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川川
編輯/大風
這或許是汽車行業最“大手筆”的激勵。
近日,長城汽車股東大會決議通過第二期股權激勵計劃。公告顯示,此次股權激勵覆蓋近9000名激勵對象,授予數量共計44028.5萬股,授予價值超224億元,覆蓋了50%的核心員工。
毋庸置疑,在國際形勢、商業模式不斷交雜疊加的當下,為了能夠更好地把握住核心人才,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考慮拿出“殺手鐧”——員工股權激勵。
在互聯網、科技行業,股權激勵早就存在,騰訊、京東、小米、美團都曾相應發佈計劃來回饋員工,但在汽車行業,這樣的“大手筆”少有。
史上最大規模股權激勵背後,其實是長城汽車對於未來價值創造的激勵。
在世界汽車產業中,長城汽車一直是較為亮眼的存在,從2016年開始,長城汽車已連續五年實現年度銷量百萬,技術浪潮之下,長城汽車更是篤定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轉型之路,加大全球化研發人才投入及股權激勵措施。
在長城汽車2025戰略中,董事長魏建軍曾稱將持續地進行股權激勵,推動員工向“合夥人”轉變,創新人才機制。
不論是連續兩年“硬核”股權激勵,還是近期所披露的未來三年銷量目標,都可以看出,長城汽車對於未來轉型之路的信心與期待。
“硬核”籌碼:從“打工人”到“合夥人”解讀長城汽車的激勵動作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此次股權激勵的力度。
2021年股權激勵計劃共授予人數合計8878人。其中:授予限制性股票共586人,授予股票期權共8784人。授予數量共計44028.5萬股,根據股東大會通過後7月22日A股收盤價51元每股計算,授予價值超224億元。
相應的,在考核目標方面,此次激勵計劃的行權考核年度為2021-2023年3個會計年度,銷量考核目標分別為149萬輛、190萬輛、280萬輛,淨利潤考核目標分別為68億元、82億元、115億元。
從長城汽車近年來的表現看,達成上述考評標準並不難。據國信證券預測,長城汽車2021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8.52億元,同比增長65.07%。
在長城汽車的後續規劃中,這種廣覆蓋的股權激勵模式將持續滾動實施,未來將覆蓋到100%的價值員工,實現由“打工者”向“合夥人”轉變,吸引更多跨領域、跨文化、跨國界的人才。
股權激勵獲得董事會通過後,次日長城汽車A股漲幅超7%,收於54.95元的高位。在傳統的概念中,汽車股中能夠對股票及市值形成較大影響的多為戰略發佈,以及與智能化和新能源等與高精尖科技相關的信息披露,而此番激勵計劃對於股價的影響,一方面源於長城汽車自2020年以來,持續構建的資本影響力,而另外一方面也體現,人才是保持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一環。
其實,這並不是長城汽車第一次拋出“硬核籌碼”,早在2020年,長城汽車就曾發佈過股權激勵方案,授予人數合計2517人。授予數量共計16887.85萬股。其中授予限制性股票共6268.46萬股,授予股票期權共10619.39萬股。
值得關注的是,兩次激勵計劃中,除了高管、長城汽車更多針對的是公司的價值員工、技術精英,可以看出,長城汽車在人才戰略上的加碼。
開啓人才儲備“長跑”不斷加碼人才戰略、科技佈局的背後,長城汽車的邏輯是怎樣的?
從行業來看,隨着5G、AI的發展,汽車與能源、交通、通信等領域加速融合,汽車產品形態、交通出行模式、能源消費結構均在發生着變革。
不同於前幾年新舊造車勢力爭奪市場,近段時間以來,不少互聯網公司開始進入造車領域。人才的爭奪態勢更加猛烈,部分互聯網公司已經不只是“挖”單個人,而是從整個團隊或者部門下手,來快速組建團隊。
同時,造車新勢力們一上線就改變了傳統的薪酬體制,利用股權激勵建立員工與企業間的利益共同體,更多普通員工開始接觸到這種原本被列為“高層限定”的激勵制度。
隨着汽車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人才價值及其影響力被無限放大,自動駕駛、智能網聯等軟件人才成為“香餑餑”。
人才戰略,成為汽車產業錨定下一個10年的制勝法寶。對於浪潮中的車企來説,變革已是必然,人才以及核心技術成為鞏固護城河的關鍵。
近幾年,長城汽車就開始進行戰略和組織架構的調整。一方面在業務上做減法,剝離零部件業務,成立獨立的零部件公司並謀求獨立上市;另一方面,在人事工作上進一步權力下放和市場化,同時不斷加快全球化戰略佈局。
在長城汽車2025戰略發佈會上,董事長魏建軍表示,過去三年,我們重構了公司的組織、機制、流程和企業生態,形成了“強後台、大中台、小前台”的3.0版本的組織架構。
通過大量前沿的預研投入,使長城汽車保持領先,以強大的技術實力打造強後台。後台在廣義上不僅僅是技術,還包括機制質量、人力資源政策、戰略佈局、資本運作等內容。
大中台在小前台的作戰中,隨時給予補給和支援。以面向用户的小前台為核心,形成“一車一品牌一公司”的組織形態。 每一個關鍵步驟上,都需要人才、技術、制度、大局觀作為支撐。因此,面對潛在的市場空間,長城汽車也跨出了這樣的關鍵一步。
長城汽車的科技內核持續的股權激勵、人才技術上的加碼、長遠的戰略部署,都可以清晰地看出長城汽車的“野心”:不止步於汽車企業,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轉型。
近幾年,長城汽車營收表現亮眼。今年上半年營收財報顯示,長城汽車今年上半年總營收超600億,同比增長72.36%,淨利潤35.29億元,同比勁增207.87%。
銷售方面,上半年長城汽車累計銷量達61.43萬輛,同比增長53.68%,海外累計銷量6.15萬輛,同比猛增133.24%
在缺芯潮來襲、汽車原材料漲價的當下,長城汽車交出的成績單,顯示了企業本身強勢的實力。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也公開表示:“中國汽車品牌,要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超越,只有在這三至五年的時間裏,快速放大優勢,才有可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這個新賽道上領跑。而且,中國汽車品牌的機會,只有一次。”
去年,總投資超過200億元的“檸檬”、“坦克”、“咖啡智能”三大技術品牌正式發佈,長城汽車也向外界傳遞了未來發展的三個關鍵詞:自研、智能化、全球化。
想快速放大優勢、持續領跑,長城汽車還在加速從汽車製造型企業向科技型企業進階。
為達成科技型公司這一目標,在下一個五年中,長城汽車將累計研發投入1000億元,用於科技轉型,更快幫助長城汽車在硬件的產品和軟件的智能網聯上取得進步。
據介紹,長城汽車將對純電動、氫能、混動三大領域進行持續飽和式精準投入,2025年之前預計推出50餘款新能源車型。
同時,針對智能化發展,長城汽車將基於智能互聯拓展IOT生態,實現以車為原點,打通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萬物終端,構建強大的長城汽車智慧網。具體到產品智能網聯上,長城汽車計劃到2021年實現全車冗餘的L3級能力自動駕駛, 2022年實現複合場景達到L4級能力的智能駕駛。
目前長城汽車已經在全球建立了包括智能駕駛、智能網聯、新能源及造型等八個研發中心和技術孵化實驗室。
着眼未來的戰略規劃、組織搭建、高額的人才投入與技術研發,長城汽車的下一個五年,值得長遠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