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家券商信用減值損失243億元,股權質押踩雷餘波猶在

2020年上市券商的信用減值損失進一步擴大。

3月30日晚間,海通證券(600837.SH)披露2020年年報,信用減值損失達到45.86億元。這是繼中信證券2020年計提信用減值損失65.81億元之後,目前計提信用減值損失規模第二大的券商。

截至3月31日,在已發佈2020年度報告的25家上市券商中,有22家券商出現了信用減值損失,合計損失242.81億元。其中,有4家券商的信用減值損失規模超過了當期歸母淨利潤的一半。

對於上市券商計提信用減值損失的原因,股權質押踩雷是一大主因。為化解風險,券商行業也正在降低股權質押規模。

22家券商信用減值損失243億元

根據海通證券的年報,2020年度該公司信用減值損失45.86億元,較2019年度的28.47億元同比增長61.07%。海通證券稱,主要是應收融資租賃款減值損失增加。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海通證券融出資金、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應收融資租賃款及長期應收款的原值分別為751.53億元、597.61億元、499.29億元及356.92億元;管理層確認的損失準備餘額分別為20.85億元、17.95億元、15.18億元和4.77億元。合併利潤表中確認的2020年度上述金融資產的信用減值損失計提合計為33.73億元。

以近三個會計年度來看,海通證券的信用減值損失規模不斷擴大,2018年信用減值損失16.22億元,位居行業第二位;2019年信用減值損失28.47億元,位居行業首位;2020年45.86億元的計提金額,位居行業第二位。

而海通證券2020年度的歸母淨利潤為108.75億元,這意味着全年信用減值損失佔到歸母淨利潤的42.17%。

近年來,信用減值損失已成為券商行業的一大隱憂,整體規模呈增加態勢。

截至3月31日,在已發佈2020年度報告的25家上市券商中,有22家券商出現了信用減值損失,合計損失242.81億元;另有3家券商合計回撥了2.60億元信用減值計提。25家上市券商共計提信用減值損失240.21億元。

對比2019年度的情況來看,同樣是上述25家上市券商,其中19家券商出現了信用減值損失,合計損失141.57億元;另有6家券商合計回撥了9610.35萬元信用減值計提。25家上市券商共計提信用減值損失140.61億元。

以此來看,上述25家券商2020年計提的信用減值損失較2019年增長70.83%。

具體從上市公司情況來看,上述25家券商中,有5家券商2020年的信用減值損失金額超過10億元,其中中信證券計提的最多,為65.81億元;其次為海通證券;東方證券計提了38.85億元,位居第三。國泰君安和華泰證券的計提金額均超過13億元。

相較2019年而言,9家券商2020年計提的信用減值損失較2019年增長60%以上,其中中金公司的同比增幅為509.53%,紅塔證券同比增加386.47%,東方證券、中銀證券、中信證券的同比增幅均在2倍以上;另外,華泰證券、招商證券、海通證券的同比增幅分別為81.53%、69.05%、61.07%。

信用減值損失也對上市券商業績構成拖累。

目前已披露2020年報的25家券商中,共有4家券商的信用減值損失規模超過了當期歸母淨利潤的一半。其中,中原證券信用減值損失為3.5億元,相當於同期歸母淨利潤(1.04億元)的3倍;東方證券、錦龍股份、國海證券的信用減值損失佔當期歸母淨利潤的比重分別為142.68%、123.90%、72.89%。

股權質押“踩雷”餘波猶在

從券商計提信用減值情況來看,股權質押“踩雷”餘波猶在。

以計提信用減值損失規模最大的中信證券來看,該公司解釋變動大的原因在於,主要是股權質押業務和融出資金類業務計提信用減值規模增加所致。

其中,股權質押業務是中信2020年度計提信用減值的重災區。截至2020年底,中信證券股票質押式回購及約定購回式業務原值317.24億元,其減值準備餘額為80.39億元。

根據中信證券年報,該公司2020年計提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減值損失48.79億元(2019年度為7.91億元)、融出資金減值損失7.11億元(2019年度為3.60億元)、其他債權投資減值損失5.55億元(2019年度為2.25億元)、應收款項和其他應收款為3.34億元(2019年度為5.17億元)、其他1億元(2019年度無)。

公開信息顯示,2020年度,中信證券因股權質押回購業務違約事件,被動成為*ST康得前十大股東,涉及本金約14億元。

就在3月31日下午,海通證券董事長周杰在2020網上業績説明會上也回應了大額信用減值計提的具體原因,他稱,“信用減值損失計提主要是融資租賃、融出資金、股票質押等業務,2020年上述業務規模增加疊加疫情對部分行業的影響,導致減值有所增加,公司根據會計準則,運用預期信用損失模型,審慎計提減值,信用減值並不代表最終實際損失。”

中金公司的信用減值損失又為何在2020年度大幅增長?該公司稱,主要為對融資融券、股票質押及約定購回等融資類業務、應收款項及其他應收款計提的信用資產減值準備。

2020年,中金公司計提信用資產減值準備合計人民幣 9.73 億元,減少該公司2020年度淨利潤7.49億元。其中,對應收款項及其他應收款、買入返售金融資產、融出資金、其他債權投資及其他分別計提損失5.72億元、2.87億元、1.12億元、172.14萬元。

東方證券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增加則主要是因為計提股票質押減值準備增加。該公司2020年的信用減值損失為38.85億元,較2019年的10.44億元增加271.98%。

在東方證券涉及的多起訴訟中,多數為股權質押糾紛。

根據東方證券2020年年報,截至2020年12月31日,整個存續期內已發生信用減值的股票質押式回購原值為127.18億元,預期信用損失50億元。

文章作者
22家券商信用減值損失243億元,股權質押踩雷餘波猶在
  • 黃思瑜

  •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26 字。

    轉載請註明: 22家券商信用減值損失243億元,股權質押踩雷餘波猶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