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俗話叫“茶酒不分家”。
在中國的文化中,茶葉和白酒都屬於嗜好品,有着很多的共通性,按市場規模,中國白酒市場約有5000億元,茶葉市場也有近3000億元,但在A股市場裏,兩者的情況卻是完全不同。今年以來,18家白酒股的行情可謂驚心動魄,而A股裏卻還沒有一家茶葉上市公司。
7月初,中茶股份和瀾滄古茶兩家茶企陸續公佈了招股書,爭奪A股茶葉第一股的身份,但從營收規模上看,有着茶葉國家隊之稱的中茶股份,2019年的營收不過16.3億元人民幣,淨利潤1.7億元,尚不及一家中小型區域白酒企業的水平。而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茶葉內銷售量達到202.56萬噸(不含進口茶葉),內銷額達到 2739.5億元,中茶股份的市場規模還不到行業總盤子的1%。
實際上,中茶股份已經是國內茶行業的頭部企業之一,在港股上市的最大茶企天福(06868.HK)2019年的營收也不過18億元人民幣,而大多數國內大型茶企一年的營收也不過就是3億~5億元。
另有一組數字或更直觀地體現國內茶葉行業發展面臨的問題,2017年我國茶葉企業總數約有6萬家,但總資產過億元的企業不過87家,10億元以上的只有6家。
如此大的茶葉市場,為什麼卻沒有一家茅台、五糧液式的企業?
一方面,相比於白酒產業,國內茶葉產業的工業化進程緩慢。
雖然國內白酒在生產流程中還存有大量人工生產的環節,但產品實際上已經實現了工業化、標準化生產,因此也具備了品牌化的基礎。
而反觀國內茶葉產業,依然還停留在手工化、非標產品的農產品階段。筆者曾走訪福建安溪鐵觀音的核心產區,儘管當地已經開始使用機械設備輔助生產,但炒制等關鍵流程上,主要還靠人工經驗判斷。這種傳統的生產加工模式,限制了茶企的生產能力,也產生了大量的中小茶企,成為茶葉行業有品類而無品牌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知名茶企受益於地域性,也受困於此。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秘書長梅宇曾向筆者解釋稱,中國茶葉屬於地域性很強的產品,一直存在專精和廣博之間的矛盾。而且茶葉行業並不缺少資金,但資金在茶葉行業裏的感覺就像“大槍扎棉花”——無處着力。
中國茶葉種類眾多,按照國家標準分為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六大類,但在其中各大類下,又按照產區、工藝和品種進一步細分,單單一個綠茶之中,就有西湖龍井、信陽毛尖、六安瓜片等眾多區域名茶。
這些區域名茶成就了一批當地的知名茶葉企業,但也給這些企業未來的發展帶來了困難,一般而言,茶企的主要收入來自於區域內的名優茶,但名優茶往往只在一個很小的地域範圍內生產,產能受到很大的限制,這是投入資金也很難解決的問題,也就限制了當地茶企的發展規模。
在上一輪茶企新三板上市潮中,除了個別茶葉流通企業,大部分的茶企如八馬茶葉、七彩雲南等大多聚焦於鐵觀音或普洱茶等一個細分品類,整體收入規模偏小,且上市之後業績增長上也並不盡如人意。
在此輪中茶股份公佈的募資計劃中,一半的募集資金準備投向雲南普洱茶產能項目,一半則用於市場營銷網絡和品牌的建設。中茶股份之所以選擇將募集資金用於普洱茶,固然有普洱茶市場方面的考慮,更重要的是普洱茶已逐漸演變成省級概念的茶葉品類,資金才有用武之地。
縱向發展空間有限,茶企的橫向跨品類發展也是難度重重。
在快消品行業中,在做好一個品類的基礎上,橫向跨品類發展也是迅速做大企業的一種有效手段,但在茶葉行業中,這一模式的效果並不算好,現已經成名的茶企品牌,大多是自下而上、自然而然形成的,地域和品種標籤清晰,這也成為茶企跨品類發展的一種桎梏,就好像做綠茶的去做紅茶,往往會被市場認為不專業。
曾經有一篇很火的文章叫《三萬家中國茶廠打不過一家立頓》,實際由於中外飲茶習慣的不同,立頓的情況並沒有太多可比性,但換一個角度來看,對比立頓茶工業化、標準化的產品背後,國內茶葉目前則是一種嚴重信息不對稱不透明的狀態,大多數消費者對如何選購茶葉知之甚少,這對於中國茶葉產業的長期發展並非好事。
隨着消費升級和消費者的迭代,傳統的消費觀念正在發生改變,而中國茶葉行業也正在迎來新一輪品牌化發展的機遇,行業中也有越來越多的新老茶葉品牌,如小罐茶、八馬茶葉等,都在嘗試改變國內茶葉行業有品類無品牌的現狀,也希望他們能給國內模式落後的茶葉行業帶來一些新的改變。
來源:第一財經
大國商幫·全球華人商業組織共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