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合適的產品匹配合適的投資者。”王立新説。
堅持純粹的初心才能真正踐行相對正確的戰略。“銀華的願景就是要做一家受投資者尊敬的公司,我們的使命就是為投資者賺到錢,我們的價值觀就是做長期正確的事。只要堅持做長期正確的事,願景和使命一定會實現。”王立新進一步解釋。
基於做長期正確的事這一理念,銀華實行了3年至5年長期投資業績為主的考核機制。將公司經營情況、團隊創收及長期業績達成情況等因素進行綜合考量,有效地將公司、團隊和個人利益捆綁。對長期業績不達標的投資人員,公司會予以調崗或免職,並及時更換業績優秀的投資人員,以保障基金持有人利益。
銀華的固收、權益、社保、企業年金等業務發展較為均衡,最讓他自豪的還是銀華的主動管理團隊。“無論是債券還是股票,現在的框架、體系和隊伍,都是銀華歷史上最好的。過去一家公司的明星基金經理、資深經理只有兩三個,整個公司都靠他們,但現在有一種百花齊放的感覺。”他説。
讓基民真正獲利
愛之深,責之切。
“為什麼很多時候基金獲得了較好業績,但一些投資者沒有賺到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部分投資者買入了超出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高波動疊加追漲殺跌的行為導致投資者實際收益遠低於基金收益,成為行業一大憾事。”王立新直指痛點。
“有些銀行作為基金銷售渠道,並沒有把客户獲取收益作為主要目標。”他一語道破,有些銀行受到中間業務收入的利益驅動,誘導投資者頻繁申贖,這凸顯投資者教育的緊迫性。王立新説:“這些年,行業一個明顯不足就是投資者教育做得不夠,沒有實實在在地做,沒有紮紮實實地推廣。未來,大家應共同努力培育市場。”
事實上,業內已有公司較早關注這一問題並努力改變。“有些兄弟基金公司做得不錯,這得益於它與像招商銀行這樣堅持以客户利益為中心的優秀銀行的合作。通過強制封閉的方式鎖定持有期,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投資者高買低賣的情緒行為,從而讓基民‘被迫’賺到收益。”
更進一步看,投資顧問模式也許是一個解決方案。“投資者買了基金後要拿得住,最後賺到錢,需要有投資顧問的指導。”在王立新看來,投資顧問模式在中國能否成功存在兩個難點:一是國人在觀念上不太接受付費顧問模式,無論是股民還是基民,普遍認為自己比專業人士更強,不願為投資建議多付一次費。同時,對收益的需求比較飄忽,既要高收益,又不願承擔風險。二是如何解決“最後一公里”問題,目前專業的投資顧問獲客成本很高,普遍難以觸達普通投資者。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