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洪言:誠泰保險頻現股權流拍,中小險企應摒棄規模情結

  中新經緯11月16日電 題:誠泰保險頻現股權流拍,中小險企應摒棄規模情結

  作者 薛洪言 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

  中小險企誠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誠泰保險”)股權或再生變。根據2023年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誠泰保險共計11位股東,其中7位股東持有股權處異常狀態,包括國有股、中外合資股、社團法人股。並且,該公司股東所持股份處於質押、凍結狀態的佔比共計約為50%。

  一家險企公司控制權的頻繁變動或高比例凍結,不可避免會對管理層的穩定性產生影響,也容易動搖中層和基層的信心,導致公司經營戰略在執行過程中變形,經營發展停滯。尤其是中小險企,當前正面臨着數字化轉型提速、行業兩極分化、可持續盈利困難等挑戰,股權結構的頻繁變動無疑是雪上加霜。

  中國財險業務仍以車險為主。就車險來看,規模效應非常明顯,頭部三家險企的市場集中度常年維持在近70%的水平。從車險保費增速、車險綜合成本率、車險綜合費用率等核心指標來看,中小險企都缺乏競爭力,車險業務常年處於虧損狀態。2020年,中國啓動新一輪車險費率綜合改革,進一步放開自主定價係數的範圍,車險定價全面下調。從結果上看,頭部險企憑藉規模效應和科技投入積極應對變革,市場份額逆勢增加,而中小險企則受車險單件費率下行拖累,盈利難度繼續擴大。

  除了車險以外,信用保證保險一度是中小財產險公司突圍的方向,但這兩年受經濟下行影響,金融機構不良率攀升,信用保證保險普遍陷入較大程度的虧損,對於中小產險公司也是雪上加霜。

  就2023年來看,受災害多發、疫情結束後交通恢復常態事故增加等因素影響,財產險公司賠付率增加,財產險公司盈利繼續承壓。頭部險企賠付率明顯抬升,中小險企虧損面擴大。

  結合上述市場環境看,中小險企可持續盈利能力差,其牌照價值吸引力自然也大幅下滑。

  此外,從行業層面看,2017年以來金融業進入強監管週期,更加註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經營合規性明顯增強。對合規經營的強調,也使得包括中小財險公司在內的中小金融機構的所謂靈活性優勢下降,迴歸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後,金融機構的牌照價值縮水,經營水平、規模優勢、科技實力、創新能力等因素的重要性提升,推動金融業進入兩極分化時代。無論是中小銀行還是中小保險公司,都開始面臨更大的經營壓力和競爭壓力,導致其股權吸引力進一步下降。

  從應對策略上看,中小保險公司應摒棄規模情結,全面轉向高質量發展,積極走差異化道路。如通過創新性服務、聚焦特定細分市場或產品等來獲取業務資源,在市場縫隙中尋找機會,走小而美髮展之路。

  背靠科技股東,誠泰保險在保險科技方面頻有發力動作。過去五年來,保險科技在保險業廣泛落地,在降本增效、智能理賠、風險減量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果,一些標杆企業和先行者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了經營效率和綜合競爭力的顯著提升,在全市場形成了很好的示範效應,帶動數字化轉型迅速成為行業共識,反過來加速了國內保險公司數字化轉型速度。如在風險減量方面,頭部保險公司通過投入資金、技術、人員等,協助被保險人降低保險事故發生的概率或事故損失程度,不僅提升了自身的經營效率和綜合競爭力,還產生了外溢效應,提升了被保險人的福利。

  不過,保險公司在轉型時間、底層數據、人才儲備、業務場景等方面的差異,經由數字化得以成倍放大,拉大了機構之間的實力差距,實質性削弱了中小保險公司的綜合競爭力。如僅就數字化轉型而言,一些保險公司還停留在數據治理、平台搭建的初級階段;而頭部險企已經在強調基於金融科技的數據智能挖掘,以求全面賦能業務轉型和客户服務切實將科技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不斷拉開與同業的差距,形成科技賦能業務、業務支撐科技的正反饋循環,發展形勢持續向好。在中小險企與頭部險企之間,數字化鴻溝正變得越來越難以跨越。(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孫慶陽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53 字。

轉載請註明: 薛洪言:誠泰保險頻現股權流拍,中小險企應摒棄規模情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