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兩年後,券商股再次集體上漲,帶領市場快速升温。
同樣令人矚目的是,近期券商股“牛市旗手”信號意義的“共識”似乎也在瓦解。本週,多位券商、公募基金人士發聲,認為券商板塊作為“牛市旗手”的信號意義一定程度上在減弱。還有業內人士表示,券商股或許已經不是A股領先指標。
近期多家券商非銀團隊的推薦邏輯仍在強調基本面。國泰君安非銀團隊認為,過往5年,券商股的估值分化已非常明顯。具有產品化能力的券商在過去5年時間裏面,已逐步由估值折價走向了估值平價甚至估值溢價。
“牛市旗手”信號意義正在減弱?
6月17日,券商板塊表現再度分化,紅塔證券漲停,上漲個股佔到三分之一;而前幾日的“香餑餑”光大證券則以-7.79%的跌幅領跌,錦龍股份、中銀證券等本月漲幅較大的券商股也跌幅居前。
最近最受關注的無疑是光大證券,在一口氣斬獲“六天五板”輝煌後,接連兩日大跌,週四、週五兩日累計跌幅高達14.45%。
券商板塊6月17日股價表現
都説券商板塊是“牛市旗手”,如何理解近日券商板塊的異動,是“牛市來了又走了”嗎?在外盤巨震下,A股仍穩步走出獨立行情,週五三大股指悉數大漲,市場成交額也已經連續6個交易日突破萬億元大關。
一直以來,關於券商板塊作為“牛市旗手”只反映市場情緒、不需要看基本面的論調一度在市場上流行。不少觀點認為,從歷史經驗來看,在流動性相對寬鬆的環境下,券商板塊作為貝塔屬性較為明顯的板塊,往往會有較明顯的超額收益,基本面反而顯得沒那麼重要。
不過,近來關於券商股“牛市旗手”標籤的爭論不斷,此前的“共識”似乎也在瓦解,已有業內人士表示,券商股或許已經不是A股領先指標。
長城久恆基金經理儲雯玉認為,過往券商貼上“牛市旗手”的標籤,是由於券商的收入結構中經紀業務佔比大,而經紀業務又與市場成交量高度正相關。從近幾年表現看,券商板塊作為“牛市旗手”的信號意義一定程度上在減弱。
實際上,就在本週券商板塊行情勢如破竹之際,也有分析師提醒,券商板塊的集體短時間快速上漲,往往也對應了行情的階段性高點,股民應該理性看待,切忌盲目追漲。
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本週在朋友圈表示,“券商,早已不再是A股領先指標,而是回過神來的補漲品種。”東北證券在6月15日表示,現在處於反彈的衝頂或築頂階段,要堅決高低切換,今天(6月15日)價值板塊全面啓動,尤其是券商、地產,這是尾部行情的特徵,衝高減倉或者換倉是合適的選擇。
申萬宏源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勝也在6月6日發佈的研報《何時更加勇敢》中,覆盤2021年12月的市場表現時點評道:“12月6日-10日,非銀行業單週獲得大規模北上流入,歷史第二,這種情況往往對應階段性高點。”
券商股基本面研究不重要?
近期,有自媒體爆款文章調侃對於券商股研究“要摒棄基本面研究”“擁抱時代的宏大敍事”。調侃歸調侃,文章中一句“我們要考慮的是歷史的進程,要考慮的是這種背景下哪些標的能夠成為資金蓄水池”卻道出了實質。歸根到底,許多人渴望聽到的不是投資背後的邏輯,而是一個立竿見影的“財富密碼”。
從表面上來看,似乎可以從歷史中找到“規律”,從“資金的記憶”中尋找“蓄水池”。
根據國元證券金工首席分析師朱定豪的覆盤,回顧近年來三次非銀板塊的上漲,分別集中在2020年中、2019年初和2014年底。以每輪非銀指數區間高低點作為統計時間段,觀察成分股漲幅表現,可以發現本輪中券商股異動和2020年中漲幅排名較為相似,光大證券在歷次行情中漲幅均排名靠前,位於前1/3位次。
但是,這種情緒的“炒作”往往也是短暫的。就在本週五,部分漲幅領先的券商股已經出現了成交量下降、股價下跌的現象。
實際上,近期多數非銀行業分析師仍力挺券商板塊的投資價值,推薦的理由仍是基於基本面的嚴謹論證。從基本面來看,券商估值處於歷史低位,資本市場改革也不斷釋放利好,疊加市場回暖,券商業績也有望修復。
中信證券表示,短期內,受市場交投活躍度上升與資本市場回暖影響,題材標的可能在短期內充分受益於市場資金流入,表現出較強的β屬性。但是,證券公司的長期估值仍將由ROE決定。
6月17日,國泰君安非銀團隊劉欣琦、牛露晴、高宇飛等分析師發佈深度研報《弱化券商股的β,α來自產品化能力》。其中談到,近期,資本市場普遍關注“為什麼券商板塊的股價彈性減弱?”的問題。對於此問題的解釋很多,更多是從投資者偏好的外因角度出發,認為是市場理性化程度提升,市場更偏好於盈利確定性高的資產,對於券商此類盈利確定性較低的資產偏好程度有所下降。顯然,該方法更關注股票價格的外在因素,而忽略了決定股票價格的內在因素,即行業基本面變化。
國泰君安非銀團隊認為,券商股β下降的本質是由盈利確定性提升所致。券商盈利確定性提升源自客需型機構業務的增加,而客户機構化趨勢及券商產品化能力提升是客需型業務增加的原因。
該團隊還指出,過往5年,券商股的估值分化已非常明顯。具有產品化能力的券商在過去5年時間裏面,已逐步由估值折價走向了估值平價甚至估值溢價。其中,中金公司始終處於估值溢價。因為上述趨勢是連續而非階段性的,我們很難將此現象僅僅解釋為投資者階段性風險偏好的外在影響,而是更多反映了券商行業盈利驅動力的變化。
因此,國泰君安認為,相較於零售業務而言,機構業務的盈利空間和盈利確定性均更高。因此,在機構業務上,產品化能力更強的券商,未來其盈利增長的空間和確定性也會更高,理應享受更高的估值。
歸根到底,投資路上,不可輕信任何宏大敍事,缺乏基本面支撐的炒作狂潮,無疑是火中取栗。別讓“牛市旗手”反而成了資金炒作的蓄水池。
來源:券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