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專家建議加快推出商品指數及相關衍生品

由 納喇傲兒 發佈於 財經

本文轉自【中國證券報】;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日前指出,去年四季度以來,部分大宗商品價格出現持續上漲,相關大宗商品期貨品種的價格發現、風險管理功能得到較好發揮。他呼籲,相關國際機構建立更加嚴謹科學的指數編制機制,提高報價的透明度和約束力,共同提高大宗商品價格發現的效率,以更好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和安全。

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的專家指出,近期境內部分產業企業積極利用期貨期權工具,有效對沖原材料價格上漲風險,對穩定企業生產經營起到了較好效果。同時,有關部門圍繞保供穩價工作密集出台舉措,本輪大宗商品價格走勢趨於分化。專家建議,加快中國商品指數和更多商品期貨期權品種研發和上市,提高大宗商品價格發現效率。

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功能得到較好發揮

易會滿指出,去年四季度以來,在全球流動性過剩、經濟復甦不平衡、供需缺口擴大等多種因素的共同推動下,部分大宗商品價格出現持續上漲,總體看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同向而行,但期貨價格漲幅小於現貨。同時,相關大宗商品期貨品種的價格發現、風險管理功能得到較好發揮,境內一批產業企業積極利用原油、螺紋鋼、鐵礦石、棉花等品種的期貨期權工具,有效對沖原材料價格上漲風險。

以油脂油料行業為例,有專家告訴記者,國內大豆壓榨企業深度參與期貨市場,逐步穩定壓榨利潤和現貨價格,有效增加了國內市場的產成品供給。

原油期貨也在推動地方企業豐富原料來源,增強風控能力。記者瞭解到,華北地區某大型石化集團企業A採用“上海原油期貨+升貼水”的計價方式採購期貨倉單。A企業表示,該計價方式明顯低於同期採用布倫特原油計價貨源的採購成本,人民幣計價以及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對交割品質量和流程的綜合保障能力也更加有利於企業的風險控制。

此外,部分糧油企業在儲備輪換過程中利用期貨市場建立虛擬庫存,不僅按時完成了儲備輪換任務,還兼顧了企業經營發展。記者獲悉,2020年第二季度,某糧油企業按計劃需要對2萬噸菜油進行輪換,決定利用菜油期貨進行儲備輪換,在儲備油出庫銷售的同時在期貨市場進行買入套期保值,以防範價格上漲風險,儲備油輪入採購時,對應期貨頭寸賣出平倉。本次操作不僅規避了儲備輪換中的價格波動風險,還使企業獲得了90元/噸的額外盈利。

建立更嚴謹科學的指數編制機制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多方面原因,一些大宗商品國際貿易的定價基準,還主要依賴於國際現貨指數和場外市場報價。在這裏,我們呼籲相關國際機構,建立更加嚴謹科學的指數編制機制,提高報價的透明度和約束力,共同提高大宗商品價格發現的效率,以更好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和安全。”易會滿稱。

專家指出,應加快中國商品指數和更多商品期貨期權品種研發和上市。

“目前國際大宗商品指數定價主要採用浮動定價機制,該定價機制部分參照期貨市場定價,另外較大一部分標準則依據指數平均水平定價。迄今為止,我國尚缺乏國際公認的具有權威性的大宗商品指數,因此亟需推出為國際認可的中國大宗商品指數。當然在指數的編制過程中,應更大程度依據大宗商品現貨以及經濟供給需求的變化來定價,規避大宗商品指數過度金融化的問題。”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記者説。

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近期表示,加快商品指數和商品指數期貨期權品種研發和上市,支持相關機構開發更多商品指數基金、商品指數ETF等投資產品。

備受關注的是,3月31日,中證商品指數有限責任公司在雄安新區開業。設立中證商品指數公司,整合期貨業指數業務資源,統一編制發佈商品指數,有利於高質量增加我國的指數產品供給,服務資本市場產品體系建設和資產管理。

大宗商品價格走勢趨於分化

進入5月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連續多次點名“大宗商品”,打擊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行為。針對近期大宗商品價格波動較大,部分交易所也多次發佈市場風險提示公告。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日前表示,證監會高度關注農產品、能源、礦產等關係國計民生期貨品種的市場運行。不斷強化市場風險監測和應對機制,有效防範市場風險和抑制過度投機。堅決查處期貨市場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市場正常交易秩序。主動加強與宏觀經濟管理部門的溝通和協作,積極配合宏觀經濟管理部門做好大宗商品的宏觀調控工作。

專家認為,在政府部門多次明確將加強對商品市場運行的監管後,多個大宗商品價格已應聲回落,最新走勢趨於分化。

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指出,隨着三季度前後全球需求趨緩,大宗商品漲價動能或減弱。

“在海外央行大放水,國際市場預期經濟復甦等背景下,大宗商品價格或將保持温和上漲態勢。”田利輝認為,面對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我國政府多措並舉保供穩價,有能力熨平商品價格的大幅波動。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預測,今年年底大宗商品價格或將迎來拐點。目前全球疫情逐步好轉,供需兩端都不支持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最終會回到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