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數字化“分水嶺”中小銀行準備好了嗎?

當前,國內中小銀行數量達到4000多家,它們長期紮根基層,對服務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微企業作出了重要貢獻,是銀行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冠疫情之下,中小銀行面臨的經營環境日益嚴峻。統計上市銀行一季報可知,21家A股上市中小銀行中,4家城商行、1家農商行今年一季度淨利同比增速為個位數,另有1家農商行出現淨利下滑。另據銀保監會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城商行實現淨利潤766億元,較2019年一季度的775億元下降1.16%。同時,中小銀行客户基礎較為薄弱、資本補充難度較大、負債成本偏高等問題也因疫情凸顯。

5月4日,國務院金融委召開第二十八次會議。針對中小銀行改革發展,會議明確指出,必須把改革和發展有機結合起來,立足服務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在充實資本的同時,解決好中小銀行在業務定位、公司治理、信貸成本等方面的突出問題,推動治理結構與業務發展良性循環。

高層發聲的同時,許多業內人士也對中小銀行轉型發展獻計獻策。其中借勢金融科技、實現標準化和差異化並行的服務理念已成行業對於中小銀行未來發展的前瞻性共識。

南京銀行總行網絡金融部總經理陳瞰在參與中國電子銀行網咖聊線上論壇時指出,疫情對於銀行業來講可能是一個分水嶺,對於中小銀行來講更是一場大考驗。在這次疫情中,從前線上業務沒有覆蓋到的人羣如中老年客户有很大一部分轉化成為新的線上客户,這一類客户既是中小銀行市場基本盤的重要構成,又有一部分是銀行中高端客户,當他們的“陣地”遷移後,有較強線上獲客能力、服務能力的機構將更多地接手這一部分優質客户。因此大行可以更多地滲透到中小銀行賴以生存的基層市場,對中小銀行形成降維打擊。同時中小銀行數字化基礎薄弱,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業務轉型困難也加劇了經營上的壓力。

但業內普遍認同中小銀行在基層市場的幾大優勢:一是與地方政府黏性更高,與地方企業合作基礎好;二是決策鏈條短,業務靈活;三是深耕本土的品牌形象,親緣、地緣優勢大;四是營銷渠道廣泛,客户基礎大、從業人員多。把握好以上幾點優勢,開放合作實現資源互補,中小銀行也能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數字化轉型之路。

德勤在5月發佈的《砥礪前行,智啓新章:2019-2020中國銀行業發展回顧與展望》報告中,對銀行數字化轉型提出了三點建議:1.決策者應當以戰略眼光佈局數字化轉型;2.銀行應始終秉持“數據安全是紅線”的理念;3.銀行應當統一全行對數字化轉型的認知。陳瞰也在線上論壇提到中小銀行數字化轉型的三個要點:首先要有頂層設計,把全行相關業務條線擰成一股合力;其次要重視投入,所有的數字化基礎建設對城商行和農商行一類的中小銀行來講都是非常大的投入,因此在執行層面要堅定投入的決心,明確投入的方向,並且要把對客户的理解、對業務的理解與科技相結合,使其高效地助力金融業務本身的發展。

盤點銀行年報可知,21家A股上市城商行、農商行2019年財報中絕大部分出現了“金融科技”一詞,其中北京銀行、上海銀行、長沙銀行、常熟銀行4家銀行披露了具體金融科技資金投入情況。四家銀行該項資金投入規模分別為18億元、14.33億元、4.69億元和2.2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常熟銀行金融科技投入在營收中佔比高達3.41%,其他三家銀行佔比也均超過2%。可見越來越多的中小銀行已開始重視科技實力的建設,從而適應市場的變化,打造獨具特色的核心競爭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71 字。

轉載請註明: 面對數字化“分水嶺”中小銀行準備好了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