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美國總統一直喊話在華美企,要求他們將生產線遷回美國,振興美國製造業。如今因受新冠疫情衝擊,美國已有數千萬人失業,也更加希望海外美企能遷回,為美國創造更多就業崗位。甚至,白宮還表示願意承擔美資企業回遷費用。不過,美國總統怕是要失望了。美媒最新調查數據顯示,絕大多數美企都不願意撤離我國市場。
在美企看來,不僅僅是我國市場體量大,銷售份額佔比高,今年我國對新冠疫情的防控治理的有效舉措,更是給了他們在華投資的巨大信心。
因為同樣是世界大國,我國人口還是美國4倍,但新冠爆發後,在沒有任何經驗借鑑的情況下,我國僅用2個月就基本打贏了這場抗疫戰爭。而美國在人口基數少,醫療水平更高的情況下,不但沒穩住疫情,反而還出現了崩潰跡象。
如今,美國所謂的經濟重啓不僅讓疫情反彈更為嚴重,還鬧出“黑人之死”惡行帶來了更大的社會動盪,而企業投資需要穩定的社會環境,需要增長的消費市場,歐盟對疫後世界經濟的預測表明,今年我國GDP仍然看漲,而美國將大幅下滑9%。兩相比較,美國企業自然不會願意回遷本土,去做虧本買賣。
另外,美國企業不但不願回遷,最近,還有多家舉足輕重的美資企業加大了對我國的投資,其中就包括著名電動汽車廠商特斯拉。據稱,該公司位於上海的特斯拉“超級工廠”正在擴建中。與特斯拉做法相似,福特不僅宣佈與比亞迪達成供貨協議,而且到2021年,還將在我國推出30款新型汽車。通用同樣也在近日宣佈,將與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繼續進行“非常緊密”合作。
近年來,讓美國企業從我國回遷本土,所謂的“讓美國再次偉大”計劃,一直是美國總統經濟政策之一。但自上台以來,這項政策可以説是毫無成效——否則也不會在抗疫關鍵時刻連口罩的產能都堪憂。
另外,白宮提出“回遷費用華盛頓買單”也不稀奇,因為美企回遷可達到2大目的:一是重振美國經濟;二是讓美國擺脱對我國製造業的依賴。因為疫情,美國總統上任後創造的就業率和股市指數受到重創,如果疫情結束後這些問題仍得不到解決,不僅經濟受打擊,美國總統連任也會有影響。
但美企們也不傻,與美國相比,我國消費市場全球最大,勞動力多且用工成本低,更重要的是我國地大物博,很多零件的原材料可以就地取材,非常充足。美企如果回遷,產能肯定受影響,如果因為產能減少而失去了原有的市場份額,這個損失對於企業來説是非常大的,很有可能從此由盛轉衰。
國際上,汽車產業一直是外資考量一國投資環境的“晴雨表”,從美國車企的整體表現來看,顯然他們都更看好我國市場,因此美國總統想讓他們回遷恐怕只會是一廂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