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牛年以來A股市場震盪不休,然而一大熱門板塊逆市表現神勇。這就是近期炙手可熱“碳中和”概念板塊,該板塊自3月1日至3月18日以來漲幅逼近20%,成為逆市上揚的亮麗風景。
究竟“碳中和”概念爆發的原因為何?是否是短期炒作?哪些板塊更受益?基金投資者應該如何佈局?中國基金報記者專訪了博時基金股票投資部總經理助理兼博時絲路主題股票基金經理沙煒、銀華智薈內在價值方建、匯豐晉信研究總監兼低碳先鋒基金經理陸彬、創金合信新能源汽車基金經理曹春林。
這些基金經理均看好“碳中和”概念板塊的中長期投資價值,電動車、新能源、環保、儲能等領域都有大機遇,投資者借道公募基金參與需要注意精選標的。
多因素引發市場追捧
中國基金報記者:目前“碳中和”概念表現神勇,您如何看待這一市場表現,什麼因素引發資金追捧?
沙煒:包括中央、各部委和各省市已有多項政策密集發佈,2021年重點任務之一為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峯行動方案,“碳中和”將是未來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軸之一,將深刻影響眾多產業未來的發展。
方建:“碳中和”是目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最有效的手段。積極實現“2060碳中和”,將會極大改變我國現有社會和經濟體系,包括能源、交通、工業技術和建築等等。有變化,就意味着投資機會。特別是這麼長期的變化,短、中、長資金都無法忽視,都需要積極研究,適當參與其中。
陸彬:市場總是有效地反應基本面變化,“碳中和”戰略地位高,國際共識強,產業影響深遠,所以短期相關概念表現神勇。同時,我們也認為“碳中和”概念將進入去偽存真階段,市場投資者將深度研究和鑑別,真正長期受益“碳中和”同時估值合理或較低的行業和公司將持續表現。
曹春林:“碳中和”是去年下半年開始熱起來的概念名詞,因為全球主要經濟體和主要市場已達成共識,後續可能會以碳關税等懲罰機制來助力全球實現減排任務。市場認為“碳中和”目標是可執行的、可達標的,因而引發市場的廣泛關注。此外,“碳中和”實現的路徑比較清晰,其中與能源體系改革相關的產業如光伏、風電、儲能、電動汽車等領域,已經有較清晰的商業模式和發展趨勢。
“碳中和”相關的主題股票沒有僅停留在概念層面上,比如近期我國提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目前相關行業、個股已經有了實實在在的業績增長作為支撐。對於機構投資者來説,這些能容納較大資金量並帶來持續回報的產業具有巨大的配置價值。
“碳中和”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中國基金報記者:您如何看“碳中和”這個投資主題,是短期“炒作”還是具備中長期投資價值?
沙煒:從兩會相關產業政策來看,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軸將是碳中和和雙循環,我們看好“碳中和”大方向的投資機會,是具備中長期投資價值的。
方建:正如我們之前所説,“2060碳中和”將會極大改變我國現有社會和經濟體系,這中間會催生很多投資機會。因而,這個主題具備中長期投資價值。但哪些是長期受益的細分領域,需要研究和甄別。
陸彬:“碳中和”這個概念不僅僅是短期機會。中期來看,它或將成為今年結構性牛市的主線。同時由於“碳中和”可以拉動從傳統行業到戰略新興產業,從上游資源到下游消費品在內的大量的產業鏈,因此在未來5至10年甚至更長時間,它也有望成為國家政策重點關注、企業重點投資和佈局的,且具有較大成長空間和增長速度的一個長期投資機會。
曹春林:“碳中和”這個投資主線持續時間較長,全球主要國家要實現2050年“碳中和”的目標,中間有30年之久,我們認為“碳中和”對社會和產業影響最大的應該是前15年,這15年將會催生出一系列新的高成長的產業,其中的優質公司有望提供較好的長期回報。
當然,“碳中和”帶來的不都是機遇,也會有重大的挑戰。整體來説我們應該投資那些順應低碳趨勢的產業,並規避低碳轉型對傳統高碳產業所帶來的風險,短期的存量博弈概念不確定性很大。
“碳中和”這個投資主題具備中長期投資價值。因為“碳中和”會是未來幾十年全球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大趨勢,對能源體系的顛覆、社會發展成本的變化、技術的進步等方面影響深刻。它不會只是一句口號,而是會對人類社會產生長期深遠的影響,對社會改變力度之大、涉及面之廣、持續時間之長有可能超預期。
新能源、環保、電動車等領域有機遇
中國基金報記者:“碳中和”概念所涉及板塊眾多,您比較看好哪些板塊,長中短期哪些領域會脱穎而出?
沙煒:我們看好“碳中和”大方向,包括清潔能源、電動車、儲能等直接受益於能源結構優化、未來有望進入顯著擴張期的領域,和環保節能、減排檢測、能源清潔利用、金融服務等配套服務領域,以及供給端有持續收緊壓力的一些傳統高耗能行業中的龍頭企業。
方建:“2060碳中和”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對我們黨治國理政能力的一場大考。如何兼顧經濟發展和碳減排,需要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現有工業領域要推進綠色製造,建築領域要提升節能標準,交通領域要加快形成綠色低碳運輸方式。因而,非化石能源、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低能耗建築、高能耗行業節能和碳捕捉等領域有核心競爭力公司將長期受益。
陸彬:我們目前重點看好兩類投資機會。第一類是改變能源結構的新能源資產,第二類是降低碳排放的順週期資產,這兩類資產的組合有較大概率會讓波動率有所下降。
首先,新能源資產大家可能很容易理解。當前碳排放結構中有接近一半是由傳統能源發電貢獻的,做到“碳中和”離不開能源結構的改變,提升新能源發電的比例和應用範圍。隨着“碳中和”目標的提出,風電、光伏、儲能和電動車等新能源行業有望迎來更廣闊的空間和成長性。
其次,順週期資產或許會有投資者感到疑惑,為何“碳中和”能夠惠及傳統行業。我們認為,一方面傳統順週期行業對於我們衣食住行以及工業生產來説仍是必不可缺的基礎產品;另一方面順週期行業的確是排碳大户,未來可能通過供給側結構優化和節能減碳新技術,提升行業門檻,有利於具備技術優勢和一體化的龍頭企業。同時也有望降低週期行業的“盈利波動性”,從而改變整個行業的基本面趨勢和估值體系。
最後,你可以把它看成第二類的一個分支,包括低碳環保、能源回收、材料回收等方向,也會具有一定的投資機會。
如果把時間拉得更長來看,核電等投資門檻較高、投產週期較長的行業,可能也會出現一定的投資機會。
曹春林: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意味着顛覆性的能源革命、科技革命和經濟轉型,這必然對投資產生重大的影響。目前市場普遍認為“碳中和”影響較大的領域主要有電力、交通、材料、建築、農業、捕碳技術以及自動化數字化領域。
並不是每一個轉型的領域都會有投資價值,對於投資來説需要堅持以下四個標準:一是處於增量市場、未來成長空間巨大的行業和個股;二是增長速度快的行業和個股;三是有清晰的商業模式的行業和個股;四是有較好的競爭格局,有優秀管理能力和進化基因的龍頭企業。
當前更看好新能源汽車、光伏、風能板塊,也會積極關注節能、智能化數字化領域的投資機會。
借道基金參與需仔細篩選 投資邏輯要自洽
中國基金報記者: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説,如果借道公募基金參與“碳中和”概念應該如何篩選,其中有哪些風險點需要注意?
沙煒: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説,還是建議挑選適合自己的基金經理。有的基金經理風格穩健,偏好投資大盤價值股。有的基金經理風格更為激進,偏好投資中小盤的成長股。很多投資者可能沒有了解清楚就跟風了市場上最熱的基金,但其實當前市場最熱的是一些風格激進、重倉某些熱門板塊的產品,如果在行業輪動之後,這些板塊不再受到追捧,這類產品也有可能面臨更大的回撤,而沒有及時止盈的投資者可能就會有虧損了。
建議投資者還是更關注基金經理本身,要有豐富的管理產品的經驗,最好穿越過市場牛熊,有穩定的投資框架和風格。
方建:“碳中和”涉及行業板塊太多,研究清楚哪些公司真正受益,確實比較困難。普通投資者參與其中,借道公募基金是很好思路。“碳中和”這個主題,會持續很多年,選基金完全不用着急一時,有大量時間去偽存真。建議選擇那種風格穩定,前十大持倉符合國家“碳中和”思路,相關公司具備長期核心競爭力的基金。投資之前,要做好研究,最大的風險是不瞭解自己買的基金,追漲殺跌,這樣有本金永久損失的風險。
陸彬:首先可以查閲新聞,找到看好“碳中和”大方向的基金經理,觀察基金經理投資“碳中和”具體的佈局思路,並驗證他的投資邏輯是否自洽。再進一步觀察基金經理過往是否具有新能源、節能減排等“碳中和”相關行業的投研積累,選擇長期業績優秀,專業能力突出的基金經理。另外,名字中帶有“新能源”、“低碳”、“環保”等關鍵字的基金,佈局“碳中和”相關概念的概率較大,通過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可以判斷基金是否佈局於相關行業。
曹春林:“碳中和”對很多產業影響巨大、涉及面很廣,對於一般非專業投資來説擇股難度很大,整體來説選擇相關投資方向的公募基金是一種較好的選擇。
“碳中和”會帶來機遇也會帶來挑戰,我們認為應該長期關注那些業務不斷擴張、業績不斷增長、護城河持續加深的板塊和上市公司,要規避短期的題材博弈;另外“碳中和”在當前屬於高成長概念,不可避免會有較大的短期波動,投資者應該認識到這是一個較長期的投資機會,不要追漲殺跌。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