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25日電 題:胡蘭波:在華媒轉型之路上前行
作者 門睿
21年前,胡蘭波在意大利創辦記錄華僑華人生活的中文雜誌《生活》,在僑胞中收穫大批忠實讀者;15年前,有感於當地社會對中國人的誤會難解,她將《生活》改版為中意雙語雜誌《世界中國》,在意大利主流社會爭取話語權。
如今,傳統媒體式微,她想盡辦法維持雜誌社運轉,堅持推動中意文化交流。“這些工作需要有人做,做一點,大家對彼此的理解就深一點。”意大利《世界中國》雜誌社社長鬍蘭波對中新社記者説。
華媒轉型並非一帆風順
《世界中國》的轉型嘗試始於2013年,創設官方網站、入駐各海外社交媒體平台,佈局線上。2015年初,《世界中國》電子版上線,與紙質雜誌同時發行。
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堅守一年多的《世界中國》以一封隨刊附送的告別信停發紙質版。“讀者看到信紛紛訂閲電子雜誌,當時覺得形勢一片大好。”胡蘭波沒想到,熱情的訂閲只是讀者在對困境中的雜誌社表達支持,隨着訂閲到期,續訂者越來越少。
電子雜誌銷量減少,紙質版停發後,雜誌也無法在線下投放、郵寄。在胡蘭波看來,這不僅是經濟效益的損失,更影響了華文媒體在意大利主流社會積累多年的聲量。
“所以我們在觀望,看是否有機會恢復紙質版發行,繼續輸出高品質媒體內容,可能頻率降低一點,但不能失去這塊發聲的平台。”她説。
向兒童講述中國故事是百年大計
除媒體人外,胡蘭波另一個廣為人知的身份是作家。她曾用中文和意大利語出版多部書籍,講述她橫跨東西半球的人生經歷,也讓更多人瞭解中國。她堅信,雖然各類新媒體內容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但潮水退去後,讀者會迴歸優質內容消費。
2018年,雜誌社開始涉足書籍出版,翻譯出版了一系列講述中國文化故事的中意雙語兒童繪本。繪本題材既有中國傳統故事,也包括展現中國文化的現代故事。除附贈雙語音頻外,每本書後還附有5個漢字教學。
胡蘭波認為,中國童話多體現懲惡揚善的正能量,藴含着中國人不畏困難、勇敢拼搏的精神,讓意大利兒童通過繪本故事接觸中華文化,不僅能幫助其成長,也有利於他們自小理解中國,未來成為中國的朋友。
今年5月,15本系列繪本亮相都靈國際圖書博覽會,廣受歡迎。驚喜之餘,胡蘭波看到希望:“意大利讀者很認同繪本內容,我們對即將上架的3本同系列作品充滿信心。”
華文媒體可帶動文化交流
20餘年來,通過融入當地語境講述中國故事,《世界中國》積累起廣泛忠實的受眾羣體。2018年,雜誌社成立“羅馬9號”意中經濟文化交流中心,舉辦書法沙龍、圖書講座、茶藝表演等各類文化交流活動,擴展了在意傳播中國文化的平台。
2019年,胡蘭波在承接大型中國歌舞“相約千年——魅力絲路文化行”的演出工作時打開了新思路。當晚,羅馬阿根廷劇院幾乎座無虛席,不少觀眾是《世界中國》的忠實讀者。“很多雜誌讀者對中華文化感興趣,願意參加線下文化活動,我們可以發掘轉化。”她説。
胡蘭波表示,當前仍有許多外國人不瞭解中國,文化交流工作十分必要,華文媒體在其中可以做更多的工作。“我們會在轉型之路上堅持走下去,也希望可以團結更多力量,共同促進文化交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