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專訪張燕生:中國出口旺季起碼持續到明年五六月份

由 務高林 發佈於 財經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謝江珊

全球供應鏈中斷、能源短缺、缺工缺芯等問題,正在影響全球的產出和貿易。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2021年繼續有效控制住疫情,以強大的實力有力推動了世界的經濟復甦。在此過程中,中國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

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82313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5.2%。其中外貿進出口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前三季度,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9.5%,拉動GDP增長1.9個百分點。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出口的旺盛,是因為中國和世界出現一個反差:世界主要國家的經濟刺激力度大,國內需求恢復得快,但供給受物流運輸、缺工缺芯、成本上升制約,恢復得較慢;中國需求相對疲軟,但供給恢復很強勁。“外需恢復帶動中國出口增長,在這種情況下出口形勢非常棒”。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

展望2021年全年經濟表現,張燕生認為,只要政府措施比較得當,精準施策和綜合施策,四季度的經濟表現將好於三季度,有望實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的2021年中國GDP增長8%。

有條件實現全年GDP增長8%

時代週報:中國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9.8%。如何評價這一成績?

張燕生:9.8%的GDP增速實際上不低,但大家更關注的是三季度同比增長4.9%,跌破了5%,出乎絕大部分經濟學家的預測。

首先,這應該是預料之中的。中國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實施經濟受刺激舉措力度最小的主要國家之一,這意味着更多依靠經濟的內生動力。但疫情反覆,對經濟增長的衝擊也會出現反覆。而且,今年前三個季度全球供應鏈中斷、能源危機、缺工缺芯等問題,加上極端天氣等的衝擊,複雜的國際、國內因素疊加,承受經濟下沉壓力是在意料之中的。

今年中國的GDP目標是增長6%以上,這也是預期到了經濟可能會有下沉壓力。

其次,預料之外的因素,是消費和投資比較疲軟。疫情對生活性服務業、小商小販以及製造業投資的衝擊,我個人認為有關部門預估不足,導致存在一定的矛盾。

時代週報:需求疲軟的原因何在,存在什麼矛盾?

張燕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打擊,經濟刺激力度不夠,需求就會比較疲軟;另外,新冠疫情對生活性服務業、小商小販等影響較大。這就在國內的經濟和社會層面都出現了一定的矛盾。一方面是人民至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根本目的;但另一方面,在疫情防控零容忍政策影響下,小商小販等羣體也需要保持開業不中斷,以養家餬口。從這個角度來講,政府應該在財税、信貸、社會救助等方面政策上給小商小販及中小微企業以有力支持。

另一個矛盾是煤電。全球能源危機,石油、天然氣、煤炭價格大幅上升,但同時一些地方政府出於實現”雙控“ ”雙碳“的目標,限制煤炭等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發展。事實上,國內煤炭的生產能力和發電能力都是足夠的,卻沒有足夠的煤炭和電力產出。不是能力不夠,是意願不足。“雙碳”目標( 碳達峯、碳中和目標)下,一些人盲目認為煤不是好東西,但現階段中國離得開煤電嗎?離不開的,目前中國70%的電力都來自於煤電。

當然不僅僅中國,全世界都面臨這個問題,不然不會出現全球能源危機。談全球氣候變化、碳中和的時候,就覺得煤甚至化石燃料都不是好東西。問題是人類從傳統能源結構到新能源結構變革是一個過程,如遭遇全球極端氣候,嚴寒到來,天然氣的需求就會大幅上升,導致價格呈扶搖上漲的態勢。

在“雙碳”的問題上,一些地方也出現不太尊重常識規律和邏輯的情況,採取簡單關停並轉措施,導致再次出現用電荒的問題。一些東部沿海地區認為,既然用電荒了,就需要有序用電,對高耗能行業不加區分的、一刀切的限電拉閘。

中國現代化建設不再需要高耗能產業的發展了嗎,不再需要一些重要化工原料等上游產業的發展了嗎?肯定是離不開的。那為什麼要不加區別的限電拉閘?要知道,很多高耗能企業經過長期努力,其能耗、電耗和排放指標都是下降的,利税貢獻和效益貢獻都是上升的。

時代週報:IMF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預測,2021年中國GDP增長8%,比上一次的預測下調了0.1個百分點。能否展望一下中國四季度的經濟前景,以及2021年全年經濟發展增速?

張燕生:大部分經濟學家都預測四季度比三季度差,我則認為有可能好於三季度。

中國體制有一個優點,企業產能充足,而政府在影響企業生產意願方面的能力很強。煤炭、發電等問題,一旦政府部門動真格了,恢復是比較快的。

消費和投資的疲軟問題,則需要精準施策和綜合施策。而且8月份消費增速開始轉正,消費和投資前三季度兩年平均增長3.9%、3.8%,是向好的。只要政府措施比較得當,四季度的恢復還是有條件的。

IMF在10月預測2021年中國GDP增長8%,如果四季度能好一點,還是有條件實現的。

不擔心出口

時代週報:三季度數據不理想,是因為需求疲軟、投資不足,為何出口成績較好?

張燕生:中國出口的旺盛,是因為中國和世界出現一個反差:世界主要國家的經濟刺激力度大,國內需求恢復得快,但供給受物流運輸、缺工缺芯、成本上升制約恢復得較慢;中國需求相對疲軟,但供給恢復很強勁。外需恢復帶動中國出口增長,在這種情況下出口形勢非常棒。

全球目前出現三個問題,其一是供應鏈中斷。全球綜合物流秩序紊亂,從缺貨、缺箱再到缺運,新冠肺炎疫情造成港口、運輸、倉儲的秩序混亂。集裝箱在港口壓港,重箱出,空箱回,甚至很多空箱回不來,重箱在港口上卸不下來,導致節點港口物流供應鏈中斷。

其二是能源危機。這反映出前幾年全球對石油、天然氣的投資嚴重不足。因此,當國際需求快速恢復的時候,能源供給跟不上。加上極端天氣、地緣政治、碳中和等綜合因素疊加,導致了全球天然氣、石油及大宗商品價格飆升。

其三是缺工缺芯。缺少勞動力把集裝箱在港口卸下來,同時也沒有卡車司機。缺汽車芯片,因為生產傳統能源汽車芯片的大多是發達國家,所以現在晶圓、關鍵零部件供應鏈中斷和能源危機影響的都是發達國家。芯片生產不出來,汽車就沒有辦法生產。新能源汽車的芯片處於產業鏈價值鏈重構階段,但新能源汽車產量今年預計300萬輛,很有限。

時代週報:全球面臨的這三大問題是否會影響中國四季度出口形勢?將對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什麼影響?

張燕生:預計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以前,對我國出口都不會有太大影響。為什麼?首先全球經濟恢復性增長的態勢不會改變。同樣的經濟環境中,中國的港口、物流、倉儲以及產業鏈、供應鏈基本上都恢復正常了。中國受到的影響主要是對疫情的零容忍模式、大宗商品價格上升以及煤電矛盾帶來的不可預見性衝擊,雖然可能會對物流、倉儲、運輸產生一些負面影響,但跟美國、歐洲相比情況較好。只要全球有訂單,但其他地方的產能無法跟上,中國的出口就會恢復增長。即使成本上升影響盈利水平,但只要價格在固定成本之上,企業仍會接單生產出口。

全球供應鏈中斷和能源危機的問題,都不是短期能解決的,我認為還需要時間。比如壓港問題,10萬標箱貨壓在港口,疏港、倉儲、貨運等很難一下子解決。美國總統拜登在G20期間主持召開全球韌性供應鏈峯會,也是想呼籲各國助力解決全球供應鏈中斷難題。

對出口我不是特別擔心,全球的供給恢復需要一段時間,比如明年五六月份,那中國的出口旺盛起碼能持續到明年五六月份。

最重要的是保持戰略定力

時代週報:怎麼看待2021年的中國經濟?能否再次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

張燕生:還不能這麼説。美國的體量比中國大,如果其GDP保持在6%至7%的增速,中國增速保持在8%,那麼中國GDP相當於美國的74%,因此難言中國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這和2009年不同,當時中國GDP佔世界比重約8.5%,但當年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約50%。

今年中國經濟最重要的是保持戰略定力,不能像2009年那樣大水漫灌,因此宏觀槓桿率是穩中有降而不是快速上升。

美國的貢獻最大是應該的,畢竟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而且刺激力度最大。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2020年和2021年初簽署了3.1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拜登上台以後也很快出台了1.9萬億美元的經濟紓困計劃,參院通過了1萬億美元的基建投資計劃,後續還有巨量經濟支出計劃。美國財長耶倫也認為,實施拜登的經濟計劃是保持美國超級大國地位的關鍵。

時代週報:面對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未來,中國經濟應如何更好地發揮穩定器和動力源作用?

張燕生:首先,全球化在收縮,中國仍繼續推動全球化前行。但與過去不同,新型全球化前行,一方面是通過微觀、民間和合作加以推動的,另一方面,是通過區域貿易協議,如RCEP加以推動的。

第二,貿易投資在減速,中國仍然在積極推動新的貿易投資。但與過去不同,新型貿易投資前行更多是通過數字貿易、綠色貿易、服務貿易、普惠貿易、離岸貿易等方式加以推動。

第三,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格局重構,中國繼續推動新的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的合作前行。一方面,基於全球化、IT革命和全球合作的國際大三角分工格局正在發生調整,另一方面,全球經濟重心東移、東亞生產網絡轉型和智能綠色供應鏈合作,正在改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結構。

現在的全球化跟以前的全球化是不一樣的,以前的全球化是WTO等多邊經貿體系推動,世界主要發達國家主導,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嵌入跨國公司全球分工格局。在當今世界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國際環境中,WTO等多邊經貿體系陷入困境,主要發達國家轉向貿易保護主義,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開始尋求自立自強。機遇在於數字經濟、綠色經濟、服務經濟、共富經濟、合作經濟正在促進世界走向深層次的相互依賴,而不是相互脱鈎。

現在中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下一步要做國際更高標準規則的合規者,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規則的合作者,國際新規則的探索者,推動開放型世界經濟體系建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