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主業慘淡扣非淨利5連負 賢豐控股何以連年拿到千萬級政府補貼?

由 公西成化 發佈於 財經

財聯社(廣東,記者 徐學成)訊,一紙問詢函,將賢豐控股(002141.SZ)“持續穩定”盈利下的真實面貌拉入公眾視線。6月12日下午,深交所向賢豐控股發函,矛頭直指公司連續5年為負的扣非淨利潤。財聯社記者則發現,賢豐控股近年來的各項核心盈利指標均大幅低於同行,但公司卻連年拿到千萬級的政府補貼。主業慘淡的賢豐控股緣何能享受如此“優待”?

深交所在向賢豐控股下發的2019年年報問詢函中指出,截至2019年,公司扣非後淨利潤已連續5年為負。請賢豐控股“結合主營業務情況、行業景氣度、收入和成本構成等因素,分析連續五年扣非後淨利潤為負的原因,並説明公司已採取的應對措施及成效,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上述“質問”可謂一針見血。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9年的5個會計年度,賢豐控股扣非淨利潤分別為-786.64萬元、-1186.22萬元、-792.08萬元、-676.08萬元和-413.79萬元。這與同期的歸母淨利潤數據形成鮮明對比。

2007年上市以來,公司歸母淨利潤均為正數。尤其是最近5個年度,雖然與高峯時期超過千萬的數據相去甚遠,但在此期間公司的盈利規模依舊“穩定”在600萬元-900萬元的區間。

(賢豐控股上市以來扣非淨利潤與歸母淨利潤對比 數據來源:Wind)

僅從歸母淨利潤數據來看,賢豐控股的盈利能力可謂是“持續穩定”。但深交所這封問詢函,卻將賢豐控股主業“慘淡”的事實暴露在公眾視線之中。

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9年,賢豐控股的非經常性損益淨額分別達到了1475.10萬元、2029.64萬元、1707.80萬元、1380.10萬元和1214.53萬元,與同期歸母淨利潤的比值分別高達214.26%、240.64%、186.50%、196.03%、151.68%。正是因為非經常性損益項目金額長期居高不下,才導致其扣非淨利潤連年為負。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至2019年,賢豐控股拿到的政府補貼數額分別達到了736.81萬元、541.71萬元、637.78萬元、1212.25萬元、1471.49萬元,是非經常性損益項目的“絕對主力”。相比之下,2019年,賢豐控股的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僅為0.57%,較2015年的2.26%出現大幅下滑。

記者則注意到,賢豐控股“名義”上的業務板塊主要分為微細漆包線和新能源兩個板塊,但2019年的數據則顯示,公司新能源業務貢獻的營收僅佔4.04%,而漆包線業務的營收卻佔到了95.96%。其中,新能源業務的毛利率高達49.86%,但漆包線業務毛利率僅為10.86%,結合兩項業務所佔的比重,公司盈利能力之孱弱,也就不難理解了。

與同行業相比,賢豐控股的盈利能力也遜色不少。Wind數據顯示,電氣部件與設備行業2019年度的ROE平均值為12.60%,銷售毛利率的平均值為23.25%,均遠遠高於賢豐控股。

正因如此,賢豐控股能連續多年拿到千萬級的政府補貼,就顯得讓人頗為費解。6月12日下午,記者欲就此採訪賢豐控股,但數次撥打公司電話,均未獲得接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