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年時間,銀行出身的總裁也離職了。
界面新聞從鑫苑內部人士處確認,紐交所上市房企第一股鑫苑置業總裁李尚榮已於近日離職。鑫苑置業將在後續公告此事。目前新總裁人選還待進一步確認。
據界面新聞了解,李尚榮於去年10月10日正式入職鑫苑,首次以總裁身份公開亮相是在10月底,鑫苑與平安信託在上海舉行的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上。
根據公開資料,李尚榮是銀行出身,加盟鑫苑前未曾有過地產從業經驗,他曾任建設銀行河南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後任職京東金融副總裁、農村金融事業部總經理。
而李尚榮的從業經驗正好符合鑫苑的戰略方向,鑫苑自2018年啓動新五年戰略方向——做強房地產主業,推進科技、金融兩大戰略與業務的融合。鑫苑官方對外宣傳也更多是科技、金融、區塊鏈等關鍵詞。
不過,短短8個月時間,外界並未看到李尚榮給鑫苑帶來明顯助力和改變。他在任期間,正逢融資冰點及長達半年之久的新冠疫情,地產行業整體發展趨緩。特別是對於鑫苑這類百億級別地產公司而言,更難言樂觀。
受制於疫情,今年一季度鑫苑總收入同比下降73.2%至1.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3億元,淨利虧損3910萬美元,去年一季度淨盈利1820萬美元。
面臨極端的經濟環境來看,一季度虧損屬於行業正常現象。不過,剝離外部因素,這幾年鑫苑發展並不如老闆預期。
張勇今年56歲,與融創孫宏斌是老鄉,為古城平遙人。因地產業務在河南深耕多年,也是河南山西商會會長。
1997年,他成立鑫苑置業,帶領這家公司創下獨特的零庫存模式和不錯業績,推動其於2007年在美國紐交所成功上市。
上市多年後,鑫苑置業規模卻一直停滯不前。2018年,房地產三巨頭碧恆萬合約銷售額均突破5000億元;與鑫苑置業同稱為河南四巨頭房企的建業地產,在固守河南情況下,合同銷售額也大幅增長至536.75億元。而這一年,鑫苑的銷售額未能超過200億元。
張勇並不是一個安於現狀的人,鑫苑置業在6年前就掀起了一場“二次創業”的戰略與管理變革。
2013年,張勇開始推動鑫苑置業進行“組織再造、戰略重構”,並高調聘請前萬達副總裁王信琦擔任CEO,打造一支全新的職業經理人團隊,再造一個“小萬達”。
在王信琦的帶領下,鑫苑置業開始確立“三高一輕”模式(高週轉、高槓杆、高激勵和輕資產),開始迅速完善全國佈局,計劃培育多個支柱型城市公司,以提升業績增長。
王信琦任職的三年中,鑫苑置業營收有明顯增長。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2015年,鑫苑置業營收分別為8.977億美元、9.197億美元、11.64億美元,同比增速為-1.86%、2.45%、26.59%。
不過從規模上看,王信琦並未打開局面,鑫苑置業仍在百億徘徊。
2016年7月,供職不到三年的王信琦離開鑫苑置業轉戰協信。而從王信琦手中接過鑫苑置業總裁職位的是張立洲,他在協信任職商業總裁剛過2個月。
王信琦與張立洲的交集在萬達,他們都曾任職萬達北方項目管理中心總經理。張立洲在萬達工作7年。2011年至2013年期間,其任萬達集團總裁助理兼北方項目管理中心總經理及萬達商業管理公司營運中心總經理,並自2014年1月出任Wanda One UK 有限公司總經理。
曾為前首富王健林手下的兩人,離開萬達後,進行了一場職業互換。不過,既要做大規模又要成功轉型,並非易事。張立洲接棒後,鑫苑置業也未有較大的突破。和鑫苑置業的官方表述不同,外界認為這是張立洲離開的主要原因。
張立洲治下的三年,鑫苑置業的營收與盈利保持增長,2016年-2018年,營收復合增長率超過24%。
從營收增速上看,鑫苑置業一直在成長。但在唯規模論的地產行業, “千億”在最近幾年成為大多數中小房企的目標,行業的規模標準也早已由百億提升至千億甚至更高。
鑫苑置業年報顯示,2016年和2017年,鑫苑置業分別實現銷售額17.62億美元、24.66億美元。
2018年,張勇“再造小萬達”夢想可以説基本無望,他又推動開啓新五年戰略,但業績卻持續下滑。2018年銷售額下降了8.2%至22.65億美元,2019年下降6.2%至2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6億元)。
受制於地產利潤結算滯後性,其2019年總收入同比增長11.95%至24.83億美元;淨利同比減少21.63%至8303萬美元。
在規模之外,張勇推動鑫苑置業變革“124”戰略發展規劃,做強房地產主業,推進科技、金融兩大戰略與業務的融合;推進科技化、產業化、國際化、生態化四化建設。
不過這些多元化業務,仍在持續投入當中,對營收的貢獻微弱。根據鑫苑置業2018年年報,地產開發營收貢獻佔比96.5%,物業服務佔比2.9%,其他業務佔比0.2%。
房地產黃金時代遠去,幾年大開大合佈局未又明顯成果,張勇要帶領鑫苑繼續做大做強目標,將變得更加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