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升息面臨什麼新門檻? 或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美聯儲週三實際上確定了一個由三部分組成的測試,在提高利率之前必須通過該測試:經濟必須處於“就業最大化”狀態;通脹率必須“升至2%”,並且必須“有望在一段時間內適度超過2%”。

  美聯儲上週三發佈的最新預測表明,經濟要達到上述任何一個門檻可能都需要數年,更不用説全部達到了。大多數決策者認為,通脹率到2023年將僅會達到2%,而失業率仍將高於危機前的水平。

  即便如此,關於這些門檻在實踐中將意味着什麼的疑問已經湧現。

  低失業率,但還有很多其他指標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經濟距離達到這一測試水平“還很遙遠”,他“樂意”讓失業率從目前的8.4%回到危機前的3.5%,甚至更低。

  不過,他説“沒有神奇的數字”來定義就業最大化,他接着列舉了一些美聯儲希望看到達標的其他指標,包括高就業參與率和薪資增長。

  巴克萊分析師寫道,無法精準地衡量就業最大化,“使得充分就業的門檻基本上毫無意義。美聯儲上月調整操作框架時才開始強調就業最大化這個目標。”這就意味着,在實踐中,“美聯儲將依靠通脹壓力來表明何時實現了就業最大化。”

  堅持實現通脹目標

  關於實現通脹率升至2%的目標,鮑威爾週三稱,通脹率達到2%的狀態持續一個月,然後便回落,這是不夠的。

  那2%的通脹率要持續多少個月才算夠呢?他沒有説,也沒有説如何首先讓通脹率達到2%。

  “這個方向是非常合理的,”前美聯儲理事克羅茲納説道。“但我擔心的是,他們認為這將對市場預期產生重大影響,而且在某種意義上這可能會取代其他行動,”比如購買更多債券以壓低長期借貸成本。

  ‘有望在一段時間內適度超過2%’

  在三個主要檢視標準中,這一項的條件最多。鮑威爾提供了一些釐清,説美聯儲想要的是通脹率“比2%高出不太多”,而且“不是永久性,不是長時間持續。”

  多年來,美國通脹率頂多只有短暫升至2%上方,不只是美國經濟疲弱時如此,即使疫情危機爆發前,美國失業率降至數十年低點時也是一樣。全球化、貿易以及科技進步,推低了全球各地物價;美國與其他國家的人口老齡化,拖累增長與需求,同樣使得通脹遲滯。這些因素並未消散。

  判斷通脹率是否“有望”滿足“適度”以及“一段時間”這兩項要求,基本上可能是一種很主觀的認定。

  不過,野村首席美國分析師Lewis Alexander表示,如果美聯儲設法滿足了前兩道門檻--就業最大化與2%通脹率,“在短期利率基本仍處於近零下限的情況下,滿足第三個條件似乎是可能的。”

  政策空間多大?

  新指引是美聯儲關於利率的“承諾”--他們在達到目標前不會升息。

  “他們基本上忽略了所有進展,直到達到通脹高於2%的神奇節點,”俄勒岡大學經濟學教授Tim Duy稱。

  但如果經濟復甦繼續強於預期呢?迄今經濟復甦步伐快於美聯儲很多人的預期。

  “至少近期他們已經把自己鎖定在一個路徑之中,很難從低利率回頭,”Duy稱。但他説,美聯儲並未就維持資產購買計劃做出類似承諾,如果金融市場或經濟似乎升温過快,就可能削減購買規模。

  其他人有不同的看法。“儘管前瞻性指引不適用於量化寬鬆措施,我們也應當預計資產購買計劃至少將持續,直至最大化就業和2%的通脹臨近實現,”MacKay Shields分析師Steven Friedman寫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87 字。

轉載請註明: 美聯儲升息面臨什麼新門檻? 或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