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談判所得實惠應增益民眾福利

12月17日,有媒體報道説,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准入談判在完成3天(14日—16日)的日程後已經結束。按照國家醫保局於今年9月公佈的《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通過形式審查的申報藥品名單》,這次醫保談判涉及到癌症、精神疾病、眼病、兒科等藥品品種,共751個品種,很多創新藥也納入了此次談判。

醫保談判,涉及民眾切身利益,自然引來萬眾矚目。醫保談判結果未出,一些上市的入圍藥品生產廠家的股價已然上揚,創出新高,這雖是對藥廠產品入圍醫保談判的正向激勵,但又何嘗不是壓力呢。自從2015年開始舉行醫保談判以來,至此次第5次談判,每次醫保談判都大幅降低了藥品價格,由此拉低了醫藥市場整體價格,為擴大醫保覆蓋騰挪出擴張空間。從幾次醫保談判的結果看,最終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藥品,平均降價幅度在40%以上,最高達到70%以上,甚至更多。

在現代國家,國民醫療保障的覆蓋率及其保障水平,已經成為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核心問題之一,當然也是國家治理的最緊要問題之一。這其中最難以平衡和解決的問題,就是藥品價格問題。藥價低,新藥開發的動力就不足,醫療保障水平就將阻塞在這個瓶頸之處;藥價高,醫保不足以支付民眾用藥,醫保水平也同樣不足以保障民眾用藥。問題更在於,由於新藥研製涉及越來越高端的科技,不僅週期長,投入費用巨大,而且成功率也有限,因此,一旦新藥開發成功,在其必要的專利保護期內,將形成新藥的市場壟斷局面,進而導致新藥定價高企。顯然,如果強迫藥廠降價,那麼藥廠將喪失開發研製新藥的動力。

在國外,醫療保險公司是限制藥廠定價權擴張的最重要力量。從某種程度上講,正是保險公司決定了藥品的市場覆蓋率。而保險公司對付藥廠的殺手鐧就是醫保目錄。如果藥品太貴,列入醫保目錄有可能導致保險公司虧損甚至倒閉,那麼,保險公司就不會將藥品納入目錄。在一些國家,醫保投入的(部分)款項來自國家財政,因此,政府也在促使藥價向市場均衡價格靠攏上發揮重要作用。

在中國,整個國家層面的醫保制度的完善還有太多的工作要做、太遠的路要走。改變藥廠靠“公關”醫院乃至科室、大夫來確定藥品價格的做法,體制性的解決辦法就是利用國家運行醫保制度的長處,把控住藥品目錄,與藥廠談判,擠出藥價水分,壓縮虛高空間,使藥廠的利潤保持在不影響新藥開發研製和出品的一定水平上,既不使藥廠失去動力,同時也為民眾爭得福利。在擠水分壓價格方面,已進行的5次醫保談判還只是開始。

(光明網評論員)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81 字。

轉載請註明: 醫保談判所得實惠應增益民眾福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