艱難”局面中,消費信心恢復了幾成,誰出現了下滑,誰發現了生存之道?
消費者們不再任性花,企業對KPI沒要求
“毫無購物慾,除了吃的啥也不想買!”
“今年因為疫情不敢剁手,很多地區對北京不發貨,也因為疫情,買了大件收貨安裝都很麻煩。”
“之前幾次囤貨透支了我的購物慾,現在不確定性太強,不需要的就不買了。”
在採訪中,多位消費者向《中國經濟週刊》如是表述他們對今年“618”的感受。2022年4、5月份,上海、北京這兩個消費能力最強、人口最多的國際大都市都因為疫情原因,先後出現物流卡頓、疫情封控等現象,很多消費者把關注點集中在囤積生活物資上,加上身邊到處都是裁員、降薪的消息,讓消費者更是捂緊了錢袋子,不再任性花錢隨意消費。
對於企業而言,今年參與“618”則以務實為主,不再像以往那樣重營銷。
“今年受疫情影響的城市和消費者數量較多,相較2020年、2021年,今年供應鏈受疫情影響非常明顯,在當前疫情、消費均不確定的情況下,我們對KPI並沒有特別明確的要求。”京東CEO徐雷在一季度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表示。
家電專家張彥斌對《中國經濟週刊》表示,今年“618”的家電消費主要呈現迭代升級的特點,但隨着促銷節點分散化,家電廠商並不會孤注一擲把這樣一個大促節點當成救命稻草。
“我認為對企業而言,不同品牌不同階段的選擇也不一樣。對於那些拿到投資需要迫切打開知名度的企業而言,需要‘618’這樣的大促銷,但是對於我們這樣的初創企業來説,只能靠厚積薄發,遵循市場規律。企業參加促銷,不外乎求名或者求利,目前不僅消費者更加理性消費,企業也非常務實,更加看重生意能否穩健發展。”低GI健康食品品牌、神探伍伍創始人唐詣深對《中國經濟週刊》表示。
彩妝服裝集體遇冷,中高端家電成交額呈現爆發增長
“靜下心想一想,你多久沒買過衣服、認真化妝?”
此前,在社交網絡上,很多女性消費者表示,今年服裝和彩妝不再是剛需。
6月15日,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5月份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和日用品類商品零售額降幅分別比4月份收窄6.6和3.5個百分點。此前,社零數據顯示,過去3個月,服飾都一直位列下跌榜前茅。化妝品已是連續4個季度出現負增長,這兩個領域成為2022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最嚴重的賽道之一。
“一方面是疫情讓女性消費者減少了外出和化妝的需求,現在哪怕出門也戴着口罩,就不必塗口紅畫眼影了。但是另一方面,這也和美妝尤其是彩妝品類門檻低,消費者往往根據當年潮流購買相應產品,忠誠度極低有關係。”日化品專家李颯對《中國經濟週刊》表示。
因此,“賣不動”的困境對彩妝和服裝品牌來説,“618”這場大考也暴露了品牌在網紅濾鏡去掉後的真實一面,尤其是在流量紅利增長趨緩後,要開始“勒緊腰帶過日子”了。在李颯看來,危中有機,營銷投放回歸正常節奏,可能會讓品牌暫時損失掉一些GMV(成交總額),但長期來看不一定是壞事。
“可以説,下半場的戰役開始了。尤其對國產品牌來説,之前價格戰內卷很厲害,目前上游原料漲價明顯,行業利潤率下降,平台需要比拼的是對商家的服務、用户體驗,而商家比拼的則是品牌力和質量。”李颯説。
有失意者也有成功者,本次“618”,家電行業成為最耀眼的銷售領域。
蘇寧易購數據顯示,在多重促消費舉措下,“618”期間實體門店成為消費回暖的前沿陣地,銷售迎來小高峯,線下高端家電銷售同比增長182%,卡薩帝、COLMO、海信璀璨等高端家電品牌銷售實現倍增,線下客流同比提升超3倍,南京、上海、成都、北京、西安成為最具消費力的五大城市。國金證券認為,今年“618”家電消費特徵為品質生活、綠色消費,大家電向高端化、套系化升級,以清潔電器、空氣炸鍋為代表的改善型小家電數據亮眼。
家電專家張彥斌表示:“一方面,政策補貼是推動因素之一,例如北京發了最高1500元/人的綠色節能消費券,這無疑刺激了家電品類銷量。另一方面,‘618’大促已不限於產品的平台促銷那麼簡單,目前家電廠商在社交、內容電商等平台上玩法呈現多樣性,渠道市場呈現百花齊放的新競爭格局,這也有利於市場打破壟斷形成健康競爭的環境。”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週刊》2022年第12期)
2022年第12期《中國經濟週刊》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