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基金何天翔:ETF是投資創業板的理想工具
天天財經獨家,速關注
今年以來,科技成長成為A股市場的主要引導力量,創業板指數連續上攻,不少龍頭標的市值迭創新高。在此背景下,融通基金推出旗下首隻ETF產品——融通創業板ETF。
融通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副總監、融通創業板ETF擬任基金經理何天翔表示,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創業板已湧現出一批優秀的大市值企業。創業板當前已經不能被簡單地認為是“小股票,高波動”的代表,而是孕育新興成長公司的極佳載體,其中創業板指數標的公司更是科技公司中的佼佼者。而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將為創業板投資進一步打開新的局面,提供強大助力。
何天翔認為,註冊制的落地,投資者准入門檻、交易規則的變化,以及入市退市條件的變更,使得創業板的投資更趨專業化,借道ETF或指數基金是普通投資者參與創業板投資的理想選擇。
何天翔簡介
創業板指是新興板塊龍頭代表
何天翔加入融通基金已經十年,歷任金融工程研究員、專户投資經理,現任指數與量化投資部副總監,也是融通基金旗下明星指數產品——融通深證100指數等基金的基金經理,擁有豐富的指數產品管理經驗。
一直以來,融通基金的指數投資在業內聞名,優秀的定投文化更是融通基金受到基民熱愛的重要原因。以融通深證100指數為例,定投客户一度超過70萬。
“指數投資是未來的大趨勢,而ETF產品又是指數投資中的主要力量。”何天翔介紹,“融通創業板ETF是融通基金旗下第一隻ETF產品。”
為何選擇創業板?
“首先是基礎好。”何天翔表示,2009年深交所設立創業板至今已經十年。從這十年的運作來看,創業板中確實誕生了一大批優秀的公司。
在記者採訪何天翔之際,創業板前十大上市公司的市值全部跨入1000億元大關。以往,創業板公司對於很多人而言都是小公司和成長股的代名詞。如今,創業板已非簡單的“小而美”可以描述,其中頭部公司已經具備相當的體量。
何天翔表示,十年前開始投資創業板的人很難想到,十年後的今天,創業板中的新能源電池企業市值已經接近5000億元,醫療器械龍頭市值已經達到3000億元,互聯網券商龍頭曾經是一家很小的公司,如今市值體量也可以與傳統券商龍頭抗衡。
“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板塊,創業板確實培育出了很多偉大的公司。如今回過頭來看,設立創業板確實是一個深謀遠慮的前瞻行為。”何天翔説。
何天翔表示,融通創業板ETF不是跟蹤相對覆蓋全面的創業板綜指,而是跟蹤創業板指數,簡單的通過市值和流動性篩選,將創業板中有代表性的龍頭股篩選出來。據Wind統計,創業板指數的行業分佈中,醫藥和科技合計佔比超過70%,近年來半導體、新能源汽車、創新藥等引領新經濟方向板塊的權重迅速擴大。
“創業板指就是新興板塊中龍頭的代表。”何天翔表示,目前創業板指數的行業佈局整體符合中國經濟發展和轉型方向,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與長期投資價值。
更多自帶科技基因公司或湧現
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無疑為創業板的整體投資價值拓展了新的空間。
談到註冊制對創業板指數的影響,何天翔表示,從長期視角而言,這對於創業板肯定是相當重要的利好。回溯可以發現,得益於制度改革的紅利、指數成分股的新陳代謝以及公司自身的成長性,過去兩年,創業板指數漲幅較為領先。創業板後續投資,不僅僅看盈利和估值,更要看企業的科技屬性與研發能力。
市場現在最關心的問題是創業板未來的方向,即迅速上漲之後,後續投資價值與估值風險如何匹配。
“我非常樂觀。”何天翔説,這一輪創業板上漲,很多人擔心是否已經到達階段高點,存在估值泡沫。但實際上,經過測算,目前與2015年的高點相比,點位與估值水平還有相當的差距。即使不看盈利水平、流動性與政策環境,與2015年之前相比,僅結構上就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整體估值空間可能比2015年還要高,我現在變得很樂觀。”
2015年,市場上的科技公司主要以實體+互聯網概念為主,創業板企業大多數是做實業的,盈利與收入增長都不錯,但沒有互聯網基因。如何實現“+互聯網”?當時很多公司的選擇是自己成立新的互聯網部門,或者通過收購兼併的方式納入互聯網基因。
但現在看來,這兩種方案的成功率並不算高。創業板在2015年5-6月份是140倍市盈率,與同期納斯達克指數市盈率最高的200倍相比仍有差距,但實際上納斯達克的核心股票都是較為正統的科技股,而當時創業板的主要公司科技水平並不算高,這個根本問題並非是跟風併購、增加熱點概念就能解決的。
何天翔指出,如今較為積極的變化是基本面的明顯改善和科技實力的明顯提高,目前創業板龍頭公司基本都是比較正統的科技方向公司。當前創業板新上市企業以及未來創業板註冊制落地後進入的公司,一定是更為純粹的科技類公司,這一點至關重要。
“整體來看,目前創業板頭部公司大多並非通過上一輪的併購模式提高科技水平,而是出生時就自帶科技基因,然後逐漸成長為大公司,科技含量更純也更高,從基本面來看具備基礎優勢。”何天翔指出。
與此同時,近一段時期,科技成長已經成為A股市場的主要引領力量。對此,何天翔指出,市場風格其實早已切換,本輪成長行情為基本面驅動。
從宏觀環境來看,信息化、服務化時代已經來臨,科技產業是主導產業,國際間科技競爭日益激烈。從TMT行業來看,長期受益自主可控和政策扶持,有望助推TMT行業業績回升。
從基本面角度來看,何天翔指出,在沒有疫情的情況下,2019年四季度創業板成長龍頭業績增速開始超越藍籌白馬板塊。2020年一季度,在疫情影響下,創業板仍實現了正增長,淨利潤同比增長3.9%,大幅優於滬深300的-18.9%。展望下半年,預計創業板指盈利增速將再次回升,整體盈利趨勢將優於主板。
從估值角度看,疫情衝擊過後,創業板指當前估值修復至58倍PE(TTM),在中樞偏上的水平。但由於本輪減值洪峯過後,創業板指成分股資產質量顯著提升,動態地看,2020年的估值仍處合理水平。
與此同時,政策落地加速,規範化的真併購重組週期啓動。當然,疫情催化也提供了某種推動,代表新經濟的新消費、科技成長龍頭受疫情影響較小。“伴隨創業板指盈利趨勢穩步向好,註冊制改革落地,創業板指或將再次啓航。”何天翔表示。
ETF適合個人投資創業板
創業板指數近期再次站上風口,連續上漲,創出近4年新高,這也吸引了無數投資者的眼光。“ETF將是個人投資者投資創業板的理想工具。”何天翔強調。
他解釋説,當前市場已經看到了創業板的投資潛力。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投資某一隻個股,不如投資指數產品和ETF。隨着時間的推移和註冊制的推行,以及退市制度的進一步完善,未來創業板和科創板上市公司一定會進一步優勝劣汰,績差公司的退市將成為常態。
在此過程中,上市公司數量或將快速增加,一些真正掌握尖端技術的公司,可能屬於特定細分行業,僅僅從盈利增長、估值水平等指標來分析,很難判斷公司真正的價值,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選擇難度會進一步加大,而投資ETF則不失為一個理智的選擇。
2004年12月,中國內地首隻ETF產品成立。2018年至今,ETF迎來爆發式增長,規模和數量都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大量個人投資者湧入。
何天翔介紹,ETF是一種特殊的指數投資工具。一般而言,可以從“交易+指數+基金”理解ETF。“交易”即ETF份額可以像股票一樣在交易所進行買賣;“指數”即完全複製標的指數,提供指數收益;“基金”則是投資者可以申購或贖回ETF份額(一攬子證券組合形式)。
ETF產品主要有七大優點:折溢價低、流動性好、交易靈活高效、跟蹤誤差小、成本低、透明度高、分散投資。與此同時,“省事、省錢、省時、省力”也是ETF產品長期受到投資者青睞的重要原因。
據悉,融通創業板ETF正在火熱發行中,發行截止日為7月29日。公告顯示,融通創業板ETF緊密跟蹤的標的指數就是目前市場上表現搶眼的創業板指,追求跟蹤偏離度和跟蹤誤差的最小化。建倉完成後,融通創業板ETF投資於創業板指數成分股和備選成分股的資產比例,不低於基金資產淨值的90%。
“對於搭建ETF平台,公司傾注了極大的心血。我們還積極藉助外腦,在內部也做了多次測試。”何天翔介紹,“我們在細節、自建風險防範系統和流程上花了特別多工夫,在這些方面,可能比行業中已經做了很久的公司還要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