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蟲創意 圖
隨着赴美上市風險增大,越來越多的市場人士認為,基於香港市場的國際性,回港上市或許成為不二的選擇,港交所或再次迎來新一輪的火爆生意週期。
近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發佈聲明,增加了對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信息披露要求。8月1日,中國證監會回應,兩國監管部門應當就中概股監管問題加強溝通,找到妥善解決的辦法。
對此,分析人士指出,監管內外趨嚴的態勢下,未來3年,可能都是中概股在美國上市的寒冬。
在此背景下,上個月傳出的一條“中國監管部門或計劃讓赴香港公開上市的公司免於申請網絡安全監督機構的批准”的市場消息,再度令香港資本市場受到高度關注。
而香港方面也正在為加強自身的金融地位喊話。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此前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他向中國內地的公司保證,如果他們選擇赴港上市,不會受到突如其來的監管。
“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新股市場,香港交易所歡迎所有符合上市規則的公司來香港上市。”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新聞發言人在回覆《國際金融報》記者提問時表示,對於一個國際金融中心而言,香港擁有最關鍵的要素包括資金和信息的自由流通、健全的法治、國際通用的語言、靠近大型經濟體和充裕的資金等,這些優勢未來不會改變。
在流動資金雄厚、第二上市活動和大宗交易的支持下,香港IPO市場投資氣氛持續向好。
今年上半年,港交所上市公司數量出現減少,但受惠於集資超過100億港元的大型新經濟企業上市和中概股到香港二次上市,上半年募資總額處於歷年同期新股融資額高位。
8月11日,港交所將發佈中期業績公告。受益於業務穩健增長帶來亮麗業績,今年4月,2021年港交所第一季度收入及其他收益創下新高。
多家機構分析預測,香港新股市場將於2021年下半年繼續表現強勁。目前的監管形勢下,赴美國上市的障礙倍增,已經令眾多擬上市中資企業將目光轉向香港市場。
港交所或迎新一輪上市潮
今年上半年,美股、港股和A股市場繼續引領全球IPO市場。
普華永道7月初發布的今年上半年中國內地和香港IPO市場表現及前景展望報告顯示,2021年上半年,香港市場共有47宗IPO,上市公司數量減少了27%,但以融資金額計算大幅增加。
業內分析顯示,新股數量下降,主要由於第二季度新股市場受多個因素影響放緩,但預計影響短暫。而融資數量的大幅攀升,則多源於超大型新經濟新股上市推高了融資規模。這其中,新股數量和融資金額主要來自於內地企業。
不過,分析人士指出,當下赴港上市,或者棄美赴港,仍需謹慎行事。相比美國的紐交所、納斯達克,香港交易所對擬上市公司提出的要求要嚴格得多。
“香港擁有透明高效且流動性充裕的金融市場、國際認可的法律體系,以及大量的金融人才。香港擁有開放及自由的市場,匯聚來自不同地區、多元化的投資者羣體。立足中國,連接全球。香港是中國企業境外融資的首選地,也為國際投資者打開了投資中國的大門。”港交所新聞發言人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如是説。
而下半年,港交所將迎來一波密集的敲鐘聲。
理想汽車已經確定8月12日正式登陸港交所。
稍早之前,中國中免發佈公告,宣佈已於6月25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申請在主板掛牌上市。中國中免的二次上市,有望超越快手成為年內最大規模IPO,同時有望成為港股史上繼阿里巴巴之後的第二大IPO。
A股醫美龍頭愛美客發公告稱,已遞交IPO申請,正式衝刺港交所主板上市,若此次上市成功,愛美客將成為首個“A H”上市的醫美公司。
普華永道預計,下半年,香港IPO市場投資氣氛將繼續向好,預計2021全年將有150家企業到香港上市,主板市場首次上市企業將有145家,總融資額將達5000億港元,創歷史新高,港交所有望在今年再次躋身IPO全球三甲。
下半年,新經濟企業、中概股迴歸和生物科技企業上市活動在港交所將繼續保持活躍,進一步促進香港IPO市場的多元化。
這樣的預期,部分基於監管環境的突變。
近日,由於《網絡安全審查辦法徵求意見稿》的出台,火熱的互聯網公司赴美上市潮有降温之勢,已有企業開始撤回赴美的IPO申請書。
越來越多的市場人士認為,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也基於香港市場的國際性,回港上市或許成為不二的選擇。港交所或再次迎來新一輪的火爆生意週期。
“我們歡迎所有符合上市規則的公司來港上市。”港交所新聞發言人表示,“香港交易所擁有獨特的優勢。我們是中國家門口的國際資本市場,也是西方在亞洲時段最重要的國際金融市場。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我們將繼續提高自身競爭力及吸引力,繼續做好內地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的連接器,為中國經濟發展和金融開放發揮重要作用,提升國際影響力,進一步鞏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改革新股發行流程
事實上,作為國際金融市場的核心運營機構,香港交易所一直面對着來自全球各個金融市場和交易所的競爭。
2018年,港交所為了擁抱新經濟,針對上市制度進行了改革,允許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和採用不同投票權架構的新經濟公司上市,同時允許符合資格的海外上市公司來港二次上市。
港交所官方數據顯示,上市新規實施三年以來,大批新經濟公司的上市已經重塑香港資本市場。新經濟公司的新股融資額佔比不斷上升。截至2021年3月底,港股上市新規改革近三年來,共有146家新經濟公司於香港上市,總融資額達6822億港元,佔期內香港新股融資額的61%。新經濟公司佔港股市值比重也升至27%。同時,香港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上市中心,吸引了眾多生物科技公司來港上市融資。
與此同時,市場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7月初,港交所宣佈,將落實推出全新平台FINI,全面簡化及數字化香港的IPO程序。FINI平台將使新股市場參與者、顧問和監管機構在首次公開招股結算過程中實現數字化無縫互動,這將是香港新股發行流程近幾十年來最大的一次改革。
在港上市的新股現行“T 5”結算週期,而FINI框架諮詢文件建議將有關週期縮短至“T 1”。經諮詢市場並考慮市場意見及營運上的需要後,香港交易所將落實推行FINI作為日後所有新股的統一處理平台,但會先行採用“T 2”結算週期。推出FINI後,結算參與者可選擇採用壓縮預先付款模式,以改善熱門新股在認購期內凍結大量預付資金的情況。
“FINI推出後,可縮短新股定價與上市交易之間的週期,緩解熱門新股在認購期內凍結大量資金的情況,提高市場效率,為投資者降低市場風險,鞏固香港作為全球領先的融資市場的地位。”上述新聞發言人還透露,“如有需要,香港交易所稍後會就《上市規則》及其他操作程序的必要修訂另作公佈並諮詢市場意見。”
而作為內地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的連接器,港交所在優化互聯互通安排方面,也取得了不少進展。去年下半年,在滬深港三所的密切合作下,科創板和在港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成功納入滬深港通股票範圍,為投資者提供更多投資機遇。
“債券通”南向通也將於今年啓動。市場對於“南向通”期待已久,“南向通”將便利境內投資者到境外配置的需求,並實現境內和境外債券市場雙向互通,進一步完善債券通機制。
“未來香港交易所會與監管機構及內地交易所夥伴繼續緊密合作,不斷優化互聯互通機制,如有相關進展,會適時通知市場。”港交所新聞發言人表示。
對擬上市公司要求更高
不過,分析人士指出,當下赴港上市,或者棄美赴港,仍需謹慎行事。
瑞恩資本分析認為,相比美國的紐交所、納斯達克,香港交易所對擬上市公司提出的要求要嚴格得多。無論是財務數據、法律、估值資產、業務模式,還是公司過往歷史、管理層架構等方面,任何一項因素不達標都有可能導致IPO審核無法通過。
而港交所的監管也愈發嚴格。
今年5月20日,香港交易所發佈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兩項新規定,將在主板上市申請人的盈利規定調高60%,三年累計盈利不得低於8000萬港元。
盈利規定是三大財務資格測試之一,是香港聯交所釐定上市申請人是否適合在主板上市時所用的穩健定性及定量評估的其中一環。盈利規定自1994年至今無任何修訂。此次更改實施日期為2022年1月1日。
同時,聯交所還將擴大違規的制裁範圍,可對更多人實行紀律處分,包括導致或明知而參與違反上市規則的高級管理人員。關於該項修訂的新規已於2021年7月3日實施及生效。
當時,港交所上市主管陳翊庭表示,港交所致力於維持並提升旗下市場質量,同時非常重視投資者保障,必須要全力做好把關,相信這次上市規則的修訂將令香港資本市場整體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