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財經人士傾心打造的投研資訊平台
從研報裏面尋找預期差,
以價值之名,行投機之實。
北向資金
連續兩天暴力買入超70億
北向資金7連陽,並且連續兩個交易日淨買入超過70億。
從10月24日至今,大盤維持震盪,但是北向資金持續淨買入,尤其是週四、週五兩個交易日連續兩天淨買入超過70億,進入一個短期流入高峯。
再拉長一點看,從9月初至今的兩個月時間裏,北向資金僅有6個交易日淨流出,並且還都是小幅淨流出。
9月至今,北向資金總計淨流入1040億,兩個月淨流入超千億,接近今年1-2月份的流入速度(1-2月份總計淨流入1200億)。
從近一個月數據來看,北向資金買入最多的是美的和格力(家電龍頭);其次是五糧液(有趣的是賣出第二卻是茅台);然後就是華泰證券(券商)、招商銀行(銀行)、中國平安(保險)。
今天格力大漲,其中關鍵因素就是北向資金在買(今天北向資金淨買入格力15億(買入18億,賣出3億),此前已經持續一週淨買入)。
對於當前北向資金再次強勢買入,怎麼看?
研報社認為,先不討論北向資金是否看好當前的市場位置,還有以下兩點因素支撐北向資金買買買:
第一,人民幣短期貶值壓力緩解;
第二,MSCI即將第三次擴容,即將帶來2000億人民幣增量資金。
短期貶值壓力緩解,打消外資疑慮!
首先,對匯率波動敏感,人民幣升值,大概率流入;人民幣貶值,大概率流出。
因為外資買賣A股,其收益會直接受到匯率波動的影響,在股價沒有波動的前提下,若人民幣進入升值趨勢,那麼買入持有A股後,在後面能換回的美金就多,就是賺錢,所以這個時候外資一般會流入;反之,人民幣如果進入貶值通道,外資就會選擇流出。
其次,兩大因素使得人民幣短期貶值壓力緩解。
第一,中美談判方面。
10月11日的中美磋商進展順利,一方面推遲了關税,另一方面還表示要取消將中國列為匯率操zong國,這兩方面都暫時緩解了人民幣貶值壓力。
第二,貨幣政策方面。
其實影響人民幣匯率的一部分因素是中美利差,而影響中美利差的直接因素就是兩國的貨幣政策。一般來説,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降準或降息等寬鬆貨幣政策會導致該國貨幣匯率貶值。
一方面,美國近年來連續三次降息,使得美元相對走弱(美元指數從10月初99降至目前97,明顯回落),另一方面,中國貨幣政策卻保持超預期的剋制,這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人民幣的強勢。
所以,此消彼長,人民幣要相對堅挺得多。
離岸人民幣10月初是7.15左右,目前已經升值至7.04。
總結來説,就是短期人民幣貶值壓力緩解,打消了此前外資對人民幣會持續貶值的顧慮,所以又進來買買買了。
MSCI即將於下月第三次擴容!
MSCI指數擴容步驟分三步,前兩次是5月14日、8月27日,第三次預計將於11月底之前生效。
第三次擴容將帶來2000億人民幣增量資金,為歷史上最大擴容增量。
此次擴容有兩點:
1)大盤股納入因子從15%提升至20%,這部分提升帶來的增量資金大約1200億元,和前兩次一致。
2)首次納入170只中盤股,並將中盤股納入因子一次性提升至20%,這部分提升帶來的增量資金大約800億元。
所以,總的來看,此次擴容將帶來2000億增量外資,其中有大約600億是被動配置,也就是説這600億必須在正式生效日之前買入。
ps:這次擴容最大的不同就是有170只中盤股將首次納入,可能會有炒作。中盤股中權重較大的有長春高新、正邦科技、海大集團、生益科技、古井貢酒等;從行業權重來看,主要集中在醫藥、電子、計算機。
在金融開放大背景下,外資會持續流入
從日韓經驗看金融開放對市場的影響。
日本在1990年開始開放國內金融市場,期間日本股市處於泡沫破滅後的調整期,尤其是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這段時間內日本股市整體環境很差,但是外資卻在持續流入,尤其是美國資金。
韓國也是在1992年左右開放國內金融市場,期間韓國股市在1994年左右見頂,並在隨後一路回落,但是外資在1992-1997這六年均是大幅流入的。
由此可見,只要金融市場持續對外開放,不管國內市場基本面如何、指數走勢如何,外資都會在初期持續流入,這個階段會持續數年之久。
格力電器
為什麼北向資金持續買格力?
很多人奇怪,格力三季報業績一般啊,為什麼北向資金要買格力呢?
第一,先看看業績,三季報在去年同期高基數下保持穩增長,沒有下滑就是好於預期。
格力三季報顯示:
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1550億元,同比增長4%,淨利潤221億元,同比增長4.7%。
其中第三季度,公司營收577億元,同比增長0.03%,淨利潤84億元,同比增長0.66%。
很多人會有疑問,這個業績這麼平淡,好在哪裏?研報社一直強調財報不要看表面,要看預期差。
其一,格力去年同期三季度增速很高,淨利潤87億,本來就是高基數。
其二,格力今年以來一直受股權改革困擾。
其三,整體大環境不好,尤其是地產產業鏈。
所以,市場對格力三季報的預期本來就不高,這次業績沒有下滑就可以説是好於預期了。
另外,格力去年四季度業績基數低,今年四季度業績壓力會比較小,全年上10%的業績增速應該不難。
第二,股權改革最終落地,同時格力修訂公司章程,也可能預示着公司未來業務方向落地。
格力説要轉型不是一年兩年了,2015年就發佈格力手機,後來還説要減少分紅,去研發芯片,總之,一直讓市場比較迷茫,不知道格力要去向何方。
10月30日,格力發佈公告稱擬修訂公司章程,刪除“經營電信業務及增值電信業務”,新增“研發、製造、銷售新能源發電產品、儲能系統及充電樁”。
雖然盤後格力相關人士否認退出手機業務,但是研報社認為,在格力股權改革剛剛落地的當下,格力修訂公司章程,大概率是未來發展方向已經確定。
只要未來發展方向確定,對格力來説就是中長期的利好。
第三,除了格力自身的原因,研報社認為目前還有一個比較深層次的原因,就是A股資產荒。
我們先不説格力,就先看看海天味業。
海天味業前三季度淨利潤38億,業績增速22%,預計全年淨利潤50億出頭,業績增速20%左右。
但是海天味業目前市值已經超過3000億!
一個3000億市值的大象,業績增速只有20%,憑什麼能撐起60倍的估值?並且北向資金還一直在買買買。
假設海天味業的市值每年增長10%,來看下面這張估值測算表:
海天味業這種公司,有想象力嗎?沒有,什麼都不用想,就是賣醬油。
作為國民調味料第一品牌,海天最大的優點就是業績穩定。大家去看看它的業績就知道,基本上增速都在20%以上,好的年份甚至30%以上。
一個字,穩!
如果按每年20%的業績增速,並且股價每年漲10%計算,目前60倍估值,5年後就會降到40倍,20年後會降到20倍。
外資的要求並不高,長期拿着,每年有10%的漲幅就很好很好了,這就是北向資金敢在這個位置買海天味業的根本原因。
從這個角度再看格力,無論是從歷史業績增速還是想象力,都要比海天味業高,但是估值僅13倍左右,只要格力未來業績有保障(基於上面分析的兩點),外資這個位置買格力也就很正常了。
總的來説,其實就是A股資產荒,每年流入的幾千億資金與A股稀缺的好資產(業績能穩定增長)形成鮮明對比。最終結果就是強者恆強,好的公司估值越來越貴,垃圾公司市值越來越小。
試想去坐飛機,A飛機票價便宜,飛一趟5000元,但是是波音737MAX,可能飛着飛着就沒了;B飛機票價貴,飛一趟要10000元,但是事故率幾乎為0,你會買哪個?
鑑於近期研報社文章頻繁被刪,咱不能坐以待斃,希望大夥多多點文末右下角的“在看”,若點贊率(也就是“在看”數)能在全微信平台居前,那這就是羣眾的民意跟呼聲,相信研報社文章被刪的概率將大大降低,也就同時降低了研報社被封號風險。
不想説再見,大夥行動起來,每一份支持都至關重要,股海驚濤駭浪,支持研報社這艘大船,就是支持您自己,讓社長再帶你們航行500年!
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
點擊“在看”,以此鼓勵研報社繼續創作
賺錢艱難,支持研報社,就是支持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