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西水股份預虧271億去了哪?金主爸爸變入室之狼

由 沈建伏 發佈於 財經

作者 | 武麗娟

編輯 | 吳婷婷

來源 | 獨角金融

業績預虧271億,卻歸咎於子公司?天安財險從昔日保險業“黑馬”到“虧損王”,如今又遭控股股東西水股份(600291.SH)的嫌棄,他們之間的愛恨糾葛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江湖往事?

1

都是天安財險踩雷“犯的錯”?

2月18日,西水股份正式回應了上交所就其重大虧損事項發出的監管函,稱其2020年扣非後淨虧271億,主要歸咎於子公司天安財險“踩雷”。

西水股份表示,預虧的主要原因是本期上半年天安財險對投資資產計提大額減值,以及自2020 年 7月 17日起不再將天安財險納入合併範圍,對天安財險會計核算方法由長期股權投資轉換為金融工具核算所致。

天安財險成立於1995年1月,註冊資本17.64億元,控股股東西水股份持股35.88%。西水股份與旗下三家合夥企業金奧凱達、國亞創豪、恆錦宇盛共計持有天安財險50.87%股權。天安財險從事的保險業務收入佔到西水股份主營業務收入的90%以上。

在保險行業內,天安財險曾憑藉理財險保費收入成為一匹“黑馬”。但理財險也給天安財險帶來了巨大流動性壓力,公司理財保險規模從2013年的0.02億元飆升至2016年的2474.82億元。2016年底總資產3026.97億元,總負債2707.18億元,達到歷史巔峯。

來源:天安財險官網

由於早期理財險產品期限錯配,天安財險2017年起遭遇千億級兑付壓力,近年來其債務問題一直是業界關注的焦點。

2

踩雷28筆新時代信託涉及規模284億

1月25日晚間,西水股份年度預虧87億元,扣非後虧損271億元的公告曾引發市場熱議。

根據公告,2020年上半年,天安財險持有的信託產品等資產到期後發生實質性違約。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減值測試顯示,天安財險計提投資資產減值準備577.45億元,影響2020年度歸母淨利潤-207.24 億元。

1月26日,上交所火速對西水股份採取監管措施,下發監管工作函。對於西水股份鉅額計提投資資產減值損失,上交所還要求其補充披露所持新時代信託產品的具體構成、底層資產、擔保物情況等,説明公司資產減值測算的具體過程以及減值跡象出現的具體時點、是否存在前期業績虛假或調節利潤的情形。

不過,對於上述上交所詢問的內容,西水股份這次的回覆函表示因工作量巨大、有待進一步核查,具體細節並未解答

獨角金融也曾致電天安財險和西水股份,但沒有聯繫上。

在業績預計發生鉅額虧損的情況下,西水股份股價曾受重挫。1月26日至28日連續三個交易日跌停,2月8日觸及2.88元/股的新低,2月19日報收3.51元/股,總市值38.37億元,相較270億元的預虧,相當於7個西水股份

西水股份2020年9月5日的信託計劃逾期提示性公告披露,天安財險認購的新時代信託作為受託人發行的信託計劃共計28筆,合計投資本金284.44億元,應計利息11.76億元,本息合計296.2億元。2020年6月-10月到期的有25筆,投資本金為259.44億元;2022年2月-3月份到期的有3筆,投資本金為25億元。

來源:巨潮資訊

天安財險從同一個信託公司就投資284億元,且截至其最後一次公告日2020年9月5日,16只信託產品出現逾期,184億元無法兑付。

值得注意的是,新時代信託與西水股份、天安財險均為同一實控人,都是某資本巨鱷麾下金融機構。

3

資本巨鱷通過信託自融?

其實,在發佈信託計劃逾期公告前,西水股份、天安財險就雙雙被銀保監會宣佈接管,同時被接管的還有華夏人壽、天安人壽、易安財產、新華信託、新時代證券、新時代信託、國盛證券和國盛期貨,而上述這些企業皆為該資本巨鱷旗下成員公司

新時代信託於1987年1月成立,前身是包頭市信託投資公司。

天安財險踩雷的信託產品為新時代信託發行的“新時代信託藍海信託計劃”,公告透露的16只產品在市場上鮮有公開募集的蹤跡,不過,獨角金融查詢到了新時代信託的藍海系列產品之一——“藍海907號”。

來源:信託網

以“藍海907號”為例説明,該計劃發行於2017年3月,以包商銀行的股權作為質押。從上圖可以看出,該筆信託計劃融資方為包頭市廣通達商貿有限責任公司,獨角金融通過天眼查發現,其大股東為出質方——包頭市實創經濟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而包頭市實創經濟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正是由上述資本巨鱷控股

而這並不是其首次通過信託自融。《第一財經日報》早在2013年便有報道,稱新時代信託為該資本巨鱷所提供的逾百億元融資,無論在股權質押數量的風險把控,還是作為發行渠道需遵守的“獨立性”等原則上,都存在較大問題。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在融資過程中,融資規模遠超借款人的淨資產,股權估值遠高於同類股權的正常估值,存在價值高估、利益輸送之嫌

“藍海”系列信託產品的質押物——包商銀行的股權也出現了風險,2019年5月24日,包商銀行因出現嚴重信用風險,被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接管。

受投資信託失敗影響,天安財險2020年上半年虧損達到646.7億元,淨資產為-359.85億元,顯然已是資不抵債。

新時代信託旗下產品主要有“鑫業”“藍海”“慧金”“恆新”4個系列。除了藍海信託計劃逾期,新時代信託還曾於去年6月公告稱,本應於2021年3月到期的“新時代信託·恆新63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經受益人大會決議延期60個月到期。

目前,新時代信託官網上的產品信息一欄已被清空,新產品斷貨。自去年下半年被接管以來,新時代信託沒再推出過新的信託產品。其最近的一次進展公告時間為1月22日,公告稱,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公司近期已基本完成清產核資工作。中介機構正在抓緊起草有關書面報告,為制定兑付方案、推進風險處置等下一階段工作提供依據和基礎。

新時代信託風險產品的底層資產多為該資本巨鱷持有的其他金融機構股權,如廣發銀行、天安人壽、天安財險和天津銀行等。通過信託平台,以大量非上市金融機構股權作為質押,巨量融資背後暗藏風險。

專注宏觀經濟和資產管理研究的業內人士朱鴻彪向獨角金融表示:“曾經,剛性兑付是信託行業的標配。隨着資管新規打破剛兑後,信託投資者的本金不能及時收回,只能自行承擔相關損失。不過從信託(信託業務是一種以信用為基礎的法律行為)的本質來看,信託公司必須恪盡職守,履行誠實、信用、謹慎、有效管理的義務,信託財產的具體運用和投資方向要遵循法規。作為投資者,一定要了解該信託產品的交易結構和風險防範措施,審慎投資。

資本市場中,大股東佔用上市公司資金,關聯交易,左右騰挪之術並不少見,最終受傷的還是中小股東和債權人的利益。

監管也在持續嚴格控制信託公司與大股東之間的關聯交易,2020年5月8日,中國銀保監會制定了《信託公司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其中明確規定:“信託公司不得以信託資金與關聯方進行不當交易、非法利益輸送、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包括但不限於投資於關聯方虛假項目、與關聯方共同收購上市公司、向本機構注資等。”

防微杜漸,早做準備,才能防患於未然。如今相關機構被依法接管,神秘面紗被揭開後,期待上述資本巨鱷昔日留下的風險可以被逐漸化解。

一位新時代信託的投資者向獨角金融透露,目前他們已經通過QQ羣等方式建立維權組織,春節前曾經去過新時代信託包頭總部溝通。據其統計,涉及投資者約有1772人,約65億的資金損失。但由於相關機構資不抵債,追索難度巨大。

對於西水股份的遇人不淑,你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