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熱議二季度經濟數據 “深V”反彈彰顯中國信心
7月16日,中國新聞社主辦的“國是論壇——2020年中經濟形勢分析會”在京舉行。多位專家在參加會議時指出,中國經濟在二季度實現“深V”反彈,最新出爐的經濟數據背後展現出中國信心。
當天,國家統計局公佈中國經濟“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456614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1.6%。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從環比看,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1.5%。
多政策助力經濟反彈
對於經濟數據二季度的強勁反彈,不少專家在會上提到了疫情控制和政策引導的積極作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直言,由於中國抗擊疫情成功,加快復工復產,特別是“六保”“六穩”做得很到位,所以中國在全球經濟中必然成為一個亮點。疫情過後,中國對全球的依賴會越來越小,而全球對中國的依賴越來越大。
此外,他提出了四個“東移”,即現代服務業、高端製造業,以及大部分的工廠投資都會向東轉移,尤其向中國轉移;整個的技術和創新向東移;資本東移;人才東移等。
“我相信疫情過後,中國肩上的擔子將會更重,全球對中國的期望也會更大。因為中國成功進行了復工復產,成功地使經濟走在了世界的前面,其影響力、説服力、公信力也得到了全球公認。”魏建國説。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董煜表示,隨着上半年一系列政策的落地,三四季度有望能恢復到接近正常增長率的水平。但投資、出口、消費“三駕馬車”都會面臨與以往不同的問題,這就需要宏微觀經濟政策都要更加積極和靈活、更加精準和到位,特別是宏觀政策要更多代入微觀主體的感受,提高政策的針對性、有效性。疫情的影響會繼續,不確定性依然存在。
他認為,上半年在應對疫情的同時,中國陸續出台了一些分量重、含金量足的改革文件,如要素市場化配置、市場經濟體制、海南自貿港等。只要堅持繼續深化改革開放,用改革的辦法解決問題,眼前的困難和挑戰就不是什麼過不去的坎。
在小康攻堅之年,疫情的影響也備受關注。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張琦表示,今年上半年貧困地區多措並舉,“保就業”措施效果明顯,對貧困地區增收提供了保障。
張琦認為,2020年上半年,各地努力克服疫情對扶貧工作帶來的不利影響,應對疫情的各項支持措施發揮了重要作用,全國脱貧攻堅重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確保2020年全面完成脱貧攻堅各項目標任務應該是有把握的。
跨境資本流動的“先破後立”
對於新冠疫情衝擊下的跨境資本流動形勢回顧與展望,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用“先破後立”來概括。上半年,人民幣匯率圍繞7上下波動,成為吸收內外部衝擊的減震器,初步經受了疫情大流行、經濟大衰退、金融大動盪等各種衝擊的考驗。
管濤認為,中國經濟具有率先復甦的優勢,PMI指數連續四個月在榮枯線以上,出口和利用外資的表現都超乎市場預期,最新的二季度經濟表現也實現3.2%的正增長,也比市場預期要好,經濟基本面對人民幣起到支撐作用,匯率開始穩中趨升,下半年基本面對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作用會逐步顯現,但也要注意,消息面因素有可能加大匯率的雙向波動。
他還提到,從資本流動形勢來看,一季度中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逆差、資本項目順差(含淨誤差與遺漏),3月份遭遇了全球股災的衝擊,人民幣債券資產的全球避險角色初步顯現。IMF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人民幣全球外匯儲備無論是絕對額還是市場份額,都創了歷史新高。
外貿呈現新態勢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寧寧説,事實上,從今年1月份開始,東盟就已經變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在接下來的2至6月的五個月中,每個月東盟都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前年東盟還是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去年東盟成為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到今年就已躍升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
具體看,今年上半年,中國與東盟貿易額比歐盟貿易額多出3499.7億元人民幣。中國與東盟的貿易佔中國對外貿易總值的14.7%,較去年同期提升1.2個百分點。
在投資方面,中國與東盟雙向增長。許寧寧稱,從中國方面來説,當前中國的大市場不斷擴大開放,率先復工復產,從東盟方面來説,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緬甸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在防疫的同時逐步復工復產。當下中方和東盟方的因素有利於進一步深化區域合作,應對複雜多變國際形勢帶來的嚴峻挑戰。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經濟學院教授王孝松表示,上半年中國外貿逐月好轉,呈現出積極態勢。疫情衝擊也給中國延長產業鏈帶來了好機會。
談及外貿恢復的原因,王孝松也提到,一方面是中國和東盟的進出口增長是一個重要的亮點,在中美貿易摩擦懸而未決的情況下,加強對新興市場的重點開拓很重要;另一方面,上半年一般貿易的進出口在外貿當中的比重已超60%,過去中國很多年依靠加工貿易,疫情衝擊給了中國延長產業鏈的絕佳機會。
從中國內部區域結構看,王孝松指出,東部地區的外貿進出口明顯下降,但中西部地區卻有一個逆勢增長,這也是造成中國上半年外貿形勢好於預期的原因;從貨物貿易結構來看,防疫物資成為了新的出口增長點,包含口罩、醫療器械等。
下半年樓市將平穩持續恢復
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預計,下半年樓市將延續多層分化和平穩持續恢復態勢,全年商品房價格同比增幅可能在5%左右。
他進一步表示,結構性的潛力存在,加上疫情嚴重但較快控制,決定綜合預期穩定向好。加上炒房機制仍在,房地產調控政策保持定力,進而決定多方主體仍有動力推進市場以較為平穩的方式逐步恢復。
倪鵬飛強調,樓市未來走向取決於環境變化和政策應對,基於房地產的重要性及樓市內外環境及變化,應將穩住樓市作為宏觀經濟的重要目標任務,應繼續將確保樓市穩定即平穩的恢復和增長作為樓市調控的目標。保持調控定力,釋放市場潛力,完善調控機制。(王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