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武佩璇
回顧2023年的證券行業發展,其中一個關鍵詞就是“併購”。
“平安+方正”、“太平洋+華創”、“國聯+民生”以及最新的“浙商+國都”,四起亟待落地的併購事件被市場高度關注。
同時監管再度發聲,支持頭部證券公司通過業務創新、集團化經營、併購重組等方式做優做強,打造一流投資銀行,引發大眾對於頭部券商的合併猜想,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證券、中金公司與銀河證券都曾被捲入合併傳聞中。
2024年即將啓幕,券商新一輪的併購亦或在2024年達到高潮。四大券業併購事件是否會真正落地?業務之間的合併互補又將為行業帶來哪些變化?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最期待:方正+平安
早在2021年4月,市場開始出現“平安集團有意向收購方正證券”的傳聞。當年4月30日晚,中國平安(601318.SH)發佈公告披露了關於參與方正集團重整進展的信息,稱授權平安人壽代表公司參與本次重整,重整完成後,中國平安將控制新方正集團。
作為兩大集團旗下金融版圖的核心主體,平安證券和方正證券(601901.SH)的未來走向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因“一參一控”的監管要求,中國平安若想同時控股兩家券商便只有合併一條路,不然只能在重整完成後,轉讓方正證券的股權。
2021年7月5日晚,方正證券發佈公告稱,根據北京一中院的裁定及生效的重整計劃,公司控股股東擬變更為新方正集團,平安人壽或其下屬全資主體擬成為新方正集團的控股股東。
2021年10月21日,新方正集團設立,名為“新方正控股發展有限公司”。
時隔一年多,2022年12月19日,證監會核准了方正證券等公司變更主要股東、實際控制人的批覆,至此,中國平安才真正成為方正證券、方正承銷保薦公司、方正富邦基金的實際控制人。
在這份批覆裏,證監會提到,方正證券應督促中國平安就解決同時控制方正證券和平安證券等問題在一年內製定並上報方案,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並在5年內完成規範整改。
如今一年限定期已到,兩家合併的傳言也愈演愈烈,但截至目前相關方對此都未對外進行正面回應。近日,中國平安回覆媒體時僅稱“將從股東價值最大化出發,按照有關監管部門的規定和指引,穩步推進相關問題的解決”。
截至目前,兩家券商的是否要進行合併仍存在不確定性。但市場上的解讀偏向於兩家會合並,衝入頭部券商的梯隊。
從規模來看,兩家券商2022年末的總資產合計為4436.15億元,淨資本合計為656.83億元,分別能躋身行業第11位和第10位。
從業務發展情況來看,兩家券商在經紀業務的積累都較為深厚。根據方正證券年報,截至2022年末,其共有363家證券營業部、23家區域分公司,分支機構數量行業排名第二。而平安證券則以金融科技為基礎,有龐大的線上用户,其官網顯示,平安證券的個人客户數超2200萬居行業第一。
方正證券和平安證券2022年經紀業務收入分別是53.23億元和65.45億元,合計為118.68億元,能位列“榜眼”,僅僅次於中信證券。
從2022年的營收和淨利潤來看,兩家合計分別能達到211.86億元,淨利潤合計達到66.58億元,均能排名行業第9位。
在目前的四大券商併購案中,“平安+方正”合併後對業內的影響以及他們各自業務整合的想象空間都相當大,原本兩家券商都屬於中型券商,合併後在規模、業務方面都將成為行業不可忽視的一員。屬於“強強聯合”。
最曲折:華創+太平洋
糾纏四年,華創證券成為太平洋(601099.SH)第一大股東的過程當屬目前四大併購案中最曲折的一例。
早在2019年,華創證券就明確表示有意向取得太平洋實際控制權,並擬以22億元現金與當時太平洋的第一大股東嘉裕投資簽訂了協議書。但半年後,交易終止,而嘉裕投資則拒不償還華創證券之前向其支付的15億元保證金。於是,兩家的訴訟糾紛就此開始。
2022年5月,華創證券通過司法拍賣以17.26億元奪得嘉裕投資持有的太平洋10.92%的股權,此後開始走券商主要股東變更申請程序。2023年12月22日晚,證監會披露對太平洋證券變更主要股東的反饋意見。
二者糾纏四年之久,華創證券終於距離入主太平洋僅差臨門一腳。
相較“平安+方正”,華創證券與太平洋都屬區域中小券商,但前者從規模和經營情況來看,都遠勝於後者。截至2022年末,華創證券的總資產457.40億元,太平洋則僅為153.24億元,兩家的總資產合計610.64億元,排名行業第43位。
雖然合併後的規模仍較小,但兩家券商的“看點”則在協同經營方面。同屬西南地域券商,合併後將加大兩者在西南的競爭力。
華創證券也在太平洋的權益變動報告書提到,太平洋在雲南省內擁有33家分支機構,證券經紀業務在雲南省內佔有率長年排名第一,是雲南省重要的法人金融機構之一。“本次權益變動有利於提高雙方在西南區域的影響力和資源整合能力,深化西南區域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實現業務高效協同,資源與優勢互補,提升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最意外:“國聯+民生”與“浙商+國都”
與上面兩個案例的有跡可循不同的則是“國聯+民生”與“浙商+國都”,這兩起併購事件的發生都較為突然,且都發生在2023年,屬今年券業併購的兩大“驚喜”。
首先是“國聯+民生”。泛海控股(*ST泛海,000046.SZ)於2023年3月拍賣其持有的30.3%民生證券股權,引來東吳證券(601555.SH)、浙商證券(601878.SH)、國聯集團三方的激烈競爭,起拍價為58.65億元,經歷了162輪出價後,最終被國聯集團以91.05億元的價格競得。
12月15日,證監會核准國聯集團成為民生證券主要股東,並在批覆中明確提及民生證券“應當會同國聯證券、國聯集團按照報送我會的初步整合方案確定的方向、時間表,穩妥有序推進你公司與國聯證券的整合工作”。
當時國聯集團便回覆時代財經,“民生證券與國聯集團證券、投資等業務高度互補,通過資源整合和業務協同,推動優勢互補,實現跨越發展。”
方正證券許旖珊在研報中表示,“國聯證券是管理層Alpha顯著的中型券商,此前已通過再融資、併購中融基金(現更名為“國聯基金”)等方式持續做強。此次整合方案獲得批覆,後續將穩步推進整合工作。
許旖珊認為二者吸收兼併後將大幅提升淨資本與綜合實力。“以2022年末數據測算,國聯證券淨資產為168億/行業排名36,民生證券淨資產為152億,合併後淨資產規模將達319億/躋身行業第21。”
雖然錯過了民生證券,但浙商證券並未氣餒。臨近年末,其為2023年的券業併購“大戰”又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2月8日晚,浙商證券宣佈啓動收購國都證券股權。根據公告,浙商證券擬從5家公司手中受讓國都證券共計19.15%的股權。同日,國都證券第四大股東同方股份也發佈公告稱,將轉讓其全資子公司持有的所有國都證券股權共5.9517%。市場猜測浙商證券極有可能拿下這筆股權,最終或將持有國都證券25%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
相比“華創+太平洋”的西南稱霸夢想,偏安江浙的浙商證券看重的則是國都證券在北方的經營佈局,實現經紀業務上的區域互補。
此外,合併後兩家的資本實力也將再上一個台階。許旖珊在針對這起併購發佈的研報中稱,2023年上半年末浙商證券淨資產262億元/排名上市券商26名,國都證券淨資產104億元,二者合併後將達到366億元/排名上市券商19名。
2023年,證監會鼓勵“頭部券商通過併購等方式做大做強”,要求加快培育一流投資銀行。目前四大券業併購案例均已拉開帷幕,2024年也將成為行業內“併購猜想”不斷落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