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團隊與需求方線上線下高效對接,科技成果加速落地轉化;綜合紓困方案持續加碼,助企業在後疫情時期轉危為機……中關村為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而推出的“火花”系列活動已持續一年,科學家、技術經理人、投資人、企業家在52場線上線下活動中激情碰撞,前沿技術的“火花”正點燃燎原之火,為北京高精尖產業匯聚新動能。
資料圖:中關村創業大街 張妙茵 攝
數百科研成果找“婆家”
作為全國智力最密集區域,高校、科研院所源源不斷的科技成果是中關村創新發展的重要原動力。
不過,中關村管委會在企業調研中發現,長期以來,科技成果轉化難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信息不對稱。不少科研單位的成果轉化部門缺乏外部資源和渠道,難以組織務實有效的項目推介活動。
去年5月,為促進成果尋找應用場景、加速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的中關村科技成果轉化“火花”活動上線。一場場“火花”活動上的碰撞,讓需求方不再摸黑尋找優質技術,也讓技術成果方有了更多機會公開“招親”、尋求最佳的轉化方式。
通過一場“火花”活動的線上路演,中科院李淺博士團隊研發的仿生智能排痰器項目吸引了眾多投資機構和企業伸出合作橄欖枝,目前已有5000萬元融資正在洽談投資條款細節,擬於近期簽約。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復發腦膠質瘤免疫治療CAR-T項目在“火花”活動上亮相後,很快就與某醫療專業基金簽署2000萬元投資意向,並收到昌平國際精準醫學加速中心的入駐邀約。
截至目前,“火花”活動已經舉辦52場,推介270餘個優質科技成果及早期轉化項目。幫助6個項目獲得2.26億元投資意向;79個在洽談的項目投資額約為5.37億元;84個項目與大中型企業進行了研發合作、技術轉讓等方面的對接,其中有8個項目相關合作披露合同金額6559.5萬元。
硬科技成果落地生根
“參加過很多路演活動,沒想到中關村‘火花’活動效果這麼好,很快幫我們對接到了昌平國際精準醫學加速中心。更沒想到的是,園區服務非常高效,中關村昌平園平台公司——北京昌平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很快就決定為我們定製了一個200平方米的細胞實驗室。”華夏英泰CEO、清華大學副研究員趙學強在參加完“火花”活動後感嘆。
中關村各分園是科技成果轉化的空間載體,有場地、有政策,亟須高精尖產業領域的硬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然而,以中關村昌平園為例,相關負責人透露,園區一直希望和科學家的高科技項目合作,過去只能和教授點對點聯繫,沒有系統的長效合作機制,如今通過“火花”平台,園區與高校、科研院所有了長期、深入的對接溝通機制。
目前,中關村“火花”活動已經助力中國農科院納米農藥無人機超精量施藥技術落地平谷園、國家納米中心納米機器人項目落地海淀園、中科院自動化所數字博物館技術落地海淀園,共計11個項目在中關村各分園落地註冊。
隨着“火花”活動影響力逐步加大,河北、山東、內蒙古、廣東、江蘇等地的眾多企業、科研機構也被吸引,加入“火花”平台,部分外省企業通過參加“火花”活動後逐步對接到中關村的科技資源,並有意向在京設立子公司,為企業長遠發展做準備。
2億元“金種子”基金扶持科創
為幫助企業渡過疫後發展難關,給企業發展提供“耐心資本”,中關村發展集團近日還宣佈推出“金種子”培育行動計劃,支持戰略性新興領域中技術水平、商業模式、創新能力等方面具有較強發展潛力的初創企業。
中關村發展集團擬出資2億元,設立“金種子”企業投資專項基金,預計撬動社會資本5億元支持企業發展。除了直接的基金投資外,社會資本還可參與“金種子”培育企業的認股權業務試點,如租金換股權、減租降費換股權、服務換股權(優先認股權)等。與“減租降費”的一次性支持不同,股權投資的資金可循環支持更多企業。
目前,中關村發展集團已從數萬家所服務的企業中遴選了首批483家符合條件企業,根據不同企業特徵,建立分層分階段培育模式,提供服務管家“一對一”精準服務。據悉,培育計劃後續還將不斷對“金種子”企業庫進行動態更新。
不僅吸引耐心資本助力企業,中關村還積極挖掘早期創新人才,點燃科創星星之火。
有機會獲得全球青少年圖靈獎學金、得到人工智能大師的親自指導、獲得知名學者的親筆推薦信……幾天前,“全球青少年圖靈計劃”項目在中關村正式發佈,重點圍繞“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領域,在全球範圍內發現、跟蹤、培養在科技創新與應用領域具有特殊潛質的中學生,從繼續學習、創業就業、項目孵化等多方面給予培養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