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HIT電池熱炒下企業紛紛佈局,但技術仍不完善存風險

財聯社(合肥,記者 查道坤 劉夢然)光伏行業在降本增效的大趨勢下,HIT電池技術成為近年來引起行業關注的高效技術路線。由於其具有高效、雙面發電的優勢,在分佈式光伏電站中表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

HIT中文名為異質結電池,全稱為“晶體硅異質結太陽能電池”,是在晶體硅上沉積非晶硅薄膜。今年以來,作為光伏行業看好的新電池技術,HIT電池成為資本市場熱炒對象,不少涉及的光伏上市公司股價紛紛上漲。

但是,經過財聯社記者從多位光伏企業人士處瞭解到,HIT電池目前普遍存在技術不完善,產業化程度低的現狀,實現大規模替代還有一段時間,異質結電池能否引領下一代光伏技術目前還有待觀望,當前資本市場的熱炒,與技術的實際應用並不成正比。

技術降成本優勢

據財聯社記者瞭解,相比傳統光伏電池,異質結電池在轉換效率、提效空間、發電能力、工藝流程等方面有比較優勢。

在具體分類上,p-n結由兩種不同類型的半導體材料組成的太陽能電池均可稱為異質結太陽能電池,與之相對的是同質結電池,即p-n結由同種半導體材料組成。

目前實際商業應用的晶硅太陽能電池基本均為同質結電池(p-n結由晶體硅材料形成),而產業中一般提到的異質結電池則是指p-n結由非晶硅和晶體硅兩種材料形成的電池。

業內對異質結電池的期待主要在成本降幅上。據測試,相比目前主流的單晶PERC高效電池技術23%轉換率的量產瓶頸,異質結電池有極大的轉換效率優勢,據瞭解,異質結電池當前量產平均效率普遍在23%以上,產線最高效率甚至達到24%,而未來有望達到25%。

另根據東方日升建立的實證監控數據,異質結雙面組件相對PERC雙面組件每瓦收益率提高7~8%,相對PERC單面組件每瓦收益率提高14~16%。

對此,蘇州一家光伏企業的高管宋文瑞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光伏產業上一次技術變革是由多晶硅變為單晶硅,由此誕生了目前光伏龍頭企業隆基股份。異質結電池技術被看作光伏產業的第二次技術變革,可改變光伏產業的格局。但是,目前的問題是,異質結電池技術還處於初級階段,真正的大規模投入到光伏產業中還需要時間,目前還很不成熟。

雖然技術到產業轉化還不明朗,但是資本市場對異質結電池技術的炒作已經開始。在今年年初,異質結電池概念股板塊位居板塊指數漲幅榜前列。今年2月,在13只概念股中,愛康科技、捷佳偉創、億晶光電、東方日升、山煤國際等10只概念股均有報收於漲停表現,邁為股份、中環股份等漲幅明顯。

以山煤國際為例,今年1月3日、1月6日、1月7日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25.88%,2月下旬每股價格一度超過14元,較去年12月漲幅超過130%。

值得注意的是,進入6月以來,受工信部發布《光伏製造行業規範條件(2020年本)》徵求意見影響,新版本中提出存量多晶硅電池和單晶硅電池的平均光電轉換效率分別不低於19%和22.5%(2018年版本為18%和19.5%),新建和改擴建多晶硅電池和單晶硅電池的平均光電轉換效率分別不低於20%和23%(2018年版本為19%和21%),由此再次把異質結電池技術推上風口。

在利好消息下,相關概念股再次大漲,6月1日當天金辰股份和邁為股份分別錄得漲停,山煤國際、中環股份、蘇州固鍀、捷佳偉創等概念股漲幅均在5%以上。

對此,光伏行業資深人士廉博對財聯社記者説,“資本市場的熱炒,其實並不理性,政策層面雖然提及,但是到技術的全部應用,還需要時間,這需要給市場潑冷水,投資者需要真正認識到技術還存在弊端,市場需要回歸理性。”

長期有望推動平價上網

值得注意的是,在平價上網的大背景下,HIT電池的產業化也有更深的意義,平價上網的目的在於不斷降低單位的發電成本,最終實現替代常規能源的目標。

在競價與平價上網並行的新形勢下,光伏產業鏈近年來快速發展的本質是技術驅動降本提效。而異質結電池也被看作是光伏平價上網的關鍵技術。

在成本控制上,異質結電池整個生產過程僅需四個生產環節,最高工藝温度不超過200℃,可使用130μm甚至更薄的硅片,在設備和材料上降本空間較大。

光伏產業的核心是通過降本增效來實現平價上網,從而提升光伏在其他能源形式的競爭力。目前行業內通過提升電池和組件效率以實現最低度電成本成為國內光伏企業的共同選擇。

據瞭解,目前光伏企業普遍通過刷新電池端、組件端的功率、效率等性能輸出,提升自身研發能力,從傳統擴產降本的競爭模式轉向技術路線競爭。而HIT電池要做到低成本,在考慮高效率技術路線同時要匹配產業鏈的低成本方案,以便在獲得較高效率同時做到低電池成本。

目前異質結電池尚未大規模產業化的主要原因在於製造設備成本較高、銀漿等輔材成本較高、生產良率相對較低等。據券商研報分析,在目前異質結電池與PERC電池的典型效率和成本差異下,電站端應用異質結電池和PERC電池在LCOE度電成本上的差距約為0.03-0.05元/kWh。

業內認為,2020年及未來幾年,隨着異質結電池的產能得到逐步釋放,在具備產業化條件之後,產業鏈成熟度的提升後相關成本有望下降,疊加電池自身轉換效率的持續提升,異質結電池的性價比有望逐步顯現,因此也被寄重望於推進平價上網的進程。

對此,宋文瑞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異質結電池技術的核心就是降低光伏的成本,通過異質結電池降低成本,是可以進一步加速推進光伏的平價上網。但是正如我前面所説,技術還不完善,短期內對平價上網的作用並不大,長期一定是可以推動平價上網。”

行業密集佈局投產

由於異質結電池比單晶PERC電池具有更高的經濟性,目前已有多家企業開始佈局。

據財聯社記者瞭解,目前已有通威股份、東方日升、愛康科技等傳統光伏企業先後佈局HIT。通威於2018年底開始試生產異質結(HIT)太陽能電池,2019年6月實現第一篇HIT電池片下線;2019年8月,東方日升年產2.5GW高效異質結電池與組件生產項目在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開工,總投資33億元,佔地面積約205畝。

今年3月,愛康科技公佈2019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計劃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不超過17億元,擬投入公司1.32GW高效異質結(HIT)光伏電池及組件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有息負債。其中,募集資金中11.9億用於電池及組件項目。

據瞭解,在已投產的異質結電池產線中,捷佳偉創、邁為股份、鈞石能源、上海理想等設備商已經出貨相應設備產品。與PERC時代各設備廠商在不同環節發力不同,異質結時代由於產線步驟較短、國內外研發同比,所以各設備廠商基本為異質結整線製造模式。

其中,捷佳偉創應用於HIT(異質結)電池產線的RPD設備,是捷佳偉創穫得住友重工(中國大陸地區)獨家授權後進行研發製造的核心工藝設備,這種透光導電膜設備設計獨特,相對傳統的PVD設備具有表面損傷少、載子遷移速度高等技術優勢,對於HIT(異質結)電池轉換效率的提升具有較大的貢獻。RPD設備應用廣泛,除應用於HIT(異質結)電池產線外,還可應用於OLED、鈣鈦礦電池等諸多領域。

此外,有消息稱隆基已經在研究HIT的工藝和設備,但還沒安排生產。有業內分析認為,預計2020年國內有望新落地約3-5GW異質結電池新產能,2021年產能增量有望繼續大幅增長。

“豪賭”成果有待觀望

在競價與平價上網並行的新形勢下,光伏產業鏈近年來快速發展的本質是技術驅動降本提效。不過,HIT電池成本也讓很多企業一直處於觀望的態勢,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時“押注”HIT電池更似一場“豪賭”。

首先,產業化意味着性價比需要大幅提升,才能撼動PERC的地位,而現階段相較PERC電池,異質結HIT電池還沒有體現出性價比優勢,業內人士判斷稱“異質結HIT電池的單瓦裝機成本低於PERC(P型)才有性價比。”

其次,作為一種新技術路線,HIT技術對其他高效技術的設備不兼容也成為其要面對的非常嚴峻的挑戰。據瞭解,HIT所需PECVD設備和現有設備差別較大,而HIT電池進口設備約為8-10億元/GW,國產設備約為5-8億元/GW,PERC則只需要2.5-3億元/GW,HIT電池設備成本約為PERC的3倍。

有分析認為,高設備成本對HIT產業化的制約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PERC設備投資已經可以控制在2億以內,5-6億的差價意味着5-6分/W的財務報表折舊成本差異,而光伏企業決策時普遍按照3年折舊,因此在管理會計報表上體現出來是15-18分/W的差距,性價比被大幅拉低。

與此同時,設備國產化和降本是大勢所趨,且進展迅速,如果採購高成本進口設備建成量產線,很可能在運行1-2年後就面臨低成本國產線的競爭,在成本上處於劣勢。

由於多項因素制約,國內異質結電池技術並不成熟,尚處在小範圍試產階段,言之產業化還為時尚早。分析人士表示,異質結電池效率進步和降本速度,輔材與設備降本進度不達預期將成為推進該技術產業化的風險。同時,單晶PERC電池效率進步或降本速度超出預期,也將對異質結技術產業化帶來影響。

對此,中盛光伏廖薇對財聯社記者説,“企業目前都在搶先佈局,原因是在上一次多晶轉單晶的技術變格中,很多企業沒有把握住機會,從而被市場所淘汰。所以對此次異質結電池技術,很多企業更多的是提前佈局。但目前來看還很盲目,有一些賭的性質。因為技術還不完善,大規模的技術替代還需3-5年時間,此時集中的上馬項目,對公司的業績不會產生利好影響,反而有很大的風險。”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789 字。

轉載請註明: 調研|HIT電池熱炒下企業紛紛佈局,但技術仍不完善存風險 - 楠木軒