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早接觸銀行股是從2016-2017年開始的。
當時宏觀經濟出現了一個明顯的復甦態勢,作為週期股的銀行肯定是受益的,而且當時的銀行確實便宜,是那種一眼能看見的便宜,當然現在也很便宜。
學過一點兒估值理論後,你就可以很容易的理解銀行的便宜。一個簡單的道理,如果某個資產的ROE是10%,且非常穩定,你願意付出1倍PB去買它嗎?
整個2016年,工商銀行股價都是破淨的,而當時它的ROE尚有15%左右,所以這種嚴重的定價錯誤我是理解不了的,當時的市場為什麼這麼不待見銀行?
這是工行這幾年的股價走勢。
2018年2月是一個明顯的分水嶺。在這之前宏觀經濟大體呈復甦態勢,但進入2018年後,在金融去槓桿和貿易斬的雙重作用下進入了下行通道,其實就是衰退。
對於工行,整個2016年PB都沒什麼變化,但淨資產已經推着它的股價從3元左右提升到4元以上,漲幅達到35%,進入2017年後基本面反轉的趨勢得到市場確認,PB開始迅速的提升,最終在2018年初達到高點1.35PB,股價也翻了一倍有餘。
暮然回首,猶在昨日。
有多少人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投資銀行,然後一路套到了今天呢?
著名裸奔投資人 @否極泰董寶珍 就是在那個時候棄茅台,買銀行的,而且還加了槓桿,大買特買。
這個選擇後來被很多股民無情嘲諷。其實在我看來,這些股民既不懂白酒,也不懂銀行,所以才敢指點江山。
站在董寶珍的角度,彼時他在茅台上已經獲利很多,茅台的估值修復也完成了一大半,而銀行的價值也確實很低。從估值合理的板塊輪動到低估的板塊,本身沒有什麼大問題。
但是董算錯了幾個事情:
一個是白酒的景氣週期才走完一半,後面兩年茅台在市場上一瓶難求,我最高買過2600一瓶,更貴的時候到3000元我就真消費不起了,茅台的股價也隨着酒價迭創新高。
再一個是經濟復甦的勢頭從2018年初起戛然而止。對於大勢的判斷確實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精準的,即使是宏觀經濟學家。我記得任澤平在2017年末的時候曾反覆提示經濟減速的風險,任澤平算是看得比較準的。做宏觀和做策略需要的專業技能還是挺不一樣的,但策略又依賴於宏觀。
我們看看後來得到新財富最佳宏觀分析師的廣發郭磊的判斷:
這是郭磊在2018年2月時發的一篇簡評,總結一下就是“當前經濟表現強勢,需求和進出口良好,2018年全年估計不差”。郭磊的水平和嚴謹的態度在業內是獲得一致好評的,在獲得新財富分析師第一名的時候大家都説實至名歸,踏實做研究的人終於獲得了認可,把姜某人比下去了,算是出了一口惡氣。
但是郭磊也明顯出現了誤判,主要就是從2018年3月起,去槓桿和貿易斬的激烈程度超出了預期。
連宏觀首席都看不出來的趨勢,一些偶然性因素的疊加,你要求董寶珍能精準預測,這不是強人所難嗎?所以説董後期投資失利(如果能稱之為失利的話),有一定的偶然性。如果宏觀向上的趨勢再走一年,董將大獲全勝,再次封神,那市場上流傳的又將是另一個故事了。
無奈啊,成王敗寇,這個市場從來就是結果導向的,業績為王,你沒有業績,邏輯再清晰,證據再充分,論證再嚴密也沒用!
銀行的估值隨着經濟疲軟,又開始了新一輪的下殺,工行的PB從1.35倍滑落到現在的0.7倍。董寶珍全程持有的都是低估值的銀行,即使在估值最高點也只能稱得上是合理,遠遠沒有到高估的程度。
你説董錯了嗎?
有時候是運氣沒有站在他的一邊。
另一個故事,我們來看看 @雲蒙 阿姨。
雲蒙的悲劇在於,頻繁的在基本面走弱的銀行股間輪動,進入了估值下殺的螺旋通道,每一波下殺過程竟然都被她精準踩到。
簡單的説,有這樣三隻銀行股A、B、C,他們的估值都很低,三隻銀行的PB先後經歷了一個從1到0.9,再到0.8的滑落過程。雲蒙阿姨實時的跟蹤它們的估值水平,首先在她認為的三隻中挑選了最值得投資的銀行股A,結果這家銀行股的估值開始殺跌,從1到0.8,她虧了20%。這個時候她發現了另一家B的基本面更好,風險更低,但其實AB的估值差不多的,她猶豫再三決定移倉到B上,結果等她輪動過去的時候B又開始了殺跌過程,再虧20%,前後合計虧了35%。這個時候她應該有點兒慌了,但依然堅信銀行股的投資價值,又在3只中重新進行了評估,然後輪動到了銀行股C上。
人生無常,造化弄人。
還有一個問題是,雲蒙在做多ABC的時候,又同時做空了她認為高估的銀行股D,當然這個是傳言,無法證實。
這個過程雲蒙阿姨其實是進行了同步直播的,她的基金淨值就是明證,她是言行一致的一個人,很真誠的一個人,樂於分享,但是很遺憾,最後的投資收益不甚理想。
雲蒙錯了嗎?似乎也沒什麼大錯,她選的銀行股,估值本身不高,只是基本面走得越來越弱,市場趁勢又殺了一輪估值,僅此而已。
從以上兩個例子來看,在銀行股裏撿煙蒂,就是找死!
對嗎?
你認可這個判斷嗎?
我倒是認為,這兩位都可以稱作是優秀的投資人,只是暫時折戟。兩位前輩這兩年投資收益一般,不代表未來幾年不會否極泰來。山高路遠,投資本來就是跑馬拉松,以後的事兒誰知道呢?況且這倆人在過去是賺過大錢的人。
撿煙蒂有撿煙蒂的套路,撿煙蒂有撿煙蒂的風險。
通過這兩位的故事,我們每個股民都可以好好的上一課。如果你只懂得在一旁諷刺挖苦,幸災樂禍,那你的投資素養可能還上不了枱面。聰明的人從自己的失敗中吸取教訓,智者擅長從他人的失敗中總結經驗,你屬於哪一類人呢?有些道理,不是説一定要自己栽了跟頭,才可以領悟的。
(友情提醒,本文篇幅較長,可以點個關注再看)
看來投資銀行股真的是天坑?
也不是,這幾年有一位投資人全倉銀行,最後功成名就的,沒錯,就是大名鼎鼎的 @ice_招行穀子地 。穀子地的策略也非常簡單,就是一招鮮,牢牢抱緊招行不放鬆,而且還加了槓桿。這個策略看似簡單,但是如果把時間撥回到2016年,讓你在幾個銀行裏去做選擇,你會怎麼選?如果繼續縮小範圍,讓你在興業和招行裏面二選一,你會怎麼選?
這些年招行確實是跑出來了,不管是基本面還是股價的角度,但是站在2016年這個時間點上,彼時的招行,不良率是1.87%,撥備覆蓋率180%,ROE為16%。作為對比,興業的不良率僅1.65%,撥備覆蓋率210%,ROE為17.28%。
你選吧。
我覺得就算是選錯了,也不丟人,真的。當然了,這個世界上不缺馬後炮,説自己有先見之明,能看出來未來幾年大趨勢的,這種人不在少數。但如果你真的懂行,會發現這個市場上大部分觀點其實經不起推敲的。
後來的招行,零售轉型極其成功,也沒有受到去槓桿和嚴監管的影響,真實盈利能力在同業裏面一騎絕塵,遠遠甩開其他股份行一個身位。
穀子地雖然有時候嘴不太好,但還是有點兒真本事的,研究能力超過了99%的銀行股投資者,單吊一隻招行獲利頗豐,也算是天時地利人和了。
我覺得穀子地的成功可以總結為“以便宜的價格買入好公司”,但怎麼識別好公司呢?尤其是在早期,這個時候單看數據是不行的,還要對銀行的具體業務、發展戰略、管理能力進行研究,要把握住“大勢”,要有超越市場的判斷,這個可不是隨隨便便能做到的。
我覺得這個市場終究會獎勵那些勤奮的人,只是,你的功夫得用在點子上。
説完了幾位名人,再説説我自己吧。
我最初對銀行可謂是一竅不通,連不良和撥備是啥意思都看不明白,更別提計算估值了。2016年的時候,我在論壇裏看幾位高手論戰銀行股,説不良咋樣,撥備咋樣,牛逼一點兒的還要説誰的不良更真實,誰的認定更嚴格,誰的風控更好,感覺真是高大上啊。
我當時有一個理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學到一點兒行業的皮毛,可以和各位大佬坐在一起,也聊一聊“不良、撥備”等牛逼的概念,那就太好了,那可能我就真的上道兒了。
後來我整日鑽研這幾個概念,看它們是如何算出來的,各家銀行是怎麼處理的,為什麼在賬面上會有這麼大的差距,研究了幾個月,終於有點兒眉目了。其中就不提為了學習銀行業的特殊財務報表,天天對着那幾本破舊的財會書籍來回翻騰的日子。
但是現實又是很殘酷的,2017年整年,我都沒有搞明白一件事情,為什麼監管要追着幾個股份行猛幹,為什麼股份行們的表現這麼萎靡,為什麼四大行和招行的基本面能遠遠跑贏其他股份行,為什麼會有寧波這樣奇葩的小銀行?
我慢慢發現,這個行業的水太深了,你學完了一套兒理論,過幾天又給你“變”一個新的理論出來。你還得研究宏觀經濟、產業結構、監管政策。我加了很多公眾號,有分析宏觀的,有分析金融業監管政策,有分析行業大趨勢的,每一篇深度的分析,開始的時候我都像看天書一樣。我去央行和銀監會網站上下載報表,整理數據,看PMI的分項指標各代表什麼含義,看經濟週期裏地產、基建、消費、出口等各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處在哪個階段。
對於監管政策,我記得比較頭大的一個概念是叫“巴塞爾協議III”的東西,雖然知道底線在哪裏,但一直搞不明白監管的邏輯在哪兒?為什麼要這麼搞?這明明是個舶來品啊,為什麼我們的監管層要照搬複製?為什麼各家的核心一級資本率差別這麼大?為什麼有的銀行它資本就是永遠不夠用,就是老想着要向市場融資?我又是個求“甚解”的人,這些東西可真是搞暈我了,我一度都準備放棄這個行業了。等稍微懂一點兒“巴III”了,那個什麼國際清算組織又給你整出一個叫“TLAC規則”的東西,又得再學習,你説崩潰不?
但是沒辦法,金融業的發展史就是監管和創新博弈的歷史,一場持續幾百年的貓鼠遊戲,一會兒緊一會兒松的,這些道理多少還得懂點兒的。
其實上面這一大堆也還好,因為都是靜態的數據,都是有據可考的東西,大不了我把報表再多讀幾遍,把央行的報告,監管的要求再多讀幾遍,行不行?笨人也有笨辦法的。就是説你只要足夠的努力,瘋狂的刷題,那考個二本肯定是很簡單的,因為功夫到位了。
問題是,你要考C9,考清北,可不是單純的努力就可以了,你還得懂點兒“技巧”。什麼是技巧?就是那些學霸們的殺手鐧,不會輕易告訴你的東西。
對於銀行業來説,技巧是什麼?可能是經營上的差異,是文化上的差異,是管理上的差異。兩家銀行A和B,這個季度的撥備覆蓋率同樣是200%,為什麼到了下個季度A銀行就變成了220%,而B還在原地踏步?為什麼同樣是銀行,有些銀行就是能比其他銀行賺更多的錢?
這可麻煩了,我又懵逼了。
我發現研究了半天數據,到頭兒來還是沒搞明白,銀行到底是個什麼生意,到底是如何賺錢的。
你可能會説,這個簡單啊,因為A是好公司,B是平庸的公司,所以A的業績就是比B好,而且會持續的好。我看這是循環論證,説了等於沒説,就像一個人考了95分,你説因為他是好學生,那你問為啥他是好學生,好在哪兒?他回答你説,因為他考了95分啊。
我可去你妹的吧!
和這樣的人真是難以交流!
沒辦法,已經研究了這麼多了,總不能前功盡棄吧,硬着頭皮再戰。
銀行到底是怎麼運營的?真的很想把這個事情搞明白,但是我沒在銀行上過一天班啊,而且能看見的東西只有幾個網點,而銀行的精髓肯定不在網點裏。
怎麼辦?
我把那些同學和朋友的資源全翻出來,看看誰在銀行工作的,我厚着臉皮去問,我説你是幹啥的,這個業務你們是怎麼做的?結果發現他們談起自己的具體業務來真是如數家珍,但對於更宏觀的,比如某項業務在銀行體系內的作用,各個業務條線間是怎麼協同的,大多不是很關心,這也符合我們對普通人的一般認識,大部分人都只是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裏耕耘。
我的一個同學是客户經理,就是在分行聯繫別人放貸款的那種,我問他,你們怎麼把控貸款的質量啊,萬一以後收不回來怎麼辦?他説我管不着,就是交給上面統一審核,有時候不知道怎麼就被拒了,真是蛋疼。
有一天我加了一位台灣某銀行高管的微信,搞計財還是績效管理的,找着機會問了幾個關於“FTP”的問題,她一會兒funding,一會兒分支行的,給我講了兩個小時,最後我總算是弄明白了一點點這個內部轉移定價的機制和作用。
我在知乎上找各種關於銀行的問題和答案,看看銀行內部的從業人員是怎麼看銀行的,除了倒一肚子苦水,有些確實是能講出一點兒門道的。我就做很多筆記,持續的學習,知道了原來銀行裏面有這麼多的部門,總行和分支行之間是怎麼博弈的,怎麼分贓的。
趙建老師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存款立行,誰來立存款》,趙老師得到的結論是“客户立存款”,那我就又要問了,誰來立客户呢?
再找資料,再想,再研究。我的很多時間,大好青春(雖然也不年輕了)就浪費在這個“夕陽行業”裏了,唉。
那你説現在我對銀行的理解到了個什麼程度?比以前肯定是懂一點兒了,如果分10級,我可能到了3級,再往上,太難了,比登天還難。而且要命的是,我發現很多銀行的從業人員們也是摸着石頭過河,在試錯,在突圍,他們對行業也挺迷茫的,包括一些高管、行長們,也不例外。這個行業是一直在變化着的,以前是和同業競爭,躺着賺錢,後來和互聯網金融公司競爭,以後説不定還得和券商競爭,他們也挺焦慮的,你還得持續更新你的認知體系,這可要了老命了。
還沒完,搞明白了以上這些事情,別忘了我們的最終目的是做投資,是賺錢啊,到底選哪家銀行?基本面研究的再好,最後跑不贏銀行指數,那還有個毛用?
兩家銀行擺在這裏,到底買哪家?為什麼?
有的人説了,買好公司就行了,無腦買招行就行了。
那我倒要問問你了,多少錢買?30塊能買,35塊能不能買?40塊能不能買?多少錢賣?40你賣嗎?50賣嗎?60呢?70呢?公司是不錯,但價格的合理邊界在哪裏?買多少?買三五萬還是三五十萬,三五百萬?
我又不是看直播帶貨,一個“買它”就完事兒了,我可是要把身家性命,一大半的家產都押在股市裏的,有你説的那麼輕描淡寫嗎?
我始終認為:測算價值,是每一個價值投資者的終點。
長征走完兩萬四千裏,就剩最後一點兒了,可能也是最困難的部分,要開始做預測了。
搞了半天,我覺得還是做一個銀行評級吧,對錯都交給時間來檢驗。這個玩意兒發出來後,爭議挺大的,罵我的人也很多,這些都可以理解。但即使是錯的,我覺得也比馬後炮要強,至少是一個白紙黑字寫下來的東西,以後也能幫助自己覆盤,看看自己錯在哪兒了。當然了,我對自己花費了大量心血做出來的東西還是挺有信心的。
以上是我投資銀行股的心路歷程,有點兒崎嶇,有點兒坎坷。
我看了一下,這些年賺的一點兒小錢,和選股的關係似乎不大,我很少能把握住那種好公司的。大部分錢應該是收割市場情緒,以及槓桿賺來的。在市場情緒悲觀的時候強迫自己保持樂觀,把倉位買夠,在市場情緒亢奮的時候依然能冷靜下來,安心做一點兒小研究,已經是我僅有的一點兒優勢了。
最後再説説銀行股這個天坑吧。
幾年下來,行業的投資者們換了一茬又一茬,有些可能是永久的退出了,像 @東博老股民 、唐朝、 @靜林 等,好久沒看到他們聊銀行了,應該是不持有了。是這個行業真的有那麼不堪嗎?是其他的行業真的就特別特別好嗎?
我看也未必。
金融行業,再差能差到哪兒去?
這行業值得投資嗎?我覺得還湊合,調低預期,很多股票一年百分之十幾的保底收益還是有的。可能難以讓你大富大貴,但足以讓資產穩健增值。
這行業值得研究嗎?我覺得也很可以,萬業之母的名號不是説着玩兒的,是真的能扼住“流動性”的咽喉,知道哪裏錢多哪裏錢少的。研究銀行久了,你多少會懂點兒宏觀經濟、國際貿易、時事政治,久而久之竟然真的能形成一種叫做“大菊觀”的東西,用來觀大局,或是觀大菊,都是可以的。還有一個,讓你體會世態炎涼、股市冷暖、人性險惡、人間百味,讓你看看一個還不錯的行業是怎麼被機構和散户一起拋棄的,低估以後還有更低估,低配以後還能再低配。
這個過程走完了,可能你對股市的理解,又會很不一樣了。
最後向所有還堅守在這個板塊裏的投資人致敬吧,你們捨棄個人的一點兒蠅頭小利,幾年都不賺錢,又是支持實體經濟,又是讓利1.5萬億的,肉沒吃着,捱打一次沒跑了,你們辛苦了!
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1998,新華字典)
張三買了消費股;李四買了創業板;我買了銀行股:我們都有美好的未來。(2020)
點個關注再走吧!
本文首發於我的公眾號:夏至1987
@今日話題 @雪球達人秀
#銀行股估值極低要不要撿煙蒂#
$招商銀行(SH600036)$ $工商銀行(SH601398)$ $平安銀行(SZ000001)$
/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