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碳達峯及降碳行動方案成型

  新華社北京3月30日電(記者梁倩)為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的目標,鋼鐵行業碳達峯行動方案和路線圖已基本明確。《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正在編制的《鋼鐵行業碳達峯及降碳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目前已形成修改完善稿,初步確定行業達峯目標和重點任務。

  據相關人士透露,在2030年“碳達峯”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約束下,鋼鐵行業碳達峯目標初步定為:2025年前,實現碳排放達峯;到2030年,碳排放量較峯值降低30%,預計實現碳減排量4.2億噸。

  具體來看,鋼鐵行業實現碳達峯、碳減排的4個節點為:2025年碳排放達峯;2030年,碳排放總量穩步下降;2035年,有較大幅度下降;2060年前中國鋼鐵行業將深度脱碳。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李新創表示,鋼鐵行業是推動落實碳達峯綜合目標的關鍵領域,是地方落實碳達峯的關鍵環節,是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主戰場。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粗鋼生產和消費國家,粗鋼產量佔全球粗鋼產量一半以上,碳排放量佔全球鋼鐵碳排放總量60%以上,約佔我國總排放量的15%,鋼鐵減排重要性不言而喻。

  李新創表示,鋼鐵行業碳達峯目標是,把有限的碳排放用足用好。碳中和目標是實現行業發展與二氧化碳排放、能源消耗深度脱鈎。

  “從目前來看,鋼鐵低碳轉型面臨較大挑戰。”李新創表示,從我國目前能源結構來看,高-轉長流程工藝結構仍占主導地位,能源結構高碳化,煤、焦炭佔能源投入近90%。經濟可行的降碳空間有限,節能降碳邊際成本日益上升。

  此外,李新創還表示,一方面是鋼材消費需求仍然高企,粗鋼產量難降;另一方面,短期鋼材消費預期的增強或進一步帶動行業投資衝動,造成新一階段的浪費。他表示,2020年,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7.5%,遠高於製造業投資增速平均水平。這些都有可能導致實現碳減排目標的難度增大。

  因此,從短期來看,降鋼鐵產量或是鋼鐵行業的首要課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表示,鋼鐵行業要努力在“十四五”期間提前實現碳達峯,要從鋼鐵產量特別是鐵產量下降入手。

  “嚴守不新增產能底線,嚴控粗鋼產能增長是今年鋼鐵監管的着力點。”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相關部委將制定出台更加嚴格的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進一步規範產能管理。同時,實施產能產量雙控,組織開展鋼鐵去產能回頭看,並逐步研究建立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總量等為依據的產量約束機制。

  《方案》對鋼鐵行業碳減排重點領域和重點任務給予了劃定。據前述人士介紹,碳減排將主要通過廢鋼利用、原燃料優化、智能管控、產業協同、綠色物流、強化碳監管等多個方面進行。

  實現的路徑方面,上述人士透露,將從五個方面加以實現。推動綠色佈局,包括優化產業佈局、加大綠色物流、推廣全生命週期綠色產品;節能及提升能效,包括推廣先進適用節能低碳技術、提高餘熱自發電率、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應用;優化用能及流程結構,包括原燃料結構優化、鼓勵短流程電爐鋼發展,提高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包括區域能源、資源整合,固廢資源化利用、推動鋼化聯產;突破性低碳技術,制度建設和政策體系支撐,主要包括碳減排目標、碳市場、標準體系、技術創新、氣候投融資、能力建設等。

  另外,還應藉助“互聯網+”、大數據技術,構建鋼鐵全過程信息化管控及評估平台,以創新驅動鋼鐵行業碳達峯、碳減排。

  中國工程院院士殷瑞鈺建議,中國鋼鐵工業的流程結構應該在減量化發展的進程中作出調整。應該以全廢鋼電爐流程生產建築用長材,替代中小高爐、轉爐生產螺紋鋼、線材等大宗產品,也就是要適當佈局發展城市周邊鋼廠,利用城市礦山。

  李新創表示,應科學優化生產力佈局,切實改變“北鋼南運”的現象。他建議,在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等長流程工藝集中地,合理佈局發展短流程鍊鋼。採取精料方針,穩定原料質量,優化配煤配礦,提高鍊鐵爐料球團礦配比,實現固體燃燒消耗進一步降低,隨之降低化石能源消耗產生的碳排放。

  駱鐵軍表示,應發揮好進出口調節作用,在保持高附加值產品出口的同時,減少一般產品出口,增加鋼坯、廢鋼等初級產品進口。推動低碳冶金等變革性技術研發,提高高強度鋼材的應用。例如,研究推進四級以上螺紋鋼的使用取代三級螺紋鋼,減少用鋼總量。

  駱鐵軍説,中國鋼鐵已經到了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環保壓力持續提高,進口原燃料價格居高不下,企業面臨盈利水平下降風險。他建議,鋼鐵行業要繼續眼睛向內,通過對標挖潛,推進管理體系和管理能力建設,補齊短板,提升管理水平,應對國際國內新環境的挑戰,實現高質量發展。(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85 字。

轉載請註明: 鋼鐵行業碳達峯及降碳行動方案成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