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劉宇陽)眾所周知,每逢歲末年初都是基金公司佈局新一年產品線的關鍵時期,新發市場在優質渠道有限的背景下,也較其他時間更加“擁擠”。剛剛開啓的2021年也不例外,公開數據顯示,截至1月10日,已有累計超200只新基金(份額分開計算,下同)正在發行或等待發行。而在白熱化的競爭環境下,受市場因素、產品因素等多方影響,“冰火兩重天”的局面已然出現,在新發產品爆款不斷的同時,少數新基的發行之路也困難重重。
1月8日,長安基金髮布了旗下長安泓匯多利3個月滾動持有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長安泓匯債基”)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公告顯示,該基金於2021年1月6日募集期限屆滿,未能滿足基金合同規定的備案條件,故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值的一提的是,這不僅是長安基金旗下原定於新年成立的首隻基金,也是2021年開年以來首隻募集失敗的新基金。而對於募集失敗的具體原因,北京商報記者發文採訪長安基金,但截至發稿前,暫未收到相關回復。
而除了長安泓匯債基外,年內首隻延長募集期的基金也於近日現身。1月8日,九泰基金旗下的九泰久元量化股票基金宣佈,將原定在1月8日的募集結束期限延長至3月22日,而根據份額髮售公告顯示,該基金於2020年12月23日發行。換句話説,此次延長後該基金的募集期直接拉長至3個月的募集時間上限。
財經評論員郭施亮指出,基金髮行熱度高低與相應市場環境好壞有着密切的聯繫,但因考慮到當前市場同質化嚴重等問題,具體到各只基金的募集情況也自然有所不同。例如,基金公司旗下的王牌基金、明星基金等更容易獲得熱捧,而對於普通產品,或擬任基金經理在管產品過往淨值表現一般的基金而言,就可能出現延長募集期、發行困難等問題。
正如郭施亮所説,單就上述現象而言,首發失利和延長募集期的情況無疑給近期公募基金的發行市場帶來一絲寒意,但不可否認的是,當下部分大中型基金公司仍舊是爆款頻頻。
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近期開啓發行的廣發興誠混合、富國均衡優選混合、景順長城核心招景混合等11只基金均為一日售罄,累計有效認購金額超過550億元,實際募集規模更突破1000億元。此外,截至1月10日,目前已有79只新基金正處在發行狀態,還有137只產品“整裝待發”,累計達到216只。
在業內人士看來,新基發行“冰火兩重天”背後,不僅有渠道擁擠,基金公司體量、口碑等因素影響,在權益市場持續向好,而債市表現平平的背景下,部分債基的募集也確實會遭冷遇。
“當前市場‘股債蹺蹺板’的現象比較突出,開年以來權益市場向上的同時,債券市場缺乏較為亮眼的表現,因此,大多數普通投資者還是傾向於認購權益類基金,或者是以固收配置為主,權益配置為輔的‘固收+’類產品,相較之下,部分缺乏自身特色的純債基金的發行壓力也就相應加大了。”北京某中型公募內部人士坦言。
從當前純債基金的募集情況看也確實如此。公開數據顯示,正處於發行階段的11只中長期純債基金的募集期均設置了上限3個月,等待發行的5只同類產品中,也有4只將募集期設置為3個月左右。
不過,雖然當前權益類基金髮行火熱,但也有分析人士建議投資者深思熟慮後再“出手”。郭施亮表示,參與基金認購需要關注基金公司的管理能力、自身實力以及市場環境等因素,投資者可以參考近三年相關類型基金的淨值情況,跟蹤頭部或績優基金公司的表現,長期表現較佳的明星基金可以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