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數據基礎設施,證券行業跑贏時代的新引擎

由 都超英 發佈於 財經

人們往往高估一件事情的短期影響,而忽視了它所帶來的長期影響。去年疫情爆發,短期內對經濟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影響到包括證券等多個行業的日常業務;但另一方面,也直接驅動着業務數字化、線上化的步伐,證券等行業數字化轉型明顯提速。

根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年內新增投資者數量達1083.99萬户,同比增長35.65%,投資者總數達到1.89億户,較去年同期增長12.44%;此外,A股上半年從IPO數量、募資額度、交易數量均同比大幅增長。進入後疫情時代,證券行業又迎來了一個黃金時代。

但另一方面,隨着5G、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數字化興起,證券行業又面臨着交易量激增、用户體驗、數據安全等多重挑戰。對於證券行業而言,如何構建起面向未來的數據基礎設施,為包括核心交易平台在內的業務系統提供有力支撐,就成為其數字化轉型中的重要抓手。

後疫情時代,證券行業轉型加速

科技賦能是金融行業近年來的核心議題。

從2018年以來,《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信息技術管理辦法》、《金融科技( 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 年)》、《關於推進證券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研究報告》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都強調推動證券行業數字化轉型,以科技賦能業務發展,實現金融科技與業務發展相互促進、良性循環。

一直以來,同質化是證券行業繞不開的話題;如今,數字化轉型給予了證券行業業務無限可能。數字化轉型帶來的不僅僅是自身能力的變革,更是對證券風控體系有效性和系統性的重塑,以及幫助證券行業拓展服務能力的廣度和深度,讓證券服務體系的適應性和普惠性大幅提升。東方證券系統運行部架構師黃大蔚就直言,像東方證券這樣的中大型券商,科技賦能產品、營銷、服務等帶來差異化能力,對於未來發展極為關鍵。

但亦不能忽視的是,與銀行相比,證券行業在數字化的總體規劃、系統建設、研發投入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例如,缺乏對數字化轉型的頂層設計以及理解認知,往往對於數據治理缺乏認識,導致數據價值無法得到充分挖掘;又如,證券業數字化人才和投入不足也是挑戰,根據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證券行業整體技術投入預計達257.80億元,同比預增18.97%,佔當年金融機構技術投入總額的13%,相比銀行業差距不小。

不過,隨着數字化轉型的不斷深入,證券行業也在努力改變這種局面。去年7月,證監會下發《關於修改<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的決定》修訂券商分類評級指標,將“信息系統建設投入”改為“信息技術投入金額位於行業平均數以上,還取消了規模指標,將進一步激勵各種類型券商在數字化領域的投入,也為各類券商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產品、技術、解決方案和方向提供了有效保障。

核心交易系統,業務轉型的關鍵

不可否認,當前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對於證券行業用户體驗、效率提升、成本降低、風險控制等方面大有裨益。像通過通過移動互聯網、人臉識別、OCR、智能客服等手段做到客户、業務、產品、服務、運營線上化,降低運營成本;而大數據和AI等技術則有助於建立客户分層服務體系,實現營銷效率提升和風險控制。

但證券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仍然是核心交易系統,用户量激增、接入手段日趨豐富、業務不確定增強,對於核心交易系統的可靠性、性能、彈性考驗巨大。華為數據存儲與機器視覺中國區總裁康曉宇認為,金融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需要新核心、新數據、新渠道和新服務,其中新核心系統需要承載更高的業務併發,將是證券行業用户未來的強大科技引擎。

黃大蔚認為,投資者數量激增,以及業務走向數字化和線上化,對於核心交易系統的底層基礎設施提出了極高要求,具體體現在四個方面:

首先是核心交易系統對於高可用性的苛刻要求,券商業務波峯、波谷變化巨大,交易高峯時段每秒可能達到上億成交量,對於存儲等數據基礎設施的可用性、數據一致性要求極高。“用户數量激增,交易系統也不能挺。”

其次,股市中不確定性因素太多,很容易造成市場波動,每天的不同交易時段可能出現核心交易量相差數十倍的情況。數據基礎設施需要在突發壓力變化情況下,來高效、靈活地滿足核心交易系統的性能需求。

第三,證券行業用户沒有龐大的數據中心資源和運維人才,數據中心成本要做到儘可能節省,數據基礎設施需要在儘可能小的空間中節省用電、空間等成本。

最後則是交易時延需要儘可能低,交易是券商最為核心的業務,交易時延直接關係到用户體驗和用户留存,如今證券行業交易應用程序都在追求毫秒以下的時延,以期帶給用户極致、優秀的交易體驗。

事實上,當前的券商核心業務系統不僅要求“更穩更快”,還需要更加靈活、可用和低成本,這也是以全閃存為代表的新一代金融數據基礎設施,近年來日漸受到證券行業用户青睞的核心原因。

數據基礎設施,轉型的新引擎

如今,面對激增的海量投資者和交易頻次,業務穩定和永續已成為證券行業最根本的要求,更穩定、性能更高、時延更低、更節省空間的全閃存已經成為證券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數據基礎設施基石,為業務穩定、良好服務體驗起到關鍵支撐作用。

IDC《全閃存數據中心白皮書》認為,未來數據基礎設施建設五大核心點:安全可靠、降本增效、數據創新、實時敏捷和智能管理,全閃存具有高密度、高可靠和低延遲的特點,單位能耗帶來更高的性能和容量,可以幫助企業實現最大化的數據創新,將會是未來數據中心發展的重要趨勢。

事實上,相比於過去基於磁盤的傳統存儲陣列,如今的全閃存的確是脱胎換骨、有着革命性的改變。以性能為例,過去要想實現百萬級IOPS,券商用户往往只能購買昂貴的高端存儲,而如今的全閃存陣列,輕輕鬆鬆就能實現百萬級IOPS,像華為OceanStor Dorado V6更是能夠提供高達2000萬IOPS和0.05ms時延,在性能、時延上完美匹配證券行業需求。

目前來看,證券行業正在加速投入全閃存等數據基礎設施的建設,並且中國存儲廠商在產品、技術、解決方案取得長足進步,在證券行業逐漸嶄露頭角。在黃大蔚看來,在新數據中心採用全閃存等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是趨勢,但也存在着不小挑戰,主要是因為:

其一、證券行業交易對於可用性要求極高,並且對技術採用較為保守,因此對於全閃存硬件架構與設計極為看重,看重其帶來極高的可靠性、可用性、高性能和低時延。

其二、券商IT建設歷史時間較長,普遍存在較多各種品牌設備,如何將數據平滑遷移到新環境中就成為一大挑戰,券商行業的應用對於停機時間要求苛刻,對於數據一致性要求非常高。“華為的遷移零終端技術的確極大簡化了異構存儲的數據遷移,大幅提升了數據移動能力。”黃大蔚如是説。

其三、未來數據中心設備數量愈發增多,存儲作為數據基礎設施的核心,其管理和運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未來存儲的智能運維能力也是關鍵。

總體來看,證券行業的確在開啓一個數字化新時代。隨着證券行業重視和加大對於數字化建設,以全閃存為代表的數據基礎設施將成為證券行業的新引擎,不斷賦予證券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新動能,讓證券行業用户在數字化浪潮中跑的又快又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